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持续开展和美庭院建设,倾情绘就共美共富“西湖风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8:34 1

摘要:组织领导强保障。制定“和美庭院”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庭院环境美、家庭和谐美、产业特色美、邻里互助美、文化传承美”五美打造标准和一村一特色要求。组织职能部门和镇街妇联主席外出调研学习,召开会议听取专家意见,推动决策科学化。目前,已组织外出调研2次,召开专题会议6

西湖区妇联围绕构建“全域和美 城乡共富”新时代“千万工程”新画卷工作目标,动员辖区居民以“庭院革命”为切入点,扮靓和美庭院,发展美丽经济。

坚持一村一特色,打造区域品牌

组织领导强保障。制定“和美庭院”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庭院环境美、家庭和谐美、产业特色美、邻里互助美、文化传承美”五美打造标准和一村一特色要求。组织职能部门和镇街妇联主席外出调研学习,召开会议听取专家意见,推动决策科学化。目前,已组织外出调研2次,召开专题会议6次,收集到建议11条。

点面结合显特色。选取慈母桥村和下杨村为建设试点,借助文化特派员等力量展现村落特色基因。在慈母桥村挖掘“慈孝”特色,选取代表母亲寓意的萱草花为标志性花材,推广萱草花与蔬菜套种模式;在下杨村重现诗人杨万里《过杨村》中“一庭一诗”文化场景,打造“诗词花卉”庭院。目前,慈母桥慈茗巷萱草花打卡点已改造完成,种植萱草花苗500余株;下杨村沿步行街和公园河道种植芙蓉花300多棵,设置诗词小插牌100余块。

常态长效抓落实。由属地妇联牵头,建立定期例会、研讨交流、实效反馈等机制,推动和美庭院自我打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推动试点经验向周边村社覆盖延伸,形成“村村不一样、村村有一样”的和美庭院建设区域品牌,努力实现全域美丽、常态美丽。3月下旬,“奋进2025 巾帼绽芳华”杭州市女性艺术周启动暨和美庭院有关工作会议在西湖区召开,西湖区妇联、转塘街道作经验介绍。

聚焦共享和共富,助力美丽经济

丰富业态。创新融合“特产+流量+产业+治理”,引导农户将庭院空间转化为“微型工坊”。如下杨村依托省花协引流资源,积极拓展以宋韵插花讲师培训、诗词插花研学等项目为核心的乡村特色美育产业。发挥民宿女主人、返乡创业女性示范作用,带动网红咖啡馆、庭院直播间、文创手作和农家乐等多业态百花齐放。

整合资源。依托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家家有景、户户生金”的和美乡村样板。将茶文化图书馆、珑雾隐舍、嘉禾艺术园、一格茶馆等8个不同主题的院落集成共富联盟,推动“游量”转化为“增量”。目前,慈母桥村周边民宿入住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7%。

培育链群。邀请“艺术村长”驻村创作,量身定制“一村一主题”“一院一亮点”特色庭院,提升村庄知名度。如慈母桥村驻村漫画家吴浩然以《念慈》为线,串起儿童友好运动公园“慈母研学”路线,形成“赏花、采蔬、研学”为一体的景观经济链,日均游客量突破500人次。

创新载体与抓手,赋能基层治理

宣传引领。创新“妇联说了”宣传IP,制作和美庭院系列文创产品,激发群众热情。发挥全省首个民宿女主人联盟和区女企业家协会的引领作用,建立“庭院导师制”,支持村社妇联与花卉基地负责人、园艺师、非遗传承人等结对,增强女性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去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创业辅导、美育研学等主题活动56场,参与人数超2200人次。

歌舞育人。联合市妇女活动中心完成原创主题歌舞作品《和美庭院我们的家》,编排“推窗见绿”“围坐分享”“茶香润心”等生活化场景,将庭院环境美与家庭和谐美转化为艺术语言,传递“共建共享”美好理念。目前,该歌舞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列为公益培训赛事宣推作品,已有3.6万余名群众参与歌舞学习,传播触达10万余人次。

文艺赋能。推动“文艺健身+和美庭院”相融合,组建妇女文艺骨干健身团队,深入广场和文化礼堂等场所,通过“同唱一支庭院歌、共跳一支文艺舞、齐倡一句和谐语”,把广大文艺健身爱好者转化为和美庭院宣传志愿者。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7支妇女文艺健身团队、队员160余人,开展活动900余次。

下一步,西湖区将继续深入打造和美庭院标志性成果,融入“未来乡村”建设大场景。

素材来源/市妇联家儿部、西湖妇联

编辑/沈佳露

来源:许仙聊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