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猎人寻获423kg陨石:每年投入十几万,无法全部捐献被误解为谋私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10:40 1

摘要:陨石猎人步凡至今还清晰记得他找到火流星陨石的场景——碎裂的岩石上有着新鲜的熔壳和熔流线、内部呈现灰白色,这无一不昭示着它就是陨石,但他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手在发抖,“像是在做梦一样,我还掐了掐自己确认”。

陨石猎人步凡至今还清晰记得他找到火流星陨石的场景——碎裂的岩石上有着新鲜的熔壳和熔流线、内部呈现灰白色,这无一不昭示着它就是陨石,但他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手在发抖,“像是在做梦一样,我还掐了掐自己确认”。

5月28日21时33分左右,一道爆闪强光划破广东、海南多地夜空,霎时黑夜宛如白昼,数秒后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出,然而不少人还没来得及记录,光芒就已消失无踪。

经专家确认,这是一颗火流星。太空中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小颗粒以及小行星,当它们受到地球引力影响落入地球大气层时,会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在这个过程中,流星体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温度急剧升高进而燃烧起来,便产生了耀眼的火流星。绝大部分火流星在天空中就会燃烧殆尽,只有极少数体积较大的流星体,可能会有部分残骸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这颗曾被认为“消失”的火流星陨石,由陨石猎人步凡、陈金龙与吴胜强于今年6月1日,在茂名成功寻获并挖掘。吴胜强感慨,他从未见过主体这么完好、这么精美的陨石。经确认,该陨石总重达423公斤,是目前国内第二重的目击降落普通球粒陨石,也是国内首例经由爱好者科学计算并定位回收的火流星陨体,已获国际陨石学会正式命名为“Maoming”(茂名)。

据《茂名日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主任徐伟彪肯定了茂名陨石的科学价值:“这是一颗非常新鲜的目击陨石,也是非常罕见的目击陨石,它的科学意义还是比较丰富的,因为它没有受到太多的地球上的影响,保留了很多原始信息。”

陨石主体。图/受访者提供

猎陨是个小众的爱好,步凡却热衷于此,一年里有200多天都在环境恶劣的无人区里风餐露宿、寻找陨石,每年投入十几万元,但从未想过放弃。

九派新闻了解到,目前他们已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等十余家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捐赠了茂名陨石的研究样本,他们也已收到了部分机构出具的捐赠证书。

尽管如此,陨石猎人们还是难逃“谋私利”“自导自演”的质疑。

【1】心里的把握不足二三成,找到陨石时手发抖,像是中了彩票

直到现在,步凡、陈金龙与吴胜强回忆起这场猎陨行动,仍恍如梦中。

火流星坠落当晚,步凡刚结束一次青海无人区的猎陨行动,还未能在家好好休整就第一时间开始在网上搜寻它的踪迹,私聊目击网友得知其拍摄的地点后,又马不停蹄地根据现场及监控视频画面拍摄到的角度和方位进行计算。

尽管当时不少媒体及相关人士判断,这颗火流星很有可能在天空中燃烧殆尽或是会掉入海里,步凡还是坚信自己计算后得出的结论——陨石应落在陆地上。

5月29日,步凡从青海赶至广州,与东北陨石猎人陈金龙、广州本地陨石爱好者吴胜强集结成一支“猎陨团队”。

接下来的两天内,他们专门到湛江、海南等地实地测量,分头在陨石可能坠落的区域四处走访,找附近的居民了解情况、调监控,收集和分析各类视频资料,再进行专业的陨石坠落轨迹推演计算,“我们不停地向村民解释、征求同意,但经常会碰壁,毕竟监控视频可能存在隐私方面的问题,也有人会担心我们是骗子”。

步凡向九派新闻坦言,即便到了现场他心里对于能够成功找到陨石的把握仍不足二三成,“毕竟之前找过三次目击火流星都以失败告终,没有验证过自己测算陨石方位的方法究竟是对还是错”。

在猎陨圈被奉为圭臬的一个词是“十猎九空”,指的是陨石猎人去现场找十次目击陨石,可能有九次以上都空手而归。这次步凡给自己的期限是一个多星期,如果在这期间内无法找到,便打算放弃、打道回府。

国际陨石学会、国际陨石收藏家协会IMCA会员王子尧也表示,得知步凡与他的猎陨团队在寻找茂名火流星陨石时,他对于这次行动并未抱太大期望,因为此前尚未有任何一个火流星陨石是陨石爱好者按照视频信息和目击报告寻获到的。

