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常纠结 “想喝奶茶又怕贵”,那有个品牌早把 “平价喝到爽” 这件事做到了全球第一,均价不到 8 元,一年卖近百亿杯,门店超 5 万家,直接超过麦当劳、星巴克的全球门店总和,它就是蜜雪冰城。
如果你常纠结 “想喝奶茶又怕贵”,那有个品牌早把 “平价喝到爽” 这件事做到了全球第一,均价不到 8 元,一年卖近百亿杯,门店超 5 万家,直接超过麦当劳、星巴克的全球门店总和,它就是蜜雪冰城。
你可能没细算过这组数据的分量:麦当劳深耕全球几十年,门店才 4.3 万家;星巴克靠咖啡文化渗透,全球也仅 4.1 万家。
而蜜雪冰城呢?2022 年底才 2 万家店,2025 年年中就飙到 5.3 万家,三年翻了一倍还多。
更狠的是盈利,2025 年上半年营收近 150 亿,净利润 27.2 亿,同比涨超 40%,把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加起来再翻一倍,都未必能追上它的利润。
很多人会问:卖 3 元冰淇淋、4 元柠檬水的品牌,怎么做到规模和利润双爆发?今天咱们就把它的 “平价套路” 拆透,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家普通的奶茶店。
先看它最狠的扩张招,加盟,但它的加盟和你想的不一样。
一般品牌搞加盟,要么收高额加盟费,要么不管供应链,赚快钱就跑。
蜜雪冰城偏不:全球 5.3 万家店,99.97% 是加盟,直营店才 21 家,2025 年上半年新开的 7000 家店,全是加盟商开的。
但它的加盟费收入,连总营收的 3% 都不到,这就有意思了,不赚加盟费,它图什么?
答案是 “用加盟换规模,用规模控供应链”。
加盟商的角色很明确:出钱开店、管日常运营;蜜雪冰城的角色更关键:给品牌、给供应链。
你想想,小县城的创业者想开店,自己搞原料没渠道,搞品牌没名气,蜜雪冰城直接把果酱、奶粉、茶叶,甚至制冰机、冰淇淋机都送上门,还挂着 “雪王” 的招牌,谁能拒绝?
这种 “你冲锋我后勤” 的模式,让它像毛细血管一样扎进三四线城市。
德银分析师崔尔南说 “现在消费者更认性价比”,蜜雪冰城刚好踩中这个点,小县城的学生、上班族,不会为 30 元一杯的奶茶买单,但 4 元的柠檬水、6 元的奶茶,每天喝都不心疼。
就这样,它靠加盟商的钱,铺了自己的网,还没花一分钱房租、人工,这扩张效率,比自己开店快 10 倍都不止。
再拆它的利润核心,别以为卖便宜货不赚钱,它的利润藏在供应链里,本质是家 “奶茶界军火商”。
2025 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光卖原料、设备、包装的收入就有 145 亿,占总营收的 97%,同比还涨了 40%。
这是什么概念?加盟商开一家店,从装修完到开业,几乎所有 “弹药” 都得从蜜雪冰城买:一杯奶茶要用的奶粉、茶底,装奶茶的杯子、吸管,甚至封口用的膜,全是它家的。
更厉害的是,即便 2025 年糖、奶粉都涨价了,它的毛利率还能稳住 30.3%—— 这在行业里算中上游水平。
对比一下就知道:喜茶这类高端品牌靠高价能做到 60% 毛利率,但中小品牌没规模优势,原料拿价高,毛利率也就 20% 出头。
蜜雪冰城靠 5 万家店的规模,能把原料成本压到最低,卖给加盟商时又能保证利润,相当于 “薄利多销” 的极致玩法,单份原料赚得少,但 5 万家店天天买,总量就恐怖了。
最后说它最懂消费者的一招,3 元甜筒根本不是用来赚钱的,是 “勾你进店的诱饵”。
你肯定在抖音刷到过有人举着蜜雪冰城甜筒说 “3 块钱,太值了”,这种视频没花品牌一分钱,却比广告还管用。
市场营销学教授卡恩说这是 “完美的亏本引流品”,确实没说错,门店卖一支甜筒,大概率要亏几毛钱,但这笔钱花得比广告费值 10 倍。
它这套玩法,其实是学开市客但又升级了:开市客靠 10 元热狗锁客,蜜雪冰城直接把价格压到 3 元,一年卖 7 亿个。
背后藏着三个小心思:
第一是 “逼你多买”。
就像超市把特价鸡蛋放最里面,你想买鸡蛋就得逛完整家店,蜜雪冰城用 3 元甜筒把你引进来,你总不能只买个甜筒就走吧?大概率会再带一杯 4 元柠檬水,或者 6 元的珍珠奶茶,这杯饮品的利润,早就把甜筒的亏损补回来了。
第二是 “让你觉得啥都便宜”。
沃顿商学院做过研究,人对价格的判断是 “锚定” 的,看到 3 元甜筒,再看 4 元柠檬水,就会觉得 “才贵 1 块钱,太便宜了”。
要是没有这个甜筒,4 元柠檬水可能就没那么大吸引力了。
第三是 “免费上热搜”。
你拍甜筒发朋友圈、发抖音,其实是帮品牌做传播。
就像开市客降价会被报道,蜜雪冰城的 3 元甜筒也总被讨论 “这么便宜能赚钱吗”,每次讨论都是一次免费曝光。
有个河内的加盟商说,他哥问他 “卖这么便宜啥时候回本”,他说 “甜筒是钩子,赚钱的是别的”。
这话点透了,蜜雪冰城根本不是在卖甜筒,是在用 3 块钱买你的 “好感”:你觉得它便宜、实在,下次想喝奶茶就会先想到它,慢慢就成了回头客。
现在再看蜜雪冰城,它哪里是奶茶店?是靠加盟铺规模、靠供应链赚利润、靠引流品抓人心的 “商业高手”。
它能超过麦当劳、星巴克,不是因为奶茶多好喝,是把 “平价生意” 算得太透了,知道消费者要什么,知道加盟商要什么,更知道自己该赚哪部分钱。
当然,它也有挑战:未来去欧美开店,3 元甜筒的定价逻辑未必管用;原材料要是再涨价,30.3% 的毛利率能不能稳住,也是个问题。
但至少现在,这只 3 元甜筒已经把全球餐饮市场搅活了,原来便宜也能做成大生意,原来奶茶店也能靠供应链当行业老大。
最后问你一句:平时想喝奶茶了,你是会选蜜雪冰城的 4 元柠檬水,还是会去麦当劳买套餐?评论区说说你的选择。
来源:沧海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