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竟要贬我为妾,娶大将军之女 我当场和离,收回所有助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20:19 1

摘要:我是南诏长公主萧倾雪,为助雍朝晋王裴子琰解毒,我隐姓埋名做了他的王妃,还动用南诏势力帮他夺储。

我是南诏长公主萧倾雪,为助雍朝晋王裴子琰解毒,我隐姓埋名做了他的王妃,还动用南诏势力帮他夺储。

可他登基前,竟要贬我为妾,娶大将军之女。

我当场和离,收回所有助力。

没想到登基当日,南诏十万铁骑围城,齐声喊:“恭迎长公主回朝登基!”

1

雍朝永和三年,我换上粗布衣裙,将南诏长公主的金印藏进行囊深处。

此行雍朝,只为晋王裴子琰。

南诏细作来报,裴子琰身中“蚀骨寒毒”,每月十五必痛不欲生,太医束手无策,最多撑不过半年。

更重要的是,他虽在储位之争中弱势,却主张与南诏联手抗北狄,是南诏最该拉拢的对象。

我化名“阿雪”,背着药箱,在晋王府外的茶摊蹲了三日。

终于等到裴子琰的马车经过,他撩开车帘的瞬间,我看清他脸色苍白,唇无血色,眼底藏着难掩的疲惫。

我上前一步,拦住马车:“王爷,民女阿雪,略通医术,观王爷气色,似中奇毒,或可一试。”

侍卫拔刀相向,却被裴子琰抬手拦下。

他打量我片刻,声音沙哑:“你可知,治不好本王,是要掉脑袋的?”

“治不好,民女甘愿领罪。”

我挺直脊背,目光坚定。

裴子琰轻笑一声,竟让侍卫放我上车。

马车里熏着淡淡的龙涎香,却压不住他身上若有若无的寒气。

我取出银针,指尖搭在他腕脉上。

脉象紊乱,寒毒深入骨髓,比细作描述的更严重。

“王爷,民女需先施针缓解毒痛,后续还需服药调理。”

裴子琰点头,闭目任由我施针。

银针入穴的瞬间,他浑身一颤,却咬牙没出声。

半个时辰后,我拔出银针,他脸色竟红润了些。

“多谢姑娘。”

他看向我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

我知道,这第一步,我走对了。

2

我留在了晋王府,成了裴子琰的专属医女。

每月十五,我都会守在他房外,待他毒发时施针止痛。

他待我还算温和,偶尔会和我聊起朝堂之事。

我知晓他母妃早逝,朝中无人支持,太子又处处针对他,日子过得艰难。

这天,他处理完公务,坐在庭院里喝酒,神色落寞。

“阿雪,你说,本王是不是真的没机会了?”

我递给他一杯热茶:“王爷,机会是自己争来的。”

“太子最近因赈灾不力,引得民怨沸腾,王爷若能抓住这个机会,定能扭转局面。”

裴子琰抬头看我,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也懂朝政?”

“民女只是偶尔听人说起,胡乱猜测罢了。”

我避开他的目光,不敢暴露太多。

没想到裴子琰却来了兴趣,追问我具体该怎么做。

我便顺着他的话,说出早已想好的计策:“王爷可暗中派人去灾区,开仓放粮,安抚百姓,再将太子赈灾不力的证据,悄悄透露给言官。”

裴子琰眼前一亮,当即让人按我的计策去办。

半个月后,灾区传来消息,百姓对裴子琰感恩戴德,言官也纷纷上书弹劾太子。

皇帝虽未明着斥责太子,却召裴子琰入宫,赏了不少东西。

裴子琰回来时,心情极好,拉着我的手说:“阿雪,多亏了你!”

他的掌心温热,我却心头一紧。

我来雍朝是为了南诏,不该对他生出不该有的情愫。

可看着他眼里的光芒,我又忍不住想,若他真能成事,南诏与雍朝的合作,或许真能实现。

3

自赈灾之事后,裴子琰越发信任我。

朝堂上遇到难题,总会找我商量。

我也不再藏着掖着,将对雍朝局势的分析,一一说给他听。

我建议他拉拢被太子排挤的老臣,又帮他分析其他皇子的弱点,逐个击破。

裴子琰照着我的话去做,果然越来越顺。

他的势力逐渐壮大,太子也对他越发忌惮,几次设计陷害,都被我提前识破,化险为夷。

相处的时间久了,裴子琰看我的眼神,渐渐变了。

不再是对医女的信任,多了几分温柔与情意。

这天晚上,他拿着一支玉簪,站在我房外。

“阿雪,本王知道你出身不明,可本王不在乎。”

“你愿意嫁给本王,做本王的王妃吗?”

