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复习题汇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21:22 1

摘要:名词解释: 菌丝、菌丝体、菌丝变态、吸器、附着胞、假根、菌组织、菌核、子座、菌索、子实体、单主寄生、转主寄生、多型现象,担子果等等。

农业植物病理学复习题汇总

绪 论

1、什么叫植物病理学?

2、植物病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哪些?

3、防治植物病害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 植物病理学基础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哪些类型?

3、根据病因可将植物病害划分为哪些类型?

4、什么叫病害三角?

2、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4、植物病害三角:

寄主植物、病原生物、环境因素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一)---植物病原真菌

1、名词解释: 菌丝、菌丝体、菌丝变态、吸器、附着胞、假根、菌组织、菌核、子座、菌索、子实体、单主寄生、转主寄生、多型现象,担子果等等。

2、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哪几种?无性繁殖可产生哪些无性孢子?

3、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是怎样的?有性生殖可产生哪些有性孢子?

4、真菌典型的生活史过程是怎样的?

5、真菌门可以分哪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6、真菌主要类群(亚门、纲、目)的主要特征;重要属、种的名称和引起的植物病害名称。

2、真菌无性繁殖方式及无性孢子的类型:

断裂:产生粉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

裂殖: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的繁殖方式,产生裂殖孢子。

芽殖:产生芽孢子。

原生质割裂:产生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3、真菌有性生殖的过程:

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有性生殖可产生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结合子(合子)。

5、Ainsworth分类系统 :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是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多数没有无性繁殖,少数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形成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或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没有或没有发现有性生殖。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二)---原核生物

1、何谓原核生物?它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

2、何谓革兰氏染色?菌原体和螺原体是否有革兰氏染色反应?

3、原核生物可分哪几个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

4、原核生物重要属及引起的植物病害名称。

2、革兰氏染色:

用结晶紫染色和碘液处理细菌,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脱色,最后再用番红复染。 菌原体和螺原体没有革兰氏染色反应。

3、《伯杰细菌分类手册》第九版把细菌分为4个门,即:

薄壁菌门:细胞壁较薄,10~13nm。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包括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

厚壁菌门:细胞壁较厚,10~50nm 。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包括棒形杆菌属、芽孢菌属和链霉菌属。

无壁菌门:菌体无细胞壁,只有原生质膜,膜大约7~8nm。包括菌原体、螺原体。

疵壁菌门:是没有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包括产甲烷细菌和高盐细菌。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组成物质与真细菌不同。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三)---植物病毒

1、病毒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植物病毒根据其核酸类型可分为哪五种类型?

3、以+ssRNA为例,简述植物病毒的增殖过程。

4、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5、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名。

1、病毒的主要特征:

①结构简单(核酸+蛋白或脂蛋白衣壳);

②严格专性寄生(依赖寄主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完成自我复制 );

③非细胞生物(分子寄生物)。

2、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

1)正单链RNA(+ssRNA),例如TMV、CMV、PVY、多分体病毒。

2)负单链RNA(-ssRNA),如小麦丛矮病毒。

3)双链RNA(dsRNA),如水稻矮缩病毒。

4)单链DNA(ssDNA),如双联体病毒。

5)双链DNA(dsDNA),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四)---植物病原线虫

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有哪些?

粒线虫属:小麦粒线虫;茎线虫属:甘薯茎线虫;滑刃线虫属:水稻干尖线虫;胞囊线虫属:大豆胞囊线虫;根结线虫属:南方根结线虫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五) ---寄生性植物

重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哪些?

全寄生植物:菟丝子,列当;半寄生植物:桑寄生,槲寄生。

第三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有哪些?各类病原物分别是以什么途径侵入的?

3、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有哪些?

4、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5、什么叫植物病害的流行?什么叫单年流行病害和积年流行病害?

6、什么叫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

7、什么叫季节流行曲线?它有哪些类型?

8、病害流行阶段有哪几个时期?

9、病害传播与病原物传播有什么联系?病害传播有哪些类型?

10、引起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11、植物病害预测的依据有哪些?

12、植物病害预测的种类、预测方法分别有哪些?

13、名词和术语: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局部侵染、系统侵染、病害循环、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等。

2、各类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分别是:

植物病原真菌:可以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可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

植物病毒:只能从没有造成寄主细胞死亡的极轻微的伤口侵入;

线虫和寄生性植物:直接侵入。

4、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人为传播;自然传播(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

5、植物病害的流行:

病害在较短时间内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

单年流行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菌量不断积累,引起流行的病害。

积年流行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病原物需经过数年积累,才能造成流行的病害。

8、病害流行阶段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指数增长期 (始发期),逻辑斯蒂增长期(盛发期),衰退期(流行末期)。

9、病原物的传播与病害传播的关系:

病原物的传播是病害传播的前提,但不等于病害的传播,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病原物的传播过程经历孢子释放、扩散和着落,是一个物理学过程;

