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都城长安,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李白、杜甫等诗人曾在长安留下大量描绘城市风貌与人文精神的诗篇。据统计,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相当于每30多首唐诗中就有一首提到长安。近日,《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利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让所有人惊呼震撼。
唐代都城长安,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李白、杜甫等诗人曾在长安留下大量描绘城市风貌与人文精神的诗篇。据统计,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相当于每30多首唐诗中就有一首提到长安。近日,《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围绕“诗从何处来,诗向何处去”,实施方案安排了理论研究及发展规划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程、文商旅深度融合工程、品牌塑造重点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项目等5个方面、26项具体工作任务,突出唐诗搭台、旅游引路、经济唱戏的模式,推动“唐诗之都”建设。这些举措表明,西安追求的不是浅表的“唐诗贴牌”,而是一种深度的“诗地融合”,让唐诗真正“活”在城市的肌理中,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文化体验。
唐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山河旅行指南”。近年来,国内“唐诗热”不断升温,“跟着唐诗去旅行”已成为西安文旅市场的新热点。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文物局,依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全省文旅资源普查,系统梳理大雁塔、华清池、兴庆宫、青龙寺等唐诗遗迹点位,依托李白、杜甫、王维、贾岛、王昌龄、高适等诗人足迹和名句,先期推出“曲江流饮辋川烟”朝圣之旅、“秋风生渭水”怀古之旅两条线路。后期,根据市场需求,将再适时推出“终南阴岭秀”等唐诗山水旅游线路。
长安区作为新时代焕发唐诗光彩的核心承载区,至今留存杜甫、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遗迹86处,这些地点承载着中国璀璨诗史,沉淀着千年文化记忆。近年来,推敲园、少陵园、韦氏故里等多个唐诗主题公园相继落成,唐诗之都的薪火正次第点燃。
曲江是唐诗中的“高频词”,《全唐诗》中有关曲江的诗歌达500多首,曲江新区结合唐诗意象,创作了不少唐诗演艺,打造了诸多在全国“出圈”的唐诗IP形象。围绕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经典诗篇,推出全新沉浸式互动演艺,持续开展话剧《长安的荔枝》《长安十二时辰》全国巡演,让唐诗人物从诗句中“走出来”“动起来”。
从长安到西安,变的是地名,不变的是这片土地深植的文化根脉。当千年诗魂被现代城市唤醒,当李白杜甫的诗句重新回荡在街巷之间,西安正在进行的不仅是一场文化品牌的打造,更是一次文明传承的创新实践。这条“诗道终南”上,走的不仅是游客的脚步,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铿锵足音。
编辑:婧秋
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