月光洒在他身上,他的眼神真挚,让我有些恍惚。

我想起南诏的责任,想起两国的未来,也想起这段时间与他的相处。

最终,我点了点头:“民女愿意。”

婚礼办得不算盛大,却也热闹。

婚后,我以王妃的身份,更方便地帮他。

我动用南诏的暗线,为他传递太子的动向;又拿出南诏的财力,帮他拉拢朝臣,购置粮草。

裴子琰对我极好,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我甚至觉得,或许这场联姻,不止是为了两国,也是为了我自己。

可我忘了,帝王之路,从来都充满了算计与背叛。

4

裴子琰与太子的争斗,越来越激烈。

太子为了除掉他,竟买通刺客,在他的饭菜里下了更厉害的毒。

那天,裴子琰吃了几口饭,便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哭着说王爷没救了。

我看着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的裴子琰,心像被刀割一样。

我知道,这种毒唯有以毒攻毒,可解药的配方里,有一味“雪莲子”,需得有人以身试毒,才能确定用量。

没有丝毫犹豫,我取出雪莲子,配好药,先给自己服了半剂。

片刻后,我浑身发冷,五脏六腑像被火烧一样疼。

我强撑着,根据自己的反应,调整药量,给裴子琰服下。

三天三夜,我守在他床边,寸步不离。

他终于醒了过来,看到我苍白的脸色,心疼地说:“阿雪,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

“王爷没事就好。”

我虚弱地笑了笑,晕了过去。

醒来时,裴子琰正守在我床边,眼里满是愧疚与感激。

“阿雪,你放心,他日我若能登上储位,定不会负你。”

他握着我的手,语气坚定。

我信了。

我以为,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他定会记得我的好。

可我没想到,这份承诺,竟如此廉价。

裴子琰康复后,势力大增。

他借着太子下毒之事,联合朝臣,向皇帝揭发太子的罪行。

皇帝大怒,废了太子,将其贬为庶人。

其他皇子见状,纷纷倒戈,支持裴子琰。

不久后,皇帝下旨,册立裴子琰为储君。

5

成为储君后,裴子琰变得越来越忙。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来找我说话。

偶尔见面,他也总是神色匆匆,眼底藏着我看不懂的心思。

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却又安慰自己,他只是忙着稳固地位。

直到那天,我在他的书房,看到了一封请柬。

是大将军云霆送来的,请他过几日去府中赴宴。

请柬旁边,还有一幅画,画中的女子容貌秀丽,气质温婉,正是大将军的嫡女,云雪瑶。

我拿着画,手忍不住发抖。

这时,裴子琰走了进来,看到我手里的画,脸色变了变,却没有解释。

“阿雪,你听我说。”

他拉着我的手,语气有些生硬。

“大将军手握兵权,我若想顺利登基,必须得到他的支持。”

“云雪瑶是他的嫡女,只有娶了她,大将军才会真心帮我。”

我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那我呢?”

我看着他,声音沙哑。

裴子琰避开我的目光,低声说:“阿雪,委屈你一下,等我登基后,封你为贵妃,好不好?”

“贵妃?”

我笑了,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裴子琰,我为你解毒,为你出谋划策,为你以身试毒,动用南诏的一切帮你。”

“你就是这么对我的?”

裴子琰的脸色沉了下来:“阿雪,你别不识好歹!若不是我,你一个出身不明的女子,能有今日的地位?”

“贬你为妾,已是我对你的恩赐,你该懂得识时务。”

他的话,像一把把尖刀,插进我的心里。

我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终于明白,所有的情意,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他从一开始,或许就只是在利用我。

6

我没有哭闹,也没有纠缠。

“好,我同意和离。”

我看着裴子琰,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

裴子琰愣住了,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干脆。

“阿雪,你……”

“不过,我帮你的一切,我要全部收回。”

我打断他,转身回房,取出一个木盒。

木盒里,装着我为他解毒的药方,帮他筹措粮草的账目,还有联络南诏暗线的信物。

我当着他的面,将药方和账目一一烧毁。

“我为你解毒,耗费了南诏珍贵药材,如今和离,药材钱我就不跟你算了。”

“我帮你拉拢朝臣,花了南诏三百万两白银,这笔钱,我会让南诏商户尽快收回。”

“还有我派去帮你的南诏暗线,我已经通知他们,即刻撤回。”

裴子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阿雪,你别太过分!”

“过分?”

我冷笑一声:“比起你贬妻为妾,我这算什么?”

“裴子琰,你今日的地位,三分靠你自己,七分靠我。”

“没有我,你早就死在蚀骨寒毒下,哪有机会争夺储位?”

我将木盒里剩下的信物收好,转身去收拾行李。

我的东西不多,很快就收拾好了。

“我走了,祝你和云小姐新婚快乐,登基顺利。”

我拎着行李,走出房门。

裴子琰站在原地,脸色铁青,却没有阻拦。

他大概觉得,我没了他,什么都不是。

他大概忘了,我从来都不是只能依附他的阿雪。

我是南诏长公主,萧倾雪。

7

离开晋王府后,我住进了南诏在雍朝都城设立的暗桩据点。

据点的负责人见到我,连忙行礼:“属下参见长公主!”

“免礼。”

我坐下,喝了杯热茶,才觉得浑身的寒气散了些。

“传我命令,让所有在雍朝的南诏商户,即刻收回借给裴子琰的资金,停止与晋王府的一切合作。”

“另外,让暗线撤回南诏,不得留下任何痕迹。”

“是!”

