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漫金山”到“握手言和” ,一场邻里纠纷背后的司法温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8:21 1

摘要: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当楼上楼下因为房屋漏水产生纠纷时,处理不当必然会损伤邻里情谊,近日,敦化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漏水而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既解“事结”又化“心结”,让矛盾纠纷止于当前。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当楼上楼下因为房屋漏水产生纠纷时,处理不当必然会损伤邻里情谊,近日,敦化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漏水而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既解“事结”又化“心结”,让矛盾纠纷止于当前。

基本案情

刘某楼上的赵某于前日翻修房屋,在翻修过程中,不慎打开水笼头忘记关闭,导致刘某家屋内的棚顶、墙壁及室内部分造型等被水泡坏,等刘某几经周折打电话联系来了赵某和赵某父亲的时候,赵某家的水已经流出楼道,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从“和睦邻居”变成了“冤家对头”,刘某把赵某起诉到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证据交换,然而双方当事人却剑拔弩张。

“我家这墙面和天花板、造型至少修复需要8000元。”

“我看你这顶多值200块,我也不是故意打开水龙头的。”

承办法官见状决定先逐一进行询问,“背靠背”调解,法官先从“情理”入手,从化解矛盾、修复邻里关系的原则出发,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后从“法理”层面深入剖析案情,在发现赵某精通电路维修,法官便提出“赔偿+定期检修”的调解方案,由赵某定期对刘某家的电路进行检修,而刘某则为赵某减免一些赔偿费用。最终,原被告摒弃前嫌,赵某当场支付刘某损失费用,并对刘某道歉,刘某也撤回了对赵某的起诉,双方握手言和。

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桥梁,一件漏水纠纷,映照世间百态,一次巧妙调解,彰显司法温度,在法与情的交融中,将矛盾消解于萌芽,才是真正的为人民做好服务。下一步,敦化法院将继续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司法为民理念,立足审判职能,用心用情推动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努力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为百姓提供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文字 | 刘 璐 图片 | 网 络

初审 | 熊婧言 复审 | 古钰镜

终审 | 杨 琦

来源:敦化市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