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哥哥输在白切鸡?广东人护食战藏着饮食文化困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22:43 1

摘要:2025年9月,美食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上出了个事,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一盘湛江白切鸡参赛,结果没晋级不说,还引了一场关于“怎么吃鸡”的大争议。

2025年9月,美食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上出了个事,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一盘湛江白切鸡参赛,结果没晋级不说,还引了一场关于“怎么吃鸡”的大争议。

白切鸡本来好好的,愣是成了南北口味论战的导火索,这事说起来还挺有意思。

全进华这人身份挺多,先是全红婵的哥哥,再是有三年厨师经验的“村席大厨”。

后来他回了湛江老家,一边搞种植养殖,一边当新农人帮老乡卖货,还开了自媒体账号。

这次上综艺,他就是想把家乡的白切鸡亮出来,他端上桌的鸡,是自家果园养的,没喂饲料,全靠五谷杂粮,在橙子树下养了180天。

还配了三种蘸料,沙姜、姜蓉,还有大蒜辣酱混香菜的家常味,看得出来挺用心。

可评委不买账,淮扬菜大师周晓燕先夸了句酱汁不错,接着就说“以前吃的白切鸡,个人感觉比这个嫩”。

岳云鹏更直接,皱着眉说“肉很硬”,最后全进华遗憾淘汰了。

后来周晓燕解释,淘汰是因为鸡肉口感偏老,没那种“嫩滑、水分足”的感觉。

全进华肯定不服气啊,当场就反驳:“他说我这鸡没他以前吃的嫩,有道理但也没道理。他不是广东人,我们这儿的鸡得养够天数,皮才脆,肉质才紧实。”

全进华这话一出来,网上立马炸了,支持他的大多是广东网友,说“180天的走地鸡才有嚼劲,吃的就是鸡味”,还质疑周晓燕“不够专业”。

反对的人就说,比赛比的是厨艺,不是光看食材,“周晓燕肯定吃过粤菜,他说的是火候没掌握好”。

甚至有广东网友也站出来,“全进华能代表所有广东人吗?我就不喜欢硬的口感”,后来全进华直播煮白切鸡,随口说句“北方人可能吃不惯这种清淡口味”,争议又升级了。

北方网友说“炖鸡加料才够香”,川渝网友插进来“没辣椒的鸡没灵魂”,好好的一场美食讨论,愣是变成了地域站队。

其实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以前甜咸豆腐脑、南北粽子就吵过,北京豆汁被吐槽“走不出二环”,杭州被贴“美食荒漠”标签。

大家对吃的执念有时候真挺重,总爱当“味道判官”,四川美食视频下有人说“太辣怎么吃”,陕西人发肉夹馍,就有人问“怎么没青菜,全是碳水”。

搞不清的是,饮食本来就是多样的,凭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口味?你觉得老鸡好吃,人家觉得嫩鸡顺口,这不是很正常吗?非要分个“懂不懂吃”,反而把饮食文化的乐趣搞没了。

这场争议闹到现在,其实核心就是“什么才是正宗的白切鸡”,可“正宗”这词儿,在美食里真没那么绝对。

就像大家说的,最正宗的海南鸡饭可能在东南亚,最好吃的东北炖肉说不定在海南,臭豆腐之争里,长沙和中国台湾能吵半天。

麻辣烫更明显,四川麻辣烫和东北麻辣烫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东北麻辣烫还能开遍全国,甚至出了新口味。

之前看Netflix的纪录片《美食不美》,里面主厨DavidChang说的特别对,他去不同国家拍披萨,意大利人觉得披萨只能有番茄、芝士、罗勒,可美国纽约披萨加了培根、菠萝,照样火遍全球。

他在日本吃日式炒饭,加了海苔和柴鱼,比传统中式炒饭多了层鲜味,也挺好吃。

蔡澜先生以前也说过,“美食这种东西,是极度的主观、极度的偏见”,有人问他“怎么判断食物正不正宗”,他笑着说“你觉得好吃的,就当它正宗咯”。

这话我特别认同,吃的本质是让自己开心,不是拿“正统”当枷锁。全进华坚守家乡白切鸡的味道没错,但没必要说“不懂吃的人才吃嫩鸡”。

广东白切鸡可以有180天的脆紧,也能有90天的嫩滑,北方炖鸡的浓郁和粤式白切的清淡,本来就没高下之分。

说到底,别总当“味道判官”,多尝尝不同的口味,反而能发现更多好吃的。

毕竟,能让你吃着开心的,就是好食物,不是吗?

来源:安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