负责人立刻下去执行。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裴子琰以为,没了南诏的支持,他还有大将军。

可他忘了,大将军云霆虽然手握兵权,却素来野心勃勃。

云霆帮他,不过是为了自家的利益。

一旦裴子琰失去南诏的财力支持,又无法满足云霆的要求,他们的合作,迟早会出问题。

果然,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

裴子琰筹备登基大典,需要大量资金,可南诏商户突然收回资金,导致他资金短缺,只能向云霆求助。

云霆趁机提出要求,让裴子琰承诺,登基后封云雪瑶为后,还要将兵部尚书的位置,留给云家子弟。

裴子琰无奈,只能答应。

我听到这个消息,只是淡淡一笑。

这才只是开始。

我要让他知道,背叛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边等待南诏的消息,一边关注着雍朝的局势。

裴子琰和云雪瑶的婚礼,定在了登基大典前一天。

整个都城都在筹备,热闹非凡。

所有人都在祝福这位未来的帝王和皇后。

没人记得,曾经有个叫阿雪的女子,为他付出了多少。

但没关系,很快,他们就会记住,南诏长公主萧倾雪。

8

裴子琰登基大典那天,天气格外好。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都城的百姓都涌上街头,想要一睹新帝的风采。

我站在城外的山坡上,看着远处的皇宫。

身着南诏公主朝服的我,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身后,是南诏十万铁骑。

他们是南诏最精锐的部队,接到我的命令后,日夜兼程,赶到了雍朝都城。

“长公主,时辰到了。”

为首的将领,手持南诏国玺信物,单膝跪地。

我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

“出发。”

一声令下,十万铁骑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

马蹄声哒哒,朝着都城的方向前进。

很快,我们就到了皇宫外。

此时,裴子琰正穿着龙袍,站在城楼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听到马蹄声,他皱起眉,看向城外。

当他看到我,看到我身后的十万铁骑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那是……阿雪?”

他喃喃自语,眼里满是震惊。

为首的将领上前一步,举起南诏国玺信物,高声喊道:“南诏铁骑在此,恭迎长公主萧倾雪回朝,继承大统!”

声音传遍整个都城。

百姓们惊呆了,百官们也惊呆了。

他们这才知道,那个曾经陪伴在新帝身边的阿雪,竟然是南诏长公主!

裴子琰站在城楼上,身体摇摇欲坠。

他终于明白,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他想要开口,想要解释,却被将领拦住。

“陛下,我家公主,不想再见到你。”

将领的语气冰冷,没有丝毫客气。

我骑着马,缓缓走到城楼下。

抬头看向裴子琰,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这个我曾经爱过,曾经帮助过的男人,如今,在我眼里,不过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9

裴子琰疯了一样,想要冲下城楼。

却被身边的侍卫拦住。

“陛下,不可!南诏铁骑在城外,若是您出事,雍朝就乱了!”

云雪瑶也拉住他,脸色苍白:“陛下,您冷静点!”

裴子琰看着我,眼里满是悔恨与恳求:“阿雪,我错了!你回来,我封你为后,我们还像以前一样,好不好?”

我笑了,笑得冰冷。

“裴子琰,你觉得,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

“我萧倾雪,想要的东西,自己会争。”

“我不需要靠别人的恩赐,更不需要一个背信弃义的男人的施舍。”

我勒转马头,对着身后的铁骑喊道:“我们走,回南诏!”

“恭迎长公主回朝!”

十万铁骑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城楼都在微微颤抖。

我没有再看裴子琰一眼,骑着马,朝着南诏的方向前进。

身后,传来裴子琰绝望的呼喊声,却被马蹄声渐渐淹没。

离开前,我让人给裴子琰留下了一封信。

信里,我告诉他:“过往相助,或有情意,今已斩断;两国关系,曾有期许,今因你失信,暂归冷淡。此后雍朝与南诏,各安其国,再无私人纠葛。”

我知道,这封信,会让他彻底明白,我们之间,再也没有可能。

雍朝的繁华,裴子琰的帝位,都与我无关了。

我要回南诏,回到属于我的地方,做我该做的事。

10

离开雍朝都城后,我们快马加鞭,朝着南诏赶去。

一路上,百姓们看到我们的队伍,都纷纷退让。

他们或许不知道我是谁,却能从铁骑的气势中,感受到我的威严。

走了半个月,终于看到了南诏的城门。

城门楼上,南诏的大臣们早已等候在那里。

看到我们,他们立刻打开城门,单膝跪地:“臣等,恭迎长公主回朝!”

我翻身下马,走到大臣们面前:“各位大人,免礼。”

“长公主,您能平安回来就好!”

丞相激动地说,“这些年,您不在南诏,朝中有些势力蠢蠢欲动,如今您回来了,南诏就安稳了!”

我点点头:“我知道,这段时间,辛苦各位大人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整顿朝政,发展民生,让南诏变得更加强大。”

大臣们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回到皇宫后,我没有立刻登基。

而是先召集大臣,了解南诏的近况。

这些年,南诏虽然还算安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0

回到皇宫后,我没有立刻登基。

而是先召集大臣,了解南诏的近况。

边境时常受北狄骚扰,百姓的赋税有些繁重,朝中还有些老臣抱着旧观念,不愿改革。

我坐在议事殿的主位上,听着大臣们的汇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边境的事,交给镇北将军,让他加强防御,再从禁军里调五千人支援边境。”

“百姓赋税的问题,让户部重新核算,减轻贫困地区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粮多的可以减免部分赋税。”

“至于朝中的老臣,”我顿了顿,“可以让他们担任顾问,参与朝政讨论,但具体的改革措施,必须按我的命令执行。”

大臣们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臣等遵旨。”

散会后,我回到寝宫。

宫女为我端来热水,我洗了把脸,才觉得浑身的疲惫消散了些。

看着熟悉的寝宫,我想起了在雍朝的日子。

那些日子,有甜蜜,有付出,也有背叛。

但都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我,是南诏的长公主,肩上扛着南诏百姓的期望。

我不能再沉浸在过去的情绪里,必须尽快振作起来,处理好南诏的事务。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皇宫的粮仓和兵器库。

