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刚在采访里说自己穷到上不起大学,转头就以模特身份在纽约时装周连走四场,还在“选美”主题秀里代表南卡罗来纳州,借红裙造型影射对跨性别者的限制法案,舆论瞬间炸了锅
她刚在采访里说自己穷到上不起大学,转头就以模特身份在纽约时装周连走四场,还在“选美”主题秀里代表南卡罗来纳州,借红裙造型影射对跨性别者的限制法案,舆论瞬间炸了锅
在舞台背光的那一刻,所有“她只是靠爹”的嘲讽冲着她扑面而来——可她依旧抬着下巴往灯下走
第一场,她选了立场明确的团队:关注跨性别权利的设计师,把秀场当成表达的入口
白色针织套装被故意做得很松,毛衣过臂,裙摆拖地像一条长长的鱼尾,透明高跟鞋在灯下晃着冷光,她不笑,镜头就喜欢她这种不好惹的样子
媒体围拢,她像被潮水推着走,第一次亮相就破圈
接着是一条金属感的连衣裙,像甲片一样的面料把她从肩线到脚踝都包起来,现场光影打下来,她整个人像是从科幻片里“出厂”的
造型团队在后台忙得像流水线,她在镜子前摁了一下耳环,深呼吸一下,又上场
第三场最疯狂,一件比基尼上衣、一条白色裙子,胸口和腰间密密麻麻点着绿色甲虫装饰,走场方式也完全不按牌理——她尖叫着跑进来,又一下子冲出去,像被虫群追着,那一秒观众席的吸气声都能听见
你很难说那一幕“好看”,但它确实让人记住了她
最受关注的,是她最后一次登场
红色亮片短袖礼服,夸张的大金耳环,再拎个有剪刀元素的包,她被介绍成“南卡罗来纳州选美皇后”
这场秀的策划是设计师亚历克西斯·比塔尔(AlexisBittar),主题是“1991年美国小姐”,每位模特都代表一个跨性别权利受到侵犯的州
薇薇安站在中间,红裙像火,她的表演从“美”开始,又把“美”扯去对抗偏见的战场
这是一次挺直腰杆的表态,也是她给自己的定位——不只是走秀的新人,更是拿作品说话的活动者
结果可想而知,争议两端呼啸而来
有人说她自称没钱,却靠着一个全球顶级富豪的姓氏上大秀台,光是关注度就赢了起跑线
有人冷嘲热讽:没有马斯克这个噱头,她哪来的时装周门票
也有人力挺:她很可爱,跨过去那么多目光,父亲也该为她的坚韧骄傲
“当你有十四个孩子,出现一两个叛逆的概率不小”——这类话其实是把复杂的人生简化成段子
把时间往回拨
2022年,18岁生日刚过,她提交法律文件,更改性别与姓氏,公开宣布与马斯克断绝关系
“我不再与生父生活在一起,也不想以任何形式和他有关系”
那时很多人以为她闹情绪,觉得“过阵子就好了”
但两人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僵
她说父亲在成长里缺席,对她的性别认同不理解甚至压迫,她用“易怒、冷漠、自恋”来形容他
马斯克反击得更狠
“觉醒病毒杀死了我的孩子”
从那之后,父女真就形同陌路
到了今年9月,她在《纽约杂志》The Cut 的采访里,又把“钱”这件事摊开了讲:没有从马斯克那儿拿过财富,目前和室友合租,打算先看社区大学的费用能不能扛得住
“我能买得起食物,生活勉强维持,还有一点点可支配的余地,我已经很幸运”
她也承认自己更愿意躲在网络里,社交能力差一些,可互联网并不总是温柔
“别再给我发那些恶心的私信了”
语气里是被迫长大的倔强
“靠爹”的话题甩不掉,这是现实
在以制造话题为生的时尚圈,出身就是杠杆,没人会假装看不见
可杠杆不是万能,真正站在灯下,台步会不会打滑,镜头敢不敢直视,表演能不能把“观点”送到观众鼻尖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这次的四个造型,像是一次自我测试:冷、硬、怪、红,她在找属于自己的脸
截至9月17日,她仍在高强度工作,“几乎没睡”,却用“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来形容这份新职业
