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说起来跟西贝的预制菜争议脱不了关系,之前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公开力挺西贝的贾国龙,结果被罗永浩“炮轰”立场有问题,最后没辙只能道歉收场。
2025年9月中旬,罗永浩一条发文把华与华直接推上风口,华与华老板专门给罗永浩道了歉。
这事说起来跟西贝的预制菜争议脱不了关系,之前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公开力挺西贝的贾国龙,结果被罗永浩“炮轰”立场有问题,最后没辙只能道歉收场。
谁能想到,这对给西贝做了十年顾问、拿了6000多万咨询费的华氏兄弟,这次会栽在这么个事儿上。
华与华和西贝的合作得从2013年说起,当时华杉兄弟给西贝搞了个“我♥莜”的超级符号,连店里的红白格子桌布都是他们设计的。
贾国龙当时特认可,说这一下就把西贝的乡土气息去掉了,变成了国际时尚品牌。
这话真没太夸张,之前西贝主打西北菜,装修偏土黄色,全国扩张一直不顺利,改完之后确实不一样了。
这十年合作下来,西贝的变化挺明显,营收从不到20亿涨到了60多亿,门店也开了350家左右,成了全国连锁的餐饮品牌。
而华与华也借这个案子,从没接触过餐饮业,变成了餐饮圈最大的咨询公司。华杉自己都说,餐饮现在是他们最大的客源行业,比起家的制药业、快消品都强。
更让人关注的是咨询费,华杉公开说这十年拿了6000多万,算下来每年平均600多万。
本来想这合作能一直顺下去,2023年双方还办了十周年庆典,华杉说西贝是他们第四个合作超十年的客户,甚至提过“第二个十年要拿一两个亿”。
可谁能想到,才过两年,就因为预制菜争议闹得这么僵。
华与华能拿到这么高的咨询费,核心是他们那套“超级符号”理论,用简单的符号让消费者记住品牌,降低传播成本。
咱们平时听过的“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还有蜜雪冰城那首“甜蜜蜜”,全是他们的活儿。
罗永浩之前也说过,华与华确实有实力,做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案例。
但这理论也不是没争议,最典型的就是2023年给泸溪河设计的Logo,他们用创始人的光头形象做了个“大掌柜”卡通图,好多人吐槽“太丑”“太土”。
华杉当时回应说,目的是让人记住,不是让人欣赏。
我第一次看那Logo也觉得怪,但看了几次之后还真记住了,可能这就是他们说的“传播效率最大化”吧。
华与华的服务模式也挺特别,给西贝服务的团队就3到5个人,有合伙人、项目总监,还有策划和设计师。
就这么个小团队,一年能产出150万左右的业绩,他们公司总共不到200人,年营收却有3个亿左右,这效率在行业里算很高的了。
不过这次西贝的事一出来,这套模式的“软肋”也暴露了,太依赖核心客户,立场很容易被绑住。
华与华老板道歉后,麻烦没停,胜利鸟咨询的朱瑞士就说,这道歉伤害了华与华和潜在客户的关系,别人会觉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能背弃客户立场。
更惨的是从华与华出来的创业者,有消息说他们在谈的项目,因为这次风波直接被退了。
本来想华与华这么大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应该强点,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影响确实在蔓延。
之前华杉总说“学习比业务重要”,因为不学习工作就没章法,业务大了会崩溃。
现在回头看,这话更像是说给他们自己听的,怎么在维护客户和保持中立立场之间找平衡,怕是他们接下来最该学的。
华与华和西贝这事儿,对整个咨询行业都是个提醒,咨询公司靠的是客户信任吃饭,长期合作不代表要把立场绑在一起。
这次华杉公开力挺西贝,看似是帮客户,实则丢了自己的公信力。6000万的十年合作,最后落得个“双输”的局面,这代价可不小。
说到底,华氏兄弟这对西贝顾问,这次是真的输了。不仅输了舆论口碑,还可能丢了潜在客户。
而这事儿也告诉所有咨询公司,不管你的理论多厉害、案例多成功,一旦丢了中立和信任,之前的努力很可能白费。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