粮仓里的粮食还算充足,但储存方式有些落后,容易受潮发霉。

我让人找来工匠,改进储存方式,还安排了专人定期检查,确保粮食不会浪费。

兵器库里的兵器,大多是几年前打造的,有些已经生锈,不够锋利。

我下令,让工部加快打造新的兵器,选用最好的钢材,务必保证兵器的质量。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很忙。

要么在议事殿和大臣们讨论朝政,要么去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要么去军队视察,鼓舞士气。

南诏的百姓们,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的长公主回来了。

他们夹道欢迎我,眼神里满是期待和信任。

看到他们的眼神,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一定要让南诏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这天,我正在民间视察,突然接到消息。

雍朝派来了使者,想要见我。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裴子琰这是后悔了,想要来求我了吗?

“让使者在议事殿等着,我马上回去。”

我对身边的侍卫说。

回到皇宫,我换上朝服,走进议事殿。

使者看到我,连忙行礼:“参见南诏长公主。”

“免礼。”我坐在主位上,语气平淡,“说吧,你们陛下让你来,有什么事?”

使者抬起头,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长公主,我朝陛下说了,之前是他不对,希望您能原谅他。”

“他还说,愿意和南诏重新结盟,共同对抗北狄,还愿意将之前从南诏借的钱财,加倍奉还。”

我笑了笑,眼神冰冷:“你们陛下,是不是觉得,我萧倾雪是那么好哄的?”

“当初他背叛我,贬我为妾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

“回去告诉你们陛下,想要和南诏结盟,不是不可以。”

“但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11

使者听到我愿意谈,眼睛一下子亮了:“长公主请讲,只要我朝能做到,一定答应。”

“第一,”我伸出一根手指,语气坚定,“雍朝必须将之前侵占南诏的三座城池,还给我们。”

那三座城池,是几十年前雍朝趁南诏内乱,强行占领的。

南诏的百姓们,一直都希望能收回这三座城池。

使者的脸色变了变,却还是硬着头皮问:“那第二呢?”

“第二,”我继续说,“雍朝要每年向南诏缴纳十万两白银,作为之前背叛盟约的赔偿,连续缴纳十年。”

裴子琰当初用了南诏那么多钱财,现在让他吐出来,不过分。

使者的额头,渗出了冷汗:“那……第三呢?”

“第三,”我看着使者,眼神锐利,“让裴子琰亲自来南诏,向我道歉。”

使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让一国之君,亲自去另一国道歉,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长公主,这……这太过分了,我朝陛下是不会答应的。”

“答应不答应,是你们的事。”我站起身,“你回去把我的条件告诉裴子琰,给他三个月的时间考虑。”

“三个月后,若是他不答应,那南诏和雍朝,就再也没有结盟的可能了。”

说完,我转身离开了议事殿,留下使者一个人在原地,脸色煞白。

我知道,裴子琰大概率不会答应第三个条件。

但我就是要让他知道,背叛我的代价,有多大。

接下来的日子,我继续专注于南诏的发展。

边境在镇北将军的防守下,变得安稳起来,北狄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百姓们因为赋税减轻,又有了开垦荒地的奖励,种地的积极性高了很多,粮食产量也提高了。

工部打造的新兵器,也送来了军队,士兵们的士气,更加高涨。

南诏的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

三个月后,雍朝的使者,再次来到了南诏。

这次,他带来了裴子琰的答复。

“长公主,我朝陛下说了,愿意将三座城池还给南诏,也愿意每年缴纳十万两白银。”

“但是,让陛下亲自来南诏道歉,实在是做不到,还请长公主体谅。”

使者的语气,带着恳求。

我早就料到裴子琰会这样答复。

“既然他不愿意来道歉,那结盟的事,就再议吧。”

我语气平淡,没有丝毫让步。

使者急了:“长公主,您再考虑考虑,若是南诏和雍朝不能结盟,北狄要是趁机来犯,对两国都没有好处啊!”

“这就不劳你们陛下费心了。”我冷笑一声,“如今的南诏,就算没有雍朝的结盟,也能抵御北狄。”

“你们还是回去吧,什么时候裴子琰愿意来道歉了,什么时候再来谈结盟的事。”

使者见我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没用,只能无奈地离开了南诏。

看着使者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没有丝毫波澜。

裴子琰,这是你欠我的,也是你欠南诏的。

你若是不付出足够的代价,我是不会轻易原谅你的。

12

雍朝使者离开后,南诏的大臣们,有些担心。

他们怕裴子琰会因为此事,记恨南诏,以后对南诏不利。

“长公主,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丞相忧心忡忡地说,“若是和雍朝闹僵了,对我们南诏也没什么好处。”

“丞相放心,”我笑着说,“裴子琰现在,自顾不暇,不会对我们南诏怎么样的。”

我早就通过暗线,了解到了雍朝的近况。

裴子琰登基后,虽然有大将军云霆的支持,但因为失去了南诏的财力援助,又要筹备登基大典,还要安抚百姓,国库早已空虚。

云霆因为裴子琰没能兑现承诺,让云家子弟担任兵部尚书,心里很不满,对裴子琰也渐渐疏远。

朝中的大臣们,看到裴子琰处境艰难,也开始各自为政,不再像以前那样支持他。

雍朝的百姓们,因为赋税加重,生活越来越困难,对裴子琰的不满,也越来越深。

这样的雍朝,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对南诏不利。

丞相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原来长公主早就知道了,是臣多虑了。”