这句话我信,因为疲惫里冒出来的满足,通常不会骗人
把镜头再拉远一点
2025年,跨性别议题几乎每周都有火苗冒出来
一场针对保守派反跨性别活动家的暴力袭击,把舆论情绪又推上了尖峰
有人开始把“暴力”强行扣到跨性别群体身上
薇薇安在采访里明确反对这种关联,提醒媒体报道别再用污名化的路数
因为标签一旦贴上去,就会在现实里变成成本与伤害
我同意这点——公共叙事一旦简单粗暴,最先被推倒的,永远是最弱势的人
行业本身也在变
中性与无性别的服装趋势,在年轻消费者里越来越吃香
中国国际时装周披露的数据里,像黑鲸HLAJEANS这样的品牌,因为“不普通的普通人”的主张拿到了23%的年增长
潮流不是道德判断,但它在提醒品牌:审美边界在挪动,受众愿意为“多元”买单
跨性别模特的可见度也在升高,Hunter Schafer 从《亢奋》出圈到成为 Prada 的全球代言人,她的环保短裙一个夜里能把话题播放推到破亿
这不是“个例奇迹”,而是市场和观众正在学习新语言
当然,名字也是一把双刃剑
马斯克家族的风波从来没停过,父辈的新闻越热,子女的标签越重
你说她在时装周上每一步都能摆脱父亲的影子吗?
很难
连我们写到她,总要提起那个名字
但我也在想:如果我们每次都把镜头只对准“靠谁”,我们就会看不见一个年轻人正在努力把“自己”这两个字磨出来
她也许会摔,可能也会被品牌拿来当一次性话题,但她也确实在用每一次登场,去谈她关心的东西
她说不想成为那种超级富豪
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少年气,也有几分务实
一个人穷与不穷,不能只用银行账户衡量,内心的秩序感是另一种财富
合租、攒学费、被网暴、独自上台,这些碎片拼起来的日常,一点不精致,却是真实
我甚至喜欢她在后台紧张到抿嘴的那一秒,那是她生命力真实露头的地方
现在的她,既在借助关注,也在反手改造关注
她挑选与跨性别立场一致的秀,演一个“选美皇后”,然后把“皇后”指向那些动辄在法律上拉红线的州
这招不新鲜,却有效——把漂亮的东西当成扩音器,观众先被吸引,再被逼着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她的红裙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因为它既满足了看热闹的眼睛,也给了立场一个足够好看的外壳
有人问:她是不是在“消费身份”?
这是个尖锐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任何身份放到聚光灯下都会被消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从消费里拿回议程设置权
她这次算是拿回了一点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以把对话往前推半步
而半步,已经很难得了
如果你非要给她现在的处境下一句注脚,大概是:在父亲的长影子下,练着不躲的胆
这句话既有无奈,也有方向
她不可能彻底“去马斯克化”,但她可以不断给“薇薇安”加内容
下一季她走不走,走成什么样,品牌给不给机会,观众买不买账,这些都还早
重要的是,她终于找到了一个能把愤怒、委屈、骄傲和希望揉在一起的出口,那就是舞台
而舞台的道理,很简单——灯一亮,你就往前走,其他的,交给时间
信源资料
环球时报:《马斯克长子自称与父亲断绝关系后生活拮据》-2025年9月3日
澎湃新闻:《300万网民在线围观马斯克狂怼 BBC 记者》-2023年4月12日
上观新闻:《马斯克的超模母亲专程从迈阿密飞到纽约,仅仅停留10小时,就是为了干这件事》-2025年2月9日
来源:波妞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