病害传播过程经历孢子萌发、侵入、定殖至发病,是一个生物学过程。

10、引起病害流行的因素:

(1)、病原方面的因素:病原物的数量; 病原物的致病力

(2)、寄主方面的因素:感病的寄主植物; 大面积单一种植

(3)、环境方面的因素:气象条件(温度、水分、日照); 土壤条件(性质、肥力、微生物等); 栽培条件(水肥、耕作制度等)。

第四章 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1、基本概念:

活体营养、死体营养、致病性、致病性分化、生理小种、专化型、菌系、株系、小种专化抗性、非小种专化抗性、主效基因抗病性、微效基因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化学抗病性、被动抗病性、主动抗病性、植物保卫素等。

2、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3、何谓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何谓免疫、抗病、感病?

4、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哪些?

5、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病原物的致病因素有:

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对寄主施加机械压力;产生的酶、毒素和激素对寄主的破坏作用。

5、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基本观点:

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认为: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任何一方的有关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对应的基因作用下才能被鉴别出来。

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只有在克服了寄主植物与其相对应的抗病基因时,才能表现出致病反应。反之,寄主植物的抗病基因只有在克服了病原物与其相对应的致病基因时,才能表现出抗病反应。

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1、植物病害诊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何谓柯赫氏法则?

2、我国的植保方针是什么?何谓综合防治?

3、什么叫植物检疫?什么叫检疫性有害生物?

4、什么叫农业防治?病害的农业防治有哪些具体措施?

5、作物抗病育种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6、植物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7、植物抗病品种为什么会丧失抗性?怎样延缓和克服品种抗病性的丧失?

8、什么叫病害的生物防治?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有哪些不利作用?

9、物理防治植物病害有哪些主要方法?

1、柯赫氏法则

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是一种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鉴定的法则(证病律),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柯赫氏法则共4个操作步骤: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植物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2)相同。

2、我国的植保方针: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措施,将病害控制在经济受害的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植物检疫:

又称为法规防治,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防止或延缓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人为传播和进一步扩散蔓延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尚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仅局部分布,只有通过人为途径传播,且有潜在重大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7、植物抗病品种为什么会丧失抗性?怎样延缓和克服品种抗病性的丧失?

当前使用的抗病品种大多仅具小种专化抗病性。这类品种在推广种植数年后,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由于寄主品种对病原物小种的定向选择效应,病原物群体中能侵染该抗病品种的毒性菌株逐渐积累上升,当它在病原菌群体中占据数量优势,成为优势小种,此时抗病品种就逐渐丧失了抗病性,成为感病品种。

为了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需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利用垂直抗性品种:抗病品种的合理化布局(基因部署);抗病品种的合理化轮换(基因轮换);利用多抗品种(基因累加)。

(2)利用水平抗性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玉米锈病、玉米丝黑穗病、烟草和花生青枯病等都有成功的报道。

(3)使用耐病品种:对于找不到抗病品种的,可以利用耐病品种。

第二部分 农作物病害

第六章 水稻病害

1、稻瘟病可在水稻的哪些部位发生?

2、水稻纹枯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3、水稻白叶枯病的典型症状是怎样的?

4、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病原物分别是什么?

5、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侵染循环分别是怎样的?

6、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分别在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下发生重?

7、水肥管理对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有什么影响?

8、如何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

第七章 棉花病害

1、棉苗立枯病、炭疽病的发病因素是什么?

2、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3、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病害循环特点?

4、怎样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5、棉铃病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6、棉铃病害有利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第八章 麦类作物病害

1、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2、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的病害循环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3、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有利的发病条件是怎样的?

4、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的病原物分类地位及寄主范围?

5、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应注意些什么?

第九章 杂粮作物病害

玉米小斑病、大斑病、纹枯病症状特点是怎样的?

第十章 油料作物病害

油菜菌核病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第二部分 农作物病害复习要点

一、水稻三大病害、小麦三大病害、棉花四病:

1、症状特点:类型、特点。

2、病原物:名称(有性态、无性态)、所属亚门、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特点:越冬越夏、初侵染和再侵染、传播途径(方式)。水稻白叶枯病、棉花枯萎病、小麦纹枯病。

4、发病规律:发病高峰期(时期、作物发育期)、有利发病的气候条件、水肥管理。

5、防治措施: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

二、其它病害:

水稻、小麦、油料、杂粮等病害的名称、主要发病部位、病害循环(单循环、多循环)等。

专业名词:

症状、吸器、菌核、子实体、卫星病毒、多分体病毒、专化型、生理小种、单主寄生、转主寄生、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致病性、局部浸染、系统浸染、小种专化抗性、非小种专化抗性、主效基因抗病性、微效基因抗病性、活体营养、死体营养、检疫性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植物保卫素、病情指数。

来源:答案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