“谨慎一些总是好的。”我点点头,“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继续加强南诏的实力,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臣遵旨。”

接下来的日子,我更加努力地处理朝政。

我还开设了女子学堂,让南诏的女子也能读书识字,学习知识。

以前,南诏的女子地位很低,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不能参与任何事务。

我觉得,女子也有自己的能力,也能为南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女子学堂开设后,很多百姓都很支持,纷纷送自己的女儿去学堂读书。

看着那些女孩们,在学堂里认真读书的样子,我心里很欣慰。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南诏就会涌现出很多有才华的女子,为南诏的发展,添砖加瓦。

这天,我正在女子学堂视察,突然接到侍卫的报告。

“长公主,雍朝的云将军,派人来了,说有要事要见您。”

我愣了一下,云将军?云霆?

他派人来见我,有什么事?

“让使者在议事殿等着,我马上回去。”

我对侍卫说,心里充满了疑惑。

云霆是裴子琰的岳丈,也是雍朝的大将军,他派人来见我,难道是为了裴子琰说情?

还是说,他有其他的目的?

13

回到皇宫,我走进议事殿。

看到云霆派来的使者,是他的儿子,云飞扬。

云飞扬看到我,连忙行礼:“参见南诏长公主。”

“免礼。”我坐在主位上,“说吧,你父亲让你来,有什么事?”

云飞扬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犹豫,却还是开口说道:“长公主,我父亲说了,裴子琰昏庸无能,不值得辅佐。”

“他希望能和南诏结盟,共同推翻裴子琰,拥立一位贤明的皇子,做雍朝的皇帝。”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云霆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看来,云霆和裴子琰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你父亲想和南诏结盟,推翻裴子琰?”我看着云飞扬,眼神锐利,“他有什么条件?”

“我父亲说了,若是能推翻裴子琰,拥立贤明皇子登基,雍朝愿意将之前侵占南诏的三座城池还给南诏,还愿意每年向南诏缴纳十五万两白银,作为结盟的诚意。”

云飞扬连忙说道,“我父亲还说,以后雍朝和南诏,永结同好,互不侵犯。”

这个条件,比裴子琰之前提出的,还要优厚。

但我并没有立刻答应。

云霆野心勃勃,他这么做,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推翻裴子琰,更是为了掌控雍朝的朝政。

若是和他结盟,帮他推翻裴子琰,以后他掌控了雍朝,说不定会成为南诏新的威胁。

“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一下。”我看着云飞扬,“你先回去,告诉云将军,三天后,我会给他答复。”

“是,长公主。”云飞扬点点头,离开了议事殿。

云飞扬离开后,我立刻召集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大臣们意见不一。

有的大臣认为,应该和云霆结盟,这样既能收回三座城池,又能得到更多的赔偿,对南诏有利。

有的大臣则认为,云霆野心太大,不能信任,和他结盟,风险太大。

我听着大臣们的讨论,没有说话。

心里却在仔细权衡利弊。

和云霆结盟,确实能得到不少好处,也能打击裴子琰,报当初的背叛之仇。

但云霆也不是什么善茬,一旦他掌控了雍朝,对南诏来说,未必是好事。

若是不结盟,裴子琰虽然处境艰难,但也未必会立刻垮台,南诏想要收回三座城池,得到赔偿,恐怕还要等很久。

思考了很久,我终于做出了决定。

“我决定,不和云霆结盟。”

我看着大臣们,语气坚定。

“云霆野心太大,不可信任。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给南诏埋下隐患。”

“至于三座城池和赔偿,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慢慢争取。”

“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发展南诏的实力,只要我们足够强大,不管是裴子琰,还是云霆,都不敢轻易招惹我们。”

大臣们听了我的话,纷纷点头。

“长公主英明。”

三天后,我让使者告诉云霆,南诏不愿意和他结盟。

云霆接到答复后,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南诏现在实力强盛,他也不敢轻易得罪。

14

拒绝云霆后,我继续专注于南诏的发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了一年。

这一年里,南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边境更加安稳,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库也越来越充实,军队的实力也大大增强。

南诏的百姓们,对我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拥戴。

大臣们也纷纷上书,请求我登基为女王。

他们说,南诏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而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看着大臣们的奏折,心里很感动。

这一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我并没有立刻答应。

“各位大臣的心意,我心领了。”我在议事殿上说,“但登基之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现在,南诏虽然发展得不错,但还没有达到最鼎盛的时期。”

“等我们彻底收回三座城池,等百姓们的生活再上一个台阶,等南诏的实力足以震慑周边各国的时候,我再登基不迟。”

大臣们听了我的话,更加敬佩我。

“长公主心系百姓,心系南诏,臣等佩服。”

接下来的日子,我更加努力地处理朝政。

我还派人去雍朝,了解裴子琰的近况。

暗线传来消息,裴子琰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雍朝的国库,已经空虚到了极点,只能靠加重赋税来维持。

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起来反抗。

云霆虽然没有公开反对裴子琰,但也一直按兵不动,看着裴子琰陷入困境。

朝中的大臣们,更是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开始为自己打算。

裴子琰为了挽回局面,竟然想要派兵攻打南诏,掠夺南诏的财物。

但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他们说,现在雍朝国力虚弱,根本不是南诏的对手,若是攻打南诏,只会让雍朝陷入更深的危机。

裴子琰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我听到这个消息,只是淡淡一笑。

裴子琰,这就是你背叛我的下场。

你当初若是好好待我,和南诏结盟,共同发展,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天,我正在处理奏折,突然接到侍卫的报告。

“长公主,雍朝的太子,派人来了,说有要事要求见您。”

我愣了一下,雍朝的太子?