步凡告诉九派新闻,寻找陨石最大的难点是火流星飞行至一万五千米左右的高空时就不再发光,只能依靠光线消失前的飞行路线、坠落方向及在地面上的投影来分析和判断陨石的落点,且在其无光飞行的过程中还会受到高空风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经过两日的搜寻,6月1日上午,他们将陨石的落点缩小到茂名市电白区小良镇以东的一片区域。于是三人沿着计算的陨石飞行轨迹,一边使用无人机高空大范围观察,一边分头在地面徒步寻找陨石踪迹。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一个果园附近发现疑似陨石坠落后形成的大坑,周围散落着一圈呈放射状分布的红土,坑壁上还有明显的黑色痕迹。

无人机拍摄到的陨石坑。图/受访者提供

“在无人机画面上发现这个坑时,我还是不太敢确定,不过它的形状与以往我搜寻过的陨石坑形态有些相似,而且这个坑距离我测算的陨石轨迹偏差也仅有一百多米,还是在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步凡说。

当他放下无人机,走近陨石坑并实地考察后,步凡才发现这是一个表面直径约1.5米、底部直径约1.2米、深度约1.5米的喇叭状大坑。“哪怕当时站在坑前,我心里还是有些打战,因为如果这个坑真是陨石坑的话,那这个陨石得有多大啊。”

而后他进入坑里,准备初步记录坑内的情况,就在坑壁上发现一块石头,“我当时还想着运气应该没那么好吧”。步凡把它拿下来仔细辨认一番后,确定了这就是一块陨石碎块,也由此最终证实这个坑就是火流星坠落后形成的陨石坑。

“这是我第一次亲自找到火流星的陨石,真的非常激动,和中彩票的心情一样。我来之前完全不敢想象能真的找到,而且这是国内第一颗由计算后找到的陨石,是史无前例的。”他说。

【2】国内第一颗经过陨石爱好者计算并寻回的目击陨石,总重量达423公斤

陈金龙和吴胜强根据步凡发来的坐标赶到现场后也难掩惊讶,毕竟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找到火流星的陨石。

随后在三人轮流挖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陨石坑像是“深不见底”似的,能不断地发掘出更多的陨石碎块,但又看不到陨石主体,然而这次行动带给他们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步凡回忆道,上午11时左右,他们从陨石坑1.5米深的位置开始挖掘,一直挖掘到3米深才将陨石主体完整挖出来,而用机械将数百公斤的陨石主体吊起并安全移出坑底已是第二天凌晨4时。

“6月初茂名的天气已非常闷热,整个过程持续十几个小时,并且越往下挖越困难,因为底部的泥土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变得很紧实,我们为了不给陨石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还不能用蛮力,挖到后面我们都感觉要中暑了。”他说。

步凡与陨石主体。图/受访者提供

吴胜强也告诉九派新闻,陨石坑环境封闭无风,比地面上闷热多了。“我们那天喝了很多水,光买水就来回跑了十几趟,后面为了搬陨石,我还临时驱车十几公里到隔壁镇买三脚架、起重吊链等设备。”

采集完毕后,他们对陨石进行称重,发现最大单体陨石的重量达251公斤(70cm×50cm×50cm),撞击后由大个体破碎脱落但绝大多数可完整拼合的陨石碎块也有172公斤,由此计算出这颗茂名陨石的总重量达423公斤。

“按照以往在网上看到的陨石坑推算,其实几十公斤至一百公斤的陨石就能砸出这么大的坑,我们都没想到竟然能挖出这么大的陨石。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质疑,这么大陨石怎么会只砸出这么小的坑,按照大家的想象,陨石的威力肯定是非常巨大的。”步凡说。

陨石携带的能量主要由其速度所决定,而非质量,陨石个体越大,降落的速度越快,个体越小,降落的速度则越慢。他向九派新闻解释,经计算这颗火流星进入大气层的速度约为15公里/秒,如果以此速度撞击地面,会产生直径在30至40米之间的陨石坑。

但实际情况是,大气层的密度越往下越大,火流星坠入大气层后,速度越快,相对阻力也越大,所以它的速度会很快被消解,在几秒内降至4公里/秒以下,并进入无光飞行阶段,最终在临近落地时,其速度约为几百米每秒,与自由落体的速度差不多。

步凡补充道,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颗火流星陨石坠落的位置是细砂石和红土结构的软质地面,能很好地吸收陨石带来的冲击,将这部分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扩散开。如果降落在硬质地面,则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出现巨大的碗状陨石坑。

2日清晨,王子尧抵达茂名并与步凡一行人见面后,也立即前往陨石坑处了解陨石的发现和挖掘过程,采集陨落地点的坐标、影像等信息,并将陨石样品寄送到国外实验室进行化验分类。

