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师傅乒乓全程4000公里北上游学上海-天津行收获满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20:03 1

摘要:本次郑师傅乒乓北上游学(上海-天津行),于2025年9月7日出发、9月15日归家,全程4000公里。此次游学产出的小几万字游学日记,以及途中的每一段经历,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从与国家级教练交流学习,到突破个人技术瓶颈,再到开拓行业视野,每一段经

本次郑师傅乒乓北上游学(上海-天津行),于2025年9月7日出发、9月15日归家,全程4000公里。此次游学产出的小几万字游学日记,以及途中的每一段经历,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从与国家级教练交流学习,到突破个人技术瓶颈,再到开拓行业视野,每一段经历都让我对乒乓球教学与技术提升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为后续郑师傅乒乓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顶级教练授课:夯实教学基础,解锁专业认知

本次游学的核心收获,得到多位行业顶尖教练的授课指导。其中,带过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陈彬指导与张琴指导,以国家级教练的专业视角,让我直观感受到高水平教学的严谨与系统;而备受关注的头部教练、网红博主陈康宁指导,更是本次上海之行的“核心学习目标”——不少球友渴望预约他的一对一课程却难以排期,此次能参与他长达5小时的系统授课,机会尤为难得。

(一)开班第一课由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曹磊授课开班仪式,乒乓球全媒体平台传播技巧与主流AI工具聚合应用,乒乓球场馆市场前景分析。

(二)陈彬指导讲授教练员训练方法有效评估,教练员训练进阶步骤。陈指导纠正我正手拉球存在问题,手腕展开能更好的蓄力提升击球速度和旋转,保证击球稳定性。

陈彬简介:

陈彬,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学院教授。前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国家级教练。2011-2019年,担任中国乒乓球国家队教练,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大满贯得主丁宁的主管教练。2017年,带领丁宁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两项冠军。

2018年,凭借在国家乒乓球队备战第十八届亚运会和东京奥运会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8年度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三)张琴指导讲授人工智能乒乓球辅助教学,乒乓球基本技术教学与实践。分享的高级技术知识,虽暂未完全掌握,但也为我搭建了更前沿的技术概念,为后续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张琴简介

张琴,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教师,国家级教练员。曾任国家乒乓球女一、二队教练,江西省乒乓球队总教练。主管培养了世界冠军孙颖莎,武杨,世界亚军木子以及全国冠军车晓曦、李佳燚以及孙铭阳、张蔷等名将。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运动生涯中,曾获亚洲杯单打第三的最好成绩,世界排名第七。主编出版书籍《乒乓球机器人辅助教学与训练》。

(四)陈康宁指导的课程从基础到进阶,逻辑清晰、细节扎实:

1. 基础技能夯实:从握拍(正反手转换、直拍握拍)讲起,细致拆解动作要领,让我意识到业余球友普遍存在的握拍问题,与日常教学中发现的痛点高度契合,为后续纠正学员动作提供了更精准的方向。

2. 教学逻辑梳理:明确“从0到1”与“从1到2”的教学路径——“0到1”是帮学员建立稳定、正确的动作框架与握拍习惯;“1到2”则是融入比赛思维,引导学员动起来,结合脚下步伐、技战术、发球抢攻与接发球技巧提升实战能力。

3. 专项技术突破:针对左手发球、反手接发球等技术的深入讲解,让我对发球细节与发力逻辑有了新认知,真正做到“受益匪浅”。4. 陈指导教学小口诀:他快你也快,借力发力;他慢你也慢,主动发力。

陈康宁简介:

陈康宁,全网拥有百万粉丝金牌教练,原江苏省体校男队主教练,全国优秀苗子集训队教练员,培养多名国家健将、一级运动员,向国家输送张煜东、朱诚、曹彦涛、陈垣宇等优秀选手。江苏省乒乓球(丹高)训练基地创始人,推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体系发展。

二、教练员核心素养:明确自我要求,打破认知局限

通过与各地同行交流及教练点拨,我清晰总结出教练员成长的三大关键:

1. 自身能力是教学前提:多位教练一致强调,“教练员要先做到动作规范、框架合理”——自己都无法做好标准动作,便无法为学员提供准确演示,这是成为合格教练的必备条件。

2. 跨界交流是成长关键:本次上海之行汇聚了云南、甘肃、浙江、江苏、福建等多地同行,既有一线教球教练、球馆经营者,也有乒协主席。与他们交流教学经验、球馆运营思路,让我接触到小圈子外的新视角,解决了不少日常教学与运营中的困惑。

3. 复盘总结是知识内化的保障:接触的4位教练均提及“做笔记”的重要性——学到新知识后及时记录,后续通过分析、总结,再用自己的语言传授给他人或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这也是我本次游学后重点要落实的方向。

三、个人技术突破:解决长期痛点,掌握进阶方法

此次游学彻底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技术问题,也让我对乒乓球进阶有了更科学的认知:

1. 正手技术优化:此前我正手拉球质量低、旋转弱,面对高球不敢冲、只能搓,经天津鸿鸣李校长点拨发现核心问题是“不够放松”——握拍与挥拍时过度紧张,导致力量无法释放。通过练习“放松发力”,目前已能体会到鞭打式发力的舒适感,击球质量明显提升。

2. 生胶打法精细化:在天津向李校长学习期间,我学到了生胶打法的关键技巧:

▲ 发力与动作:需保持放松,手指带动手腕发力,动作要完整,发力后停顿0.1-0.2秒再收回,避免力量未完全传递;

▲ 站位与握拍:避免上身过度前倾趴球台导致拍面太压,需“亮拍”增加撞击感,球拍位置建议放在肚脐眼上方(业余选手),便于发力;▲ 击球细节:弹击下旋球时,击球点选下降初期(借力合力),击球部位固定在球的中下部,减少打滑;

▲ 器材选择:生胶海绵太薄影响技术提升,1800分以上选手建议选厚一点的海绵1.5mm的值得尝试,2000分以下不建议选择太正的生胶;底板优先选7层纯木,内置底板次之,外置底板对技术要求高,不建议低水平球友使用。

同时我也领悟到,乒乓球进阶需“循序渐进”——业余选手本身存在较多问题,需逐步改进;教学中也不能对学员要求过高,应先让其感受进步,在练球过程中优化动作,才能保持学习积极性。保证学员的积极性我觉得应该放在第一位。

李磊简介:

李磊,国家一级运动员,2015-2017年中国砂板国家队队员,天津鸿鸣乒乓培训学校校长。曾在意大利、美国乒乓球俱乐部执教。原729乒乓球器材产品工程师。荣誉佳绩:1998年天津市第九届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二名。

2003年天津市中学生比赛男子单打冠军

2011年 意大利B级乒乓球职业联赛团体冠军

2014年美国德克萨斯州U2300公开组男单亚军

2016年砂板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第九名(代表中国)

四、视野开拓:感受专业氛围,坚定事业热爱

除了技术与教学提升,本次游学还让我收获了视野的拓展:

1. 参观上海体育大学,近距离接触全国顶尖乒乓学子,感受专业训练与学习环境,直观体会到“高水平乒乓教育”的模样;

2. 打卡国际乒乓球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这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馆内陈列的老球拍、乒乓球起源史料、世界冠军相关展品,让我系统了解乒乓运动的发展历程,接收海量专业信息,进一步坚定了对乒乓事业的热爱。

五、收获体会

1. 整理本次游学笔记,形成系统的教学与技术总结,将所学理念融入郑师傅乒乓的日常教学,帮助学员更高效提升;

2. 持续强化个人技术,重点巩固“放松发力”“生胶规范动作”等要点,通过多实践、多比赛,将训练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

3. 保持“带着问题去学习”的习惯,提前梳理困惑,积极参与跨区域交流,不断吸收先进经验,推动自身发展。

往返4000公里丈量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跨度,更是我对乒乓球热爱的深度。这次游学让我明白,真正的进步,永远在路上。

原创作者:郑师傅乒乓

来源:阿斯汤嘎瑜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