裴子琰登基后,并没有立太子啊。

“是哪位太子?”我疑惑地问。

“是之前被废的太子,裴子轩。”侍卫回答。

裴子轩?

我想起了他。

当初,裴子琰就是因为揭发了裴子轩下毒的罪行,才得以废黜他,成为储君。

没想到,裴子轩竟然还活着,还派人来见我。

“让使者进来。”我对侍卫说,心里充满了好奇。

裴子轩派人来见我,到底有什么事?

15

很快,裴子轩的使者,就走进了议事殿。

使者是一位老臣,看起来很忠厚。

他看到我,连忙行礼:“老臣参见南诏长公主。”

“免礼。”我坐在主位上,“说吧,废太子让你来,有什么事?”

老臣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悲愤:“长公主,先帝在位时,太子殿下仁厚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都是裴子琰,为了争夺储位,诬陷太子殿下下毒,废黜了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还将太子殿下囚禁起来。”

“如今,裴子琰登基后,昏庸无道,加重赋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雍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太子殿下心系百姓,不忍看到雍朝毁在裴子琰手里,所以派老臣来,恳请长公主出兵相助,帮助太子殿下复位。”

“若是长公主愿意相助,太子殿下承诺,复位后,立刻将之前侵占南诏的三座城池还给南诏,还愿意每年向南诏缴纳二十万两白银,作为报答。”

“以后,雍朝和南诏,永结同盟,共同对抗北狄,互不侵犯。”

老臣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裴子轩仁厚爱民,这一点,我之前也有所耳闻。

若是他能复位,或许真的能让雍朝恢复元气,也能和南诏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帮助裴子轩复位,就意味着南诏要卷入雍朝的内乱。

这对南诏来说,也是一种风险。

“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一下。”我看着老臣,“你先回去,告诉废太子,五天后,我会给他答复。”

“是,长公主。”老臣点点头,离开了议事殿。

老臣离开后,我再次召集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大臣们依旧意见不一。

有的大臣认为,应该帮助裴子轩复位,这样既能得到好处,又能和雍朝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南诏有利。

有的大臣则认为,卷入雍朝的内乱,风险太大,可能会让南诏陷入战争,不利于南诏的发展。

我听大臣们依旧意见不一。

我听着他们的争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各位大人,”我开口打断他们,“帮助裴子轩复位,确实有好处,但风险也不小。”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南诏的长远发展。”

“若是我们出兵帮助裴子轩,打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和裴子琰结下更深的仇怨,甚至可能引发两国的长期战争。”

“而且,裴子轩虽然仁厚,但我们并不了解他复位后的真实想法,万一他复位后,反悔之前的承诺,我们该怎么办?”

大臣们沉默了,显然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过了一会儿,丞相开口:“长公主说得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溜走吗?”

“机会不会溜走。”我笑了笑,“我们可以先派人去雍朝,了解裴子轩的真实情况,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能力复位,有没有诚意和南诏结盟。”

“同时,我们也可以密切关注雍朝的局势,等局势明朗一些,再做决定。”

“这样既不会错过机会,也能降低风险。”

大臣们纷纷点头:“长公主英明,就按长公主说的办。”

接下来,我派了一位得力的大臣,悄悄去了雍朝。

大臣临行前,我特意嘱咐他:“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暴露身份,重点了解裴子轩的实力、民心所向,还有他对南诏的真实态度。”

“臣遵旨。”大臣领命而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一边处理南诏的政务,一边等待大臣的消息。

南诏的发展越来越顺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我的拥戴也越来越深。

很多百姓都自发地来到皇宫外,请求我登基为女王。

我每次都派人安抚他们,告诉他们,等时机成熟,我会登基的。

半个月后,派去雍朝的大臣,终于回来了。

他带来了详细的消息。

“长公主,裴子轩在雍朝的民心很高,很多百姓都希望他能复位。”

“他虽然被囚禁了一段时间,但身边还有不少忠心的旧部,实力也不容小觑。”

“而且,他对南诏的态度很诚恳,还说若是能复位,愿意和南诏永结同盟,绝不反悔。”

大臣的话,让我心里有了底。

但我还是没有立刻决定出兵。

“再等等。”我对大臣说,“看看裴子琰和裴子轩之间的争斗,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我知道,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

我要等一个最合适的机会,既能帮助裴子轩复位,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南诏的利益。

16

又过了一个月,雍朝的局势,果然发生了变化。

裴子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下令处死所有支持裴子轩的大臣。

这个命令,引起了雍朝上下的不满。

很多原本中立的大臣,也开始暗中支持裴子轩。

裴子轩趁机发动政变,率领旧部,攻占了雍朝的部分城池。

雍朝陷入了内战,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派去雍朝的暗线,及时将消息传了回来。

我知道,最佳时机,终于来了。

我立刻召集大臣们,召开议事会。

“各位大人,现在雍朝内战爆发,裴子轩虽然占据了一些优势,但还不足以彻底推翻裴子琰。”