其介绍,陨石样品抵达实验室后一周内便化验完毕,坠落在茂名的这颗陨石类型为普通球粒陨石L6,风化等级W0,冲击变质等级S2,后于6月10日提交国际陨石学会命名。

“Maoming”(茂名)陨石通过国际陨石学会的命名。图/受访者提供

8月27日,“Maoming”(茂名)陨石投票获得通过。国际陨石学会数据库数据显示,“Maoming”(茂名)陨石是目前国内目击降落的第二大单体重量的普通球粒陨石。

“最重要的是这是国内第一颗经过陨石爱好者计算并寻回的目击陨石,其体积在全世界的高度定向目击陨石中也是相当巨大的。”步凡说。

对于步凡而言,找到这颗陨石最大的意义在于证实了他计算火流星陨石坠落轨迹的方法和以往搜寻陨石所积累的经验。“这次能够顺利找到陨石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拥有充足的经验,其次是坚持,哪怕之前一直没能成功找到,也始终没有放弃,还是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奔赴现场。”

【3】一年超过两百多天在外猎陨,每年投入十几万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能够愈发便捷地获取信息,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陨石这一小众的爱好。

步凡强调,很多人是抱着猎奇、一夜暴富的心理去猎陨的,觉得一去就能找到并发财,但猎陨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单凭运气、凭一腔热血埋头去找,找到陨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根本不现实。”陈金龙说。

他回忆,最初网上能够搜集到的、可供考据的资料很少,他们没有经验,买了很多书回来研究。那时白天在外猎陨,测量和计算陨石坠落的轨迹和落点,实地搜寻无果就又从头再来。晚上大家休息时步凡还在一旁支着小灯查看资料,每晚都研究到凌晨,付出了很多努力,才终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式。

“运气不好时,可能计算的偏差有几十公里,有时甚至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在山上找,却始终一无所获。”他说。

陈金龙表示,真的是一次次被现实打击得心灰意冷后又要重新振作去寻找,换做其他人失败了两三次后肯定早就放弃了。

步凡介绍,陨石掉落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概率都是相同的,但位于荒漠地带的无人区,气候干燥、地形开阔,没有树木杂草的遮蔽,易于发现型陨石的保存和发现。因而,猎陨行动的地点往往处在环境恶劣的无人区,不过无人区的环境大多恶劣,道路非常崎岖,路况也没有预知性,基本每天都会摔跤。

他向九派新闻回忆,有一次独自骑着摩托车在沙漠猎陨时,在一个斜坡上摔了跤,脚被压在车下无法抽出,还听到“嘣”的一声,像是骨折了,但无人区没有信号,无法向外界求救,他只好缓了缓,把脚底的沙子掏空、将脚从车下抽出,又忍痛把摩托车从斜坡上拉下来,再慢慢扶起来骑出荒漠,并在第一时间开车回家。

“我意识到如果自己再这样一个人继续猎下去,万一再遇到什么危险,很有可能会丧命于荒野,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步凡说。

步凡在无人区猎陨。图/受访者提供

他告诉九派新闻,在荒漠里猎陨还经常会遇到沙尘暴,算是最常见的一种天气,一刮风就会起沙,能见度不足几米,第二天早上从帐篷里出来,脸上都是一层土,车玻璃都能被刮成磨砂的。

最重要的是,猎陨不仅非常费钱,收入也极不稳定。步凡每年在猎陨上的投入也在十几万元以上,其中越野车的油钱要花去几万元,专业的无人机设备也花了三四万元,其余还有零碎的车辆维修、保养以及日常的饮食花销。如今他的摩托车已是第二辆,但现在也快坏了亟需换新,成本还在增加。

“我一年超过两百多天的时间都在外猎陨,在家住的时间极少。在户外一般都开越野车,但越野车费油,刚开始为了省油钱我不敢跑高速,天天吃白水煮挂面,就着老干妈、蒸红薯,很少下馆子。每天就睡在车里,两个月不洗澡都算是正常的,洗头也是痒到无法忍受才去洗。”他说。

陈金龙也表示,自己猎陨至今已有3年,挣的钱都投进去了,中途还曾因猎陨开销太大、资金紧缺想过放弃。

步凡直言,现实中大多数陨石猎人目前都处于赔钱的状态,如果发现不了价值比较高的陨石,他自己也入不敷出,所以大多数人坚持不了三五天就放弃了。

他向九派新闻介绍,不同陨石的价格相差极大,受稀有程度、观赏及收藏价值以及克数等多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能够寻获的陨石里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都是普通球粒陨石,它的价格只有几元/克,而稀有的火星陨石、月球陨石的价格则可以达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克。

