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1500余人死于心脏骤停,这些意外约87%发生在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心脏骤停已经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要杀手。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菲)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1500余人死于心脏骤停,这些意外约87%发生在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心脏骤停已经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要杀手。
2023年,盐城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公共场所配置AED地方性法规。那么,AED配置具体是在哪些场所?如何让群众会用、敢用?4月17日,在盐城市卫生健康委“便民惠民健康实事”新闻发布会上,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军民做出回答。
2023年,盐城市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角度出发,市人大进行地方性立法,率先出台《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在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养老机构、学校、医疗机构、旅游景区、政务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今年,将新配置AED1134台,全市累计配备将达5000台以上。
“一直以来,我委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六进’等活动,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自我市地方性法规实施开始,我委将AED的使用纳入自救互救培训宣传的首要内容,着力解决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李军民表示。
加强AED宣教。盐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宣传、红会等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普及AED的意义、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加强AED立法的政策宣贯,提高群众AED知晓率,营造全社会自救互救的良好氛围。
强化重点人群培训。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已联合市红十字会举办四期AED使用师资培训班,共培训师资200名。盐城市卫健系统通过“小班制”的方式,开展AED使用培训,共培训2.6万余人。今年,该市卫健系统将以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为重点,继续大力开展AED使用培训,计划培训2万余人,切实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推广应用微信小程序。盐城市卫生健康委设计开发了“盐城AED在线”微信小程序,并在“我的盐城”APP中设置模块,群众可通过小程序或“我的盐城”APP查询、导航到就近的AED。此外还将进一步宣传推广,提高群众使用AED的便捷性。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