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二:,谈脂批要有提纲挈领式的全局观,和高屋建瓴的大视野,不能就事论事,拘泥于细枝末节,计较一字一句的得失,那就永远也扯不清楚了!
刘旦宅1963年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而作
首先,严格的讲,只有《石头记》才有脂批,《红楼梦》是没有脂批的!
首二:,谈脂批要有提纲挈领式的全局观,和高屋建瓴的大视野,不能就事论事,拘泥于细枝末节,计较一字一句的得失,那就永远也扯不清楚了!
要弄清为什么《石》有《红》没有这个问题,首先要承认两个前提和一个现象 :
两个前提是:
其一、曹雪芹写的最早本子就叫《红楼梦》,这从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诗20首的前序中就可以知道。其时书是完整的,但尚没有广泛流传,只在极少数人中传阅,雪芹本人也还在世。还有爱新觉罗.永忠的《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他也和雪芹同时代,只是看到《红楼梦》时作者已去世,遂有"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之叹!
其二、曹雪芹的叔父(也是他的养父)曹頫因曹家两代三任织造大量夸空,他本人又纨绔无能,发生贡品质量问题和在进贡途中勒索大闹驿舘,被皇帝抄家,本人入狱多年,当他看到《红》稿后怕受牵连,雪藏了后半部手稿,并不许借阅流传,导致雪芹心灰意冷,直至纵酒病逝也未再补写此书。
雪芹的续弦芳卿曾是他写书的助手和合作者,她不甘心就此罢休,在雪芹去世后,她取名"脂砚斋″(原本就是她的书斋名),改《红楼梦》为《石头记》,通过多次批点有意透露后半部情节,并大量借阅传抄,遂使该书广泛流传。
参与"脂砚斋批书行动″的还有曹家族人"畸笏叟" (年少于雪芹的族长辈)和"杏斋″(雪芹族兄弟)等人。他们都是《红楼梦》的热心支持者。他们的批语呈现出的特点是: A、揭示《红》书的创作过程和素材依据。B、大量透露被大家长曹頫雪藏了的后半段情节。C、帮助读者解难释疑。
一个现象是:
《石头记》在传抄流传过程中大热,也大卖,据说抄一本脂批《石头记》就能卖好多钱。许多好事者就在传抄过程中添油加醋,按自已的兴趣乱加批语,这些批语分两个层次。A、上品: 也仅局限于对书中人物故事的分析评判。B、下品: 则很无聊,大多是些低级趣味的赘肉和蹭热度的攀亲附近。C、还有一点就是传抄过程中的笔误,正文有,脂批中也有。
明白了以上几点,就知道现在所说的"脂本″或"脂批"实际是个鱼龙混杂的"大杂烩″,非常复杂,对其要鉴别的看待,要有分析的头脑。
要理解真正批书人(雪芹的自家人)的良苦用心和用血泪(对封建大家长的)控诉的愤慲之情。
捨此,便不能分辩是非真假,乱成了一团浆糊!
最后再说一下,脂砚斋改名的《石头记》为什么又变回了《红楼梦》?
那是30多年后,当程伟元在仿市鼓担间寻得后半段原稿件的残本后,遂请高谔整理校堪,高将前后书稿合二为一,删掉了全部脂批,并按自已的愿望对后半段残稿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很多违背原意的私货,窜补完整,重新命名为《红楼梦》,由程刊印发行,是为现在百二回的程高本!(程高本的功过是非另文叙述)
这便是前后《红楼梦》都没有脂批,只有中间由脂砚斋主持点评发行的《石头记》才有脂批的前因后果。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红楼梦》流传200多年的过程中,"脂批"的存在受到过两次大的危机。
第一次是程伟元、高谔印刷出版《红楼梦》时,删掉了全部"脂批",这就给后世否定"脂批"的不肖之徒留下了口实,认为压根儿就没有什么"脂批"。
事实是程乙本在引言中就承认: "但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这里的 "故未加评点" 说的有些含混,真实的意思应该是:"故未加(入原)评点"!(见附图)
如果此说还不够有力,不仿再看一个真实的事例。程甲本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在接待吊客中有句: 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史湘云,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迎入上房…
时隔一年,便在程乙本中改为 : 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史湘云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诸稿本中"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的下面是句双行脂批: "伏史湘云一笔″。其中有的本子(庚辰本),抄录者将"史湘云"一句误入了正文,程甲本便照单全收。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迎客的次序错误,史湘云不该跑到王、邢夫人和凤姐的前面,所以又改为程乙本的样子,其实造成的破绽更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程高看到的底本确实是有脂批的,只是他们没用而已。(见附图)
第二次灾难则是2021年北京曹学会在前部长王蒙(下称"曹王版")的支持下鼓捣出来的6集电视文献片《曹雪芹和》,并在央视播放。其中完全没有"脂批"什么事,雪芹的续弦"芳卿″也比打扮成了一个端茶倒水的纯粹厨娘形象。
两次否定"脂批″的原因大不一样。程高版的目的是为了在后40回中加入自已的私货,如"兰桂齐芳″什么的。而"曹王版"则是争权夺利,为曹雪芹争后40的著作权,认为全书都是一个人写的,在他们的影响(莫不如说"淫威″)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版的《红楼梦》署名已变为了 "曹雪芹著 无名氏续″,已完全剝夺了程高的整理署名权。
他们的徒众甚至在网上制造所谓的研究新成果: "脂批"是胡适指示人伪造的,企图"杀人灭口″ ( 借用胡适之名以"杀人",从而达到消灭脂批的目的)。
乾隆年间的程高等读书人贩卖私货尚且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现代版的"威权"们为了私利则几乎是赤膊上阵,明火执杖的打家劫社了!
但他们无异于小丑跳梁,无损于"脂批"半根毫毛!
"脂批″永远是揭示《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程乙本引言截图
"伏史湘云一笔″句误入正文各版本的影印图
曹雪芹书箱中有关"芳卿″的资料和诗作,她是雪芹的续妻,也是《红楼梦》中湘云的原型,更是批书使之广为流传的"脂砚斋″!
[雨楼红楼]关注"雪芹书箱"造谣事件十余年,当此事澄清原委后方才收入此稿
脂砚斋为女性为雪芹续妻的实例几则
1791年高谔在程高本序言中就已亮相,岂是几个文痞书霸就能否定的了的
…………………………………………
[雨楼红楼]主持 郭万仕先生
来源:文化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