所以一般陨石猎人都是以售卖大量的普通陨石来维持生活,“客户”则大多是一些陨石收藏爱好者、售卖陨石的商家以及直播陨石的博主。然而,“以量取胜”也得看自身的运气、经验和能否长期坚持。

“我曾经卖过一颗品相上乘、十分稀有的铁陨石,那次我赚了小几十万元,也是至今为止赚得最多的一次,但这个概率几乎是千分之一。能够找到一颗铁陨石是很多陨石猎人的心愿,也有人猎陨几十年都没亲眼见过。”他说。

步凡坦言,自己本身拥有丰富的户外经验和陨石相关知识,再加上运气比较好,所以他才能成为陨石圈里的“凤毛麟角”——极少数能靠此谋生的陨石猎人,“但我也有过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毫无收入的情况”。

【4】已向十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捐赠样本,希望能将陨石留在广东

被问到学习陨石知识三四年、猎陨两三年,为何经历艰难险阻和现实困境还不放弃时,步凡说是源于热爱,自己在踏入陨石圈之前就喜欢户外运动,经常开着越野车带妻子、孩子到处玩,也很适应在户外长期生活的状态,而猎陨恰好能让他既有收入又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尽管在他人眼里猎陨是极不划算的爱好,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份两全其美的“天选工作”,也是理想的生活。

然而,步凡在社交平台发布找到茂名陨石的相关视频后,不少网友质疑他造假,即便他搜集资料、一一解答了大家的疑问,但仍有人认为他在自导自演。

“明明事实都摆在这里了,很多人还是不相信,觉得我在掩饰真相,还有人私信过来指责、谩骂我。”他说,自己完全没想到会被网暴。

步凡指出,很多人对陨石猎人有误解,觉得他们都是为了自己谋利,也有人认为找到的陨石应该要无偿上交或捐献。面对质疑,他坦率回应:“这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赖以生活的根本,在猎陨过程中不仅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还可能会遇到生命危险,如果都无偿捐献出去,我们的生活该怎么办?换作是谁站在我们的角度应该都做不到。”

其还称,其实陨石猎人很愿意为科研机构捐献陨石,一方面能得到专业官方机构的认可,说明自己找到的东西是对的,也是对自己能力和热爱的肯定,另一方面对国家的科学研究也有帮助,不仅能为陨石的科学研究提供核心的研究样本,填补科研样本库的空白,尤其快速回收“目击坠落陨石”后,可避免样本受地球环境污染,提升研究价值。

九派新闻了解到,目前步凡、陈金龙、吴胜强已向国内十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捐赠了茂名陨石的研究样本,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地磁与行星磁学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等,他们也已收到了部分机构出具的捐赠证书。

步凡、陈金龙、吴胜强收到的捐赠证书。图/受访者提供

“我还向一些天文台的专家分享了此次火流星陨石坠落的坐标及坠落轨迹的计算数据,因为此前国内虽然也找到过火流星陨石,但还未有过陨石主体坠落坐标和视频资料相关数据,这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还原陨石的陨落轨迹、判断来源天体,甚至分析太阳系早期演化历史,补充关键的背景数据。”步凡说。

他还透露,有人提出想要购买这颗陨石后卖到国外,但他已拒绝。目前他正准备联系广东省内博物馆或者当地收藏家收藏,“留在发现地广东才是它地球之旅最好的归宿。”

据《茂名日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主任徐伟彪评价了茂名陨石的科学价值:“这是一颗非常新鲜的目击陨石,也是非常罕见的目击陨石,它的科学意义还是比较丰富的,因为它没有受到太多的地球上的影响,保留了很多原始的信息。从深空探索角度来看,有很多小行星表面的物质成分、物理性质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研究这些目击陨石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同时,因为这颗陨石的体量非常大,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在原材料上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目前已经接收到了步凡的捐赠,后续也会根据工作需要对陨石进行研究。”

同时,徐伟彪也肯定了无人机搜寻陨石技术的创新突破:“这次通过无人机技术寻找到目击陨石,应该是国内首次,这种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搜寻效率,也为未来陨石搜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对促进相关科研技术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步凡表示,目前他收集到的已命名的陨石有二十多颗,其他的常见陨石也有很多,包括碳质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无球粒陨石、铁陨石、中铁陨石以及冲击熔融陨石等等。接下来他仍会坚持猎陨,希望能在未来寻获稀有的火星陨石、月球陨石以及观赏价值极高的橄榄陨石。

来源:长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