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卫健委:推动社会急救能力整体跃升,助力健康长春建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21:20 1

摘要:《长春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完善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大急救”格局的重要举措。4月17日,中国吉林网从长春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围绕“宣传普及、系统学习、责任落实、监督问效”四大核心任务,细化工作

《长春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完善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大急救”格局的重要举措。4月17日,中国吉林网从长春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围绕“宣传普及、系统学习、责任落实、监督问效”四大核心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急救医疗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社会急救能力整体跃升,助力健康长春建设。

扎实开展普法宣传

线上:充分利用“长春e健康”公众号、短视频平台,“长春急救中心”公众号、急救知识动画、“急救微课堂”专栏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解读活动。

线下: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场所设置急救宣传展板,举办“长春急救宣传月”,开展“急救技能大比武”“急救故事征集”等活动,利用世界急救日、120宣传日、急救科普“五进”活动等多角度、多举措做好普法宣传,为《条例》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对院前急救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度。

有效推动《条例》落实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讲座等多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全市开展专业培训,解读《条例》法律责任和任务分工,使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条例》各项规定,积极营造“学《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并在卫生健康系统内选取3家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实践基地,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经验模板,并在全市推广落实。

强化部门协作配合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与应局、教育、交通等重点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部门间长效合作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重大问题协商机制。与教育部门配合,将急救课程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必修内容,每学期组织1次急救实操演练。突出做好公交司机、警察、景区工作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专项急救技能培训,推动公共场所合理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设施,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现场救护能力。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配合市人大,加强对《条例》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等渠道,收集《条例》执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推动整改落实,有效提升全市急救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文/摄

初审: 赵新 复审: 郭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