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对象,高州市分界镇新坡村在4平方公里土地上带领9条自然村、3288名村民,从产业、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生态绿化多维度发力,既让村民增收,又焕活乡村宜居宜业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生动范本。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对象,高州市分界镇新坡村在4平方公里土地上带领9条自然村、3288名村民,从产业、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生态绿化多维度发力,既让村民增收,又焕活乡村宜居宜业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生动范本。
主播 邓柳: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分界镇新坡村,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新坡村锚定“荔乡田园 绿美新坡”建设目标,铆足干劲,加压奋进,聚力提升,先后获评高州市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还入选了“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对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精彩,今天就带大家来到新坡村,一起探寻一下它们的振兴密码。
走进新坡村,3000亩荔枝、龙眼林郁郁葱葱。依托精细化管理与优质土壤,村里荔枝每年“高台货”产量占比超三分之二。为助农增收,每到荔枝龙眼上市季,新坡村巧用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等公共场地设临时购销点。这一“黄金档口”不仅盘活集体资源,更带动全村约80%农户投身种植与桂圆肉加工,通过家庭作坊、合作社和公司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庭院经济的活力在村里处处可见。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5.97万元,人均收入约2.73万元。不少年轻人也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州市雄发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何锐:我们每年的产量大概在100万斤左右,主要是发往珠三角和电商,线下线上,现在的工人在挑选,最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到三四十人,都是我们本地本村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新坡村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主播 邓柳:近年来,新坡村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乡村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品质的重要举措,全方位推进乡村绿化工作,让乡村成为“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家园。
如今的新坡村,120栋房屋外立面提升焕新村庄风貌,垃圾保洁、污水治理专业规范;12场主题植树活动,为村庄周边、道路两旁等区域新增树木300余棵,村民还积极在房前屋后打造“四小园”,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了“微景观”。走在干净平整的村道上,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舒心”。
高州市分界镇新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吕乐:我们开展了“四不见三提升”等行动,还通过积分制、“粤治美”平台、村规民约以及各类评比活动,调动了村民积极性,让大家主动参与治理,乡风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村民:现在环境漂亮很多了。我们都是很自觉的,每个月都积极参与集中劳动日,我们也实行门前三包制,自己家门前屋后环境卫生自己负责搞好。
从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到集体经济的稳步提升,从绿美乡村的生动实践到治理模式的创新突破,新坡村的蝶变,也是分界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分界镇聚力党建引领、环境提升与产业富民,以新坡村为典型,带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高州市分界镇党委书记 叶理论: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党员带头、乡贤助力、群众参与,创新推行“积分制”并鼓励投工投劳,构建了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实现村容村貌持续焕新。更重要的是,依托区位优势,我们积极融入环浮山岭产业带,借力周边优质资源,规划建设3300平方米农贸市场,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荔枝、龙眼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龙眼坊”庭院经济,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下一步,分界镇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建设更多宜居宜业、具有分界特色的和美乡村。
来源:茂名头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