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早把“快乐”外包给点赞,结果电池报警才发现——原来不是抑郁,是体内三根暗线被拔了。
天天笑却像没充电,我们早把“快乐”外包给点赞,结果电池报警才发现——原来不是抑郁,是体内三根暗线被拔了。
第一根叫“需求失声”。
我妈一句“稳定最要紧”把我摁进银行柜台,下班刷到别人跳伞,手指动了,心不动——那不是想玩,是提醒我真正的电池在别处。
我把周末空出来去跳了一次,脸被吹变形,居然在风里听见自己心跳,比群消息鲜活。
第二根是“共情断线”。
微信五百好友,深夜能拨通的没几个。
我试着把“在吗”换成“我崩了”,十分钟后收到外卖奶茶和一句“开门”。
原来深度连接不靠频率靠一句敢袒露的蠢话。
第三根最阴:价值插座被拔,插头还写着“你配吗”。
我升职那天第一反应是“HR看走眼”,把成就当彩票。
后来我把成功日记写成了流水账:今天PPT没卡,地铁让坐,连煮面都没糊。
每天三条,三个月后我居然敢在述职报告里写“这成绩是我应得的”。
有人天生奖赏回路堵,吃糖都不分泌多巴胺。
我同事就这样,医生没给抑郁标签,直接开行为激活:每天做一件小时能完成的小爽事,听黑胶、拼乐高、给狗梳毛,四周后他能在下班后说“今天不错”。
社交媒体是情感代糖,甜完更空。
我把手机设成黑白屏,把刷短视频的十分钟换成跟楼下大爷下象棋,输到第四盘他拍我肩“年轻人算得挺精”,那一瞬比一百个赞都暖。
别再把“快乐”当奢侈品,它更像三孔插排:需求、连接、价值,一个松了灯就闪。
今晚试试:关屏,写一件自己真正想干却被“应该”压掉的小事,明早直接去做,做完回来告诉我电流有没有回来。
来源:时髦钢琴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