“我们若是此时出兵帮助裴子轩,不仅能尽快结束雍朝的内战,减少百姓的苦难,还能让裴子轩欠下我们一个大大的人情,更好地保障南诏的利益。”

“而且,裴子琰现在已经众叛亲离,我们出兵,风险也降到了最低。”

大臣们纷纷表示同意:“长公主说得对,我们应该立刻出兵。”

“好!”我站起身,语气坚定,“命令镇北将军,率领五万铁骑,即刻出发,前往雍朝,帮助裴子轩复位。”

“同时,让户部准备粮草和物资,支援军队。”

“另外,派使者去见裴子轩,告诉他我们出兵的消息,让他做好配合。”

“臣等遵旨!”大臣们齐声应道。

命令下达后,南诏的军队,很快就做好了准备。

镇北将军率领五万铁骑,浩浩荡荡地朝着雍朝进发。

我站在城楼上,看着军队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期待。

我相信,这次出兵,一定会成功。

几天后,军队到达雍朝边境,与裴子轩的军队汇合。

裴子轩得知南诏出兵相助,非常高兴,亲自前来迎接镇北将军。

两支军队汇合后,实力大增,很快就向裴子琰的军队发起了进攻。

裴子琰的军队,本来就因为内战,士气低落,根本不是南诏和裴子轩联军的对手。

联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雍朝的好几座城池,很快就逼近了雍朝的都城。

裴子琰得知消息,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

但此时,朝中的大臣们,大多已经人心惶惶,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有的大臣甚至劝裴子琰投降,以保全性命。

裴子琰不愿意投降,却又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联军逼近都城。

17

联军到达雍朝都城下的那天,天空阴沉。

镇北将军派人给裴子琰送去一封信,劝他投降。

信中说,若是他愿意投降,交出皇位,联军可以饶他一命,将他贬为庶人,软禁起来。

若是他不愿意投降,联军就会立刻攻城,到时候,他不仅会失去皇位,还会丢掉性命。

裴子琰拿着信,手不停地发抖。

他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军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胜算。

但他还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皇位。

“陛下,投降吧。”身边的大臣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是啊,陛下,若是联军攻城,都城很快就会被攻破,到时候,我们都活不了。”

大臣们纷纷劝裴子琰投降。

裴子琰沉默了很久,终于叹了口气:“好吧,我投降。”

他打开城门,亲自走出都城,向联军投降。

镇北将军按照之前的承诺,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贬为庶人,软禁在都城的一座宅院里。

裴子轩率领军队,进入都城。

百姓们夹道欢迎,纷纷高呼“太子殿下万岁”。

裴子轩看着百姓们的笑脸,心里很感动。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南诏的帮助。

几天后,裴子轩在雍朝的皇宫里,举行了复位大典。

大典当天,他特意派人去南诏,邀请我参加。

我收到邀请后,没有立刻答应。

我召集大臣们商量:“裴子轩邀请我参加复位大典,我该不该去?”

丞相说:“长公主应该去,这样既能显示南诏和雍朝的友好关系,也能让裴子轩记住我们的帮助,更好地履行之前的承诺。”

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同意。

“好,那我就去一趟雍朝。”我做出了决定。

我带着一些随从,乘坐马车,前往雍朝的都城。

到达都城的时候,裴子轩亲自在城门外迎接我。

他看到我,连忙走上前,恭敬地行礼:“多谢长公主出兵相助,若不是长公主,我也无法复位。”

“太子殿下不必客气。”我笑着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希望太子殿下复位后,能好好治理雍朝,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一定,一定。”裴子轩连忙点头,“我已经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释放被裴子琰囚禁的大臣,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治理雍朝,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也不辜负长公主的帮助。”

我跟着裴子轩,走进都城。

都城的百姓们,看到我,都纷纷行礼,眼神里满是感激。

他们知道,是我帮助裴子轩复位,结束了内战,让他们能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看到百姓们的样子,我心里很欣慰。

这次出兵,不仅保障了南诏的利益,还帮助雍朝的百姓结束了苦难,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18

复位大典办得很隆重。

裴子轩穿着太子的朝服,站在皇宫的大殿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我坐在大殿的贵宾席上,看着这一切。

大典结束后,裴子轩设宴招待我。

宴席上,裴子轩举起酒杯,对我说道:“长公主,我敬您一杯,多谢您的帮助。”

我也举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太子殿下客气了,希望我们两国能永远友好下去。”

“一定会的。”裴子轩笑着说,“我已经让人准备好,明天就将之前侵占南诏的三座城池,归还给南诏。”

“另外,每年向南诏缴纳二十万两白银的事,我也已经吩咐户部,从今年开始执行。”

我点点头:“太子殿下果然信守承诺。”

宴席上,气氛很融洽。

裴子轩和我聊了很多关于两国发展的话题。

他说,希望以后能和南诏加强贸易往来,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我很赞同他的想法,当场就和他达成了协议。

第二天,裴子轩果然履行承诺,将三座城池归还给了南诏。

我派去的官员,顺利接管了三座城池。

消息传回南诏,百姓们都非常高兴,纷纷欢呼雀跃。

他们自发地来到皇宫外,再次请求我登基为女王。

这次,我没有再拒绝。

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我告别裴子轩,返回南诏。

回到南诏后,我立刻召集大臣们,宣布准备登基的消息。

大臣们都非常高兴,纷纷开始筹备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定在一个月后举行。

在这一个月里,南诏上下,都在为登基大典做准备。

皇宫里张灯结彩,百姓们也都在准备庆祝的物品。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登基大典那天,天气晴朗。

