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演员陈紫函在综艺节目《天声一对》中的坦诚分享,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这位年届五十的女演员首度公开了自己隐藏三年的艰辛历程:为圆“妈妈梦”,她主动暂停演艺事业,在2022至2025年间历经12次试管婴儿尝试均告失败,用时光与坚韧书写了一段关于渴望与
2025年9月,演员陈紫函在综艺节目《天声一对》中的坦诚分享,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这位年届五十的女演员首度公开了自己隐藏三年的艰辛历程:为圆“妈妈梦”,她主动暂停演艺事业,在2022至2025年间历经12次试管婴儿尝试均告失败,用时光与坚韧书写了一段关于渴望与坚守的故事。
对孩子的深切喜爱,是陈紫函踏上这段征程的初心。2016年与演员戴向宇结婚后,生育成为她人生规划中的重要篇章,但年龄带来的生育困境逐渐显现——35岁后卵巢功能的断崖式下跌,让自然受孕的希望变得渺茫。在医生建议下,她将希望寄托于试管婴儿技术,而这份选择首先意味着对事业的割舍。2022年,47岁的陈紫函推掉了包括期待已久的大女主戏在内的所有工作,即便导演多次挽留,她仍坚持“试管需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既对不起剧组,也辜负自己的期待”。彼时的她正处于演艺生涯稳步上升期,这份取舍背后是对母职的坚定向往。
三年时光里,12次试管周期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平均每三个月一次的尝试,远超医学常规建议的3-6个月休养间隔,身体的负荷可想而知。促排卵阶段,她每天清晨6点就要起床打针,胳膊与肚子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针眼,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腹胀让她连弯腰系鞋带都倍感艰难;取卵手术后,麻药消退的剧痛让她冒冷汗,术后痉挛更是家常便饭。但比起身体的折磨,心理的起伏更令人煎熬——每次移植后14天的等待如同“闯关”,而“胚胎没着床”的结果总能轻易击碎所有期待。第二次失败时,她在医院厕所独自痛哭一小时;第十次失败后,刚下过雨的街头,她蹲在路边崩溃落泪,丈夫戴向宇默默撑伞将她护在怀中。
在这场漫长的“求子马拉松”中,丈夫戴向宇的陪伴成为陈紫函的重要支撑。他几乎全程陪同就医,取卵手术时在室外等候6小时,因心疼妻子悄然落泪;术后会提前备好热敷包,轻轻为她揉肚子缓解胀痛;在无数个失望的时刻,他始终用“就算没有孩子,咱俩也能把日子过成诗”的话语给予慰藉。这份默契与扶持,让两个在痛苦中相依的人,多了一份对抗困境的勇气。
当第12次尝试宣告失败后,医生明确提醒继续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身体损伤。2024年,戴向宇主动提出结束治疗,“没孩子没关系,咱俩好好的就够了”。这句简单的话,让陈紫函终于放下执念,两人转而收养流浪猫,将原本准备的婴儿房改成“毛孩子”的驿站,逐渐在新的生活节奏中找回平静。2025年,陈紫函重新投入事业,甚至尝试转型幕后担任制片人,以另一种姿态回归大众视野。
节目播出后,#陈紫函停工3年做12次试管#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突破7亿,讨论量超300万。网友的评论里,有同为备孕妈妈的感同身受,有对她坚韧意志的敬佩,更有对高龄女性生育困境的关注。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女性40岁以上自然受孕率不足5%,陈紫函的经历正是无数高龄备孕女性现实的缩影,她的坦诚让更多人看见这份隐秘的艰辛。
如今的陈紫函,谈及这段经历已多了份释然。她与戴向宇的婚姻走过九载,虽未迎来期待中的孩子,却在相互扶持中读懂了幸福的多元含义。那些布满针眼的皮肤会慢慢恢复,那些痛哭的夜晚终将成为过往,但这段经历留下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伴侣的珍视,以及对所有选择的坦然——正如她手中那束结婚九周年的玫瑰所象征的,爱与陪伴本身,已是最珍贵的馈赠。
来源:蜗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