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安全稳定治理效能丨扑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线“解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07:25 2

摘要:只有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才能写好民心这篇大文章。如何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是推进高效能治理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河南日报记者 祁思元 徐东坡

只有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才能写好民心这篇大文章。如何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是推进高效能治理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一把手”扑下身子“迎考”、沉到一线“解题”,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群众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带头接访解民忧

“老严,别着急,您这个案子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检察院已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案件正在按照司法流程办理,请放宽心。”5月12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俊华向记者讲起,前不久他接待来访人严某时,通过“唠家常”式介绍案件诉讼流程,让前去“讨说法”的严某慢慢消除了对司法机关办案过程存在的误解,不仅解开了严某的“法结”,更化解了他的“心结”。

“信访反映的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刘洁介绍,早在2020年,省检察院在全国检察系统率先出台《河南省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办理群众信访案件暂行规定》。2023年,印发《河南省检察机关市县两级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工作规定》,探索形成了“包案+听证+救助”三位一体信访案件法治化实质性化解机制。2024年,印发《河南省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办理工作暂行规定》,对工作原则、开展形式、案件范围、工作流程等进行细化和规范,做实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今年以来,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我省检察机关坚持全部由院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办理、法治化实质性化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首办环节。今年前4个月,我省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共接访下访415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

像这样“一把手”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耐心释法说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做法,在我省各级各部门已呈常态化。

自2024年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以来,我省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市级领导每季度至少1天接访,县(市、区)党政正职每周一上午AB角接访、其他领导干部每周二至周五接访,乡镇(街道)每个工作日安排至少1名班子成员接访。通过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出庭应诉化争议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工伤保险资格认定上诉行政案件在滑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次庭审由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杨担任审判长,滑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军华、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汉栋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安阳市人大代表、滑县县直机关和乡镇政府负责人以及群众代表20余人旁听庭审。

“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参与庭审,让行政相对人的诉求表达更畅通直接,也让‘一把手’及时了解行政争议、高度重视并促进各方当事人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庭审结束后,安阳市人大代表李慧表示,此次庭审不仅强化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更提升了积极出庭应诉、面对面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的意识。

该案是2025年安阳市首次县级政府“一把手”出庭应诉的行政案件,既是人民法院以公正司法促进依法行政的生动实践,也是行政机关直面行政争议、自觉接受监督的具体体现。

今年以来,安阳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进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开庭审理了41起由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的行政案件,充分发挥了行政机关“一把手”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关键少数”作用,共促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亲历流程提质效

“没想到我随口一问,‘娘家人’就帮忙解决了问题。”5月13日,家住太康县逊母口镇月风村的退役军人张相平,说起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补办优待证的事,言语间满是感激。

张相平1969年入伍,退役时因文书笔误,将退伍证上的入伍时间写错,导致他每年少领退役士兵生活补助300多元。不久前,太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现场办公”活动,该局主要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派人专程前往县档案局查阅档案资料,完成信息更正,解决了困扰张相平多年的烦心事。

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难、慢、繁”问题,我省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单位主要负责人以“亲自办”“网上办”“陪同办”等方式,到窗口部门现场感受办事流程顺不顺、体验好不好、服务优不优,并通过向办事群众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发现难点、堵点、痛点,再通过研究对策、完善政策,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走访”、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担当”……我省正积极发挥“一把手”的头雁效应,主动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依法依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编辑:王晓颖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