我穿着华丽的女王朝服,一步步走上皇宫大殿的主位。

大臣们整齐地跪在殿下,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震天动地,传遍了整个皇宫,也传遍了南诏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在皇宫外,也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

我看着殿下的大臣们,看着皇宫外的百姓们,心里充满了感动和责任。

从今天起,我就是南诏的女王。

我会用我的一生,守护南诏,守护南诏的百姓,让南诏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19

登基后,我更加努力地处理朝政。

我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加强边境的防御,发展农业和商业,推广女子学堂。

南诏的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

和雍朝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

两国互相交换物资,互相学习技术,共同发展,百姓们都从中受益。

裴子轩也信守承诺,每年都会按时向南诏缴纳二十万两白银。

他还经常派人来南诏,和我交流治国的经验。

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这天,我正在处理奏折,侍卫突然进来报告:“陛下,雍朝的裴子轩太子,亲自来了南诏,说有要事求见您。”

我愣了一下,裴子轩亲自来南诏?

他会有什么要事?

“快请他进来。”我对侍卫说。

很快,裴子轩就走进了议事殿。

他看起来比之前成熟了很多,眉宇间多了几分稳重。

“参见南诏女王陛下。”裴子轩恭敬地行礼。

“太子殿下免礼,请坐。”我笑着说,“太子殿下亲自来南诏,不知有什么要事?”

裴子轩坐下后,神色有些凝重:“陛下,北狄最近蠢蠢欲动,集结了大量的军队,看样子,是想攻打雍朝和南诏。”

我心里一沉。

北狄一直是边境的隐患,之前因为雍朝内战,他们没有趁机来犯,现在雍朝局势稳定,他们竟然又想发动战争。

“太子殿下有什么打算?”我问道。

“我希望能和南诏再次结盟,共同对抗北狄。”裴子轩看着我,眼神诚恳,“北狄实力强大,仅凭雍朝或南诏一国的力量,很难抵御他们。只有我们两国联手,才能打败北狄,保护两国的百姓。”

我点点头,裴子轩说得有道理。

北狄的实力,我很清楚。

若是他们真的发动战争,对南诏和雍朝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太子殿下的提议,我同意。”我语气坚定,“我们两国,应该联手对抗北狄,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裴子轩很高兴:“多谢陛下!有陛下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打败北狄!”

“我们需要好好商量一下对策。”我对裴子轩说,“我立刻召集大臣们,和太子殿下一起讨论。”

“好。”裴子轩点点头。

我召集大臣们来到议事殿,和裴子轩一起,讨论对抗北狄的对策。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由南诏和雍朝各自派出五万铁骑,组成联军,由镇北将军和雍朝的大将军共同统领。

联军在两国边境的交界处集合,共同抵御北狄的进攻。

同时,两国的户部,负责筹备粮草和物资,支援联军。

计划制定好后,裴子轩立刻返回雍朝,准备出兵。

我也下令,让镇北将军率领五万铁骑,前往边境集合。

20

镇北将军率领军队出发的那天,我亲自去城楼上送行。

“将军,此行一定要小心,保护好士兵们的性命,也要保护好南诏的百姓。”我对镇北将军说。

“臣遵旨!”镇北将军单膝跪地,语气坚定,“臣一定会带领军队,打败北狄,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我点点头,看着军队浩浩荡荡地离开。

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更多的是期待。

我相信,在南诏和雍朝的联手之下,一定能打败北狄。

几天后,镇北将军率领的军队,到达了两国边境的交界处,与雍朝的军队汇合。

联军很快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北狄的军队,也很快就到达了边境。

双方在边境对峙了几天,都没有主动发起进攻。

镇北将军派人将消息传了回来。

我知道,北狄是在等待最佳的进攻时机。

我立刻下令,让镇北将军加强警惕,不要给北狄可乘之机。

又过了几天,北狄的军队,终于发起了进攻。

他们骑着战马,挥舞着大刀,朝着联军的阵地冲来。

镇北将军和雍朝的大将军,早已做好了准备。

他们下令,弓箭手先射箭,阻止北狄军队的进攻。

一时间,箭如雨下,北狄的军队,纷纷倒地。

但北狄的军队很多,很快就冲破了箭雨,来到了联军的阵地前。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镇北将军亲自率领士兵,冲在最前面,与北狄的将领厮杀。

雍朝的大将军,也不甘示弱,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

联军的士兵们,士气高涨,一个个都拼尽全力,与北狄的军队战斗。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

夕阳西下的时候,北狄的军队,终于抵挡不住联军的进攻,开始撤退。

联军取得了第一场战斗的胜利。

镇北将军派人将胜利的消息传了回来。

南诏的百姓们,得知消息后,都非常高兴,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我也松了一口气。

但我知道,这只是第一场战斗的胜利。

北狄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还有更艰苦的战斗在等着我们。

我下令,让户部加快筹备粮草和物资,尽快送到边境,支援联军。

同时,我也派人去雍朝,慰问裴子轩,感谢雍朝军队的配合。

裴子轩收到我的慰问后,也派人来南诏,表达了感谢。

我们两国,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更加团结。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联手,一定能彻底打败北狄,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