坚决禁言+追回收益:坚决斩断网络流量劣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14:57 1

摘要:在信息奔涌的网络时代,平台本应是正能量的“扩音器”、社会价值的“传送带”,它连接亿万民众的认知,承载着塑造公共视野、引导社会风气的重任。然而现实却与这份使命背道而驰:近日网信部门对微博、快手的约谈处置,揭开了“流量至上”裹挟下的乱象,热搜榜单被明星吃喝拉撒、情

在信息奔涌的网络时代,平台本应是正能量的“扩音器”、社会价值的“传送带”,它连接亿万民众的认知,承载着塑造公共视野、引导社会风气的重任。然而现实却与这份使命背道而驰:近日网信部门对微博、快手的约谈处置,揭开了“流量至上”裹挟下的乱象,热搜榜单被明星吃喝拉撒、情感纠葛等琐事霸屏,国计民生的脉动、科技创新的突破、温暖人心的善举,反而被挤到信息角落,沦为无人问津的“背景板”。

这般失衡的根源,藏在流量与利益的恶性循环里。明星话题自带热度与争议性,能以最低成本收割点击量;而流量又直接挂钩广告投放、商业合作的真金白银。在利益驱动下,平台算法成了“低俗迎合者”:它紧盯部分用户的猎奇心理,不断强化“争议性”“八卦性”标签,将明星婚变、网红互撕等内容反复推送。久而久之,平台陷入“越推低俗越有流量,越有流量越推低俗”的泥沼,不仅窄化了公众认知,更让网络环境变得浮躁、浅薄,甚至扭曲了部分人的价值判断。

与之形成刺眼对比的,是正能量内容的“集体失声”。那些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攻克技术难关的科研人员、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里藏着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温度,本应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旋律”。可这些内容缺少“话题爆点”,难以快速转化为流量,便被平台算法“冷落”,本该照亮人心的正能量光芒,就这样被流量的迷雾层层遮蔽。

要打破这一困局,既需对平台“纠偏”,更需对不良传播“亮剑”。对平台而言,不能再让算法沦为利益的奴隶:应重新调整内容权重,把更多曝光机会留给国计民生、科技创新、正能量故事,同时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严控明星琐事、低俗八卦的传播篇幅,避免其挤占公共信息资源。毕竟,网络平台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而非少数人逐利的“流量赌场”,唯有扛起社会责任,才能守住精神家园的洁净。

而对那些靠传播不良价值观收割流量的网红,“坚决禁言+追回收益”的双管齐下,才是斩断劣根的关键。禁言是“急刹车”,当网红用“炫富躺平”误导青年奋斗观、用“恶搞英烈”消解历史敬畏、用“低俗擦边”拉低社会审美时,唯有第一时间封停账号,才能阻止错误导向扩散,守住内容底线。但光禁言不够,更要追回其靠不良内容赚取的流量收益:这些网红明知价值观错误却铤而走险,核心是“流量能变现”,从争议涨粉到直播带货、广告代言,不良内容成了“吸金工具”。唯有直击利益核心,让“靠坏出名、靠恶赚钱”的算盘落空,才能从根源上遏制逐利型不良传播。

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流量更不是无底线的通行证。无论是平台还是创作者,都该清醒认知:流量之上有责任,收益背后有担当。当平台不再为低俗折腰,当网红不敢为利益越界,当正能量内容能顺畅抵达公众视野,网络空间才能真正成为滋养人心、凝聚共识的沃土。这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亿万网民共同的期待,唯有斩断流量劣根,才能让正能量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网络真正服务于社会进步、民族成长。

来源:寅虎侃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