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前7天是秋播的黄金时间段——白天土温高,种子容易发芽;晚上凉快,小苗能练出抗冻劲儿,这可是老天给的好时候。要是错过了,温度再降,种啥都长得慢、结得少。去年我秋分后才种菠菜,小苗又瘦又小,没等长好就冻蔫了,真是吃了亏!
老话说“秋分不种,再种无用”,这真不是唬人!过了秋分,土温一天比一天低,现在动手种菜,冬天就能吃上自家种的新鲜菜。
秋分前7天是秋播的黄金时间段——白天土温高,种子容易发芽;晚上凉快,小苗能练出抗冻劲儿,这可是老天给的好时候。要是错过了,温度再降,种啥都长得慢、结得少。去年我秋分后才种菠菜,小苗又瘦又小,没等长好就冻蔫了,真是吃了亏!
趁着秋分前这几天,把这6种抗冻菜种下去,冬天餐桌能变着花样吃,还能省不少买菜钱。
第一种是大蒜。老辈说“种蒜不出九,出九成独头”,记准了!秋分前后种大蒜,冬天能掐蒜苗,开春能抽蒜薹,最后还能挖蒜。不管是花盆还是菜园都能种,土弄松点、勤浇点水,准能长嫩。记得选颗粒饱满、没破的蒜瓣,种之前先用多菌灵水泡15分钟消消毒,防止烂掉。
第二种是菠菜。它可是“抗冻小能手”,能扛住-8℃的低温,南方放露天里过冬都没问题。霜打过的菠菜更甜,从种到吃,快的话40天就能端上桌,清炒、煮汤都鲜。种之前把种子放凉水里泡12小时,捞出来用湿布裹着催芽,等种子露白了再撒下去,这样出苗率高。
第三种是乌塌菜。老话讲“雪下塌菜赛羊肉”,它能扛-10℃的低温,雪压得越狠,叶子越甜嫩。深秋种下,4天就能出苗,30天就移栽,间距留30厘米见方就行。阳台也能种,它耐阴,光照不太够也能长。
第四种是香菜。能扛-2℃的低温,50天就能吃。香菜种子壳硬,种之前用温水泡24小时再种,发芽率能超90%。在厨房边上种两盆,做菜时掐两根,比买的新鲜多了,秋天的香菜香味还特别浓。
第五种是雪里蕻。名字里带“雪里”,能扛-8℃,下雪天也冻不死。2个月就能收,一亩地能收6000斤往上,管得好还能超万斤。用来做梅干菜特别香,我家每年都种两茬。
第六种是生菜。喜欢凉快,抗冻性强,移栽后1个月就能摘叶子吃。别把根拔了,每次只掰外面的叶子,能一直收,不用总想着再种。阳台也能种,它耐阴。
看到这儿是不是想动手了?别急,先知道新手常犯的错,种菜成功率能大大提高。
第一错是种得太晚。比如有人秋分后才种大蒜,结果第二年长的全是独头蒜;北方10月还在露天种菠菜,小苗全冻成黄秆子。南北不一样:南方越冬的菠菜能晚到11月种,北方过了10月就得搭棚。华北、东北、西北最好9月15日前种完,长江流域别晚过9月底,华南能到10月上旬。
第二错是品种选不对。不是所有菜都适合秋天种,得选耐冻的品种。比如白菜选“青帮白菜”“黄心白菜”,萝卜选“心里美”“潍县萝卜”,这些萝卜水分足、纤维少,生吃脆甜,熟吃软糯。
第三错是浇水太勤、管得不当。播种后别中午浇水,跟“蒸种子”似的,要选早上或晚上浇。别施浓肥,会“烧根”,播种前拌点有机肥,10天后浇稀释的粪水就行。土发白了再浇水,降温的时候喷点磷酸二氢钾,能抗冻。
没有菜园也没关系,阳台种菜也能丰收,记住几个关键技巧就行。
关键是光照。阳台光照少,就选耐阴的菜,比如生菜、乌塌菜;菜园光照足,大蒜、雪里蕻长得更旺。菠菜、香菜用15厘米深的花盆就行,种萝卜得用20厘米以上的花盆。秋天太阳温和,多让菜晒晒太阳,长得壮实。
别买便宜种子!去年我买散装种子,出苗率低得离谱,今年多花点钱买好种子,省心又踏实。种之前用温水泡4小时种子,出苗率能从70%提到90%,小苗也更壮。茼蒿种子是“抱团”的,得搓开再种,不然会长得“一团乱麻”,出苗不均匀。
除了上面6种,还有几种菜也能种,让冬天餐桌更多样。
樱桃萝卜不错,30天就能收。它喜欢15℃以上的环境,现在温度刚好,20多天就能吃。不过种樱桃萝卜要注意,土太硬会越长越歪,得用疏松的土。
茼蒿是“涮锅神器”,天凉快长得快,一个月能割一茬,割完还能再长。它喜欢凉爽,10℃左右还能正常长,冬天涮火锅、做汤都合适。种茼蒿不用育苗,直接撒种子就行。
上海青也值得种,40天左右就能收,喜欢凉快但怕太冷,现在种正合它的脾气。它是速生绿叶菜,30到40天就能收获。
现在撒下种子,冬天就能吃自家种的鲜菜,又香又放心。老辈人“看天种菜”有道理,这10天错过了,真得等明年。我觉得,老辈传下来的种菜日子,藏着不少门道。现在就翻土、泡种子、备肥料,别等秋分过了再后悔!
种菜就像赶趟儿,错过这7天,冬天菜篮子得空一半!趁着天气凉快,赶紧备好种子、翻好地,播下“冬天的希望”。等寒冬来了,就能收获满满一筐新鲜菜,省心又踏实。
来源:完好轩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