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今儿个来唠唠《道德经》第十章,原文是这样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接下来,咱一句一句掰开了、揉碎了给
咱今儿个来唠唠《道德经》第十章,原文是这样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接下来,咱一句一句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讲。
字面意思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 就好比是个助词,没啥实际意思。“营魄” 说的就是咱的精神和身体。“抱一” 就是让精神和身体合二为一,就像胶水把两块木板紧紧粘在一起那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咱能不能让自己的精神和身体一直和谐共处,不分开呢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气” 就是把气聚集起来,就像咱把散落在地上的豆子一颗颗捡起来,集中到一起。“致柔” 就是让自己变得柔和。“能婴儿乎” 就是问能不能像刚出生的小婴儿那样。合起来就是说,咱能不能通过聚集气息,让自己变得像婴儿一样柔和、纯净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涤除” 就是打扫、清除的意思,就像咱打扫房间,把垃圾和灰尘都清理出去。“玄览” 可以理解为咱心灵深处那面镜子,这镜子照的可不是咱的模样,而是照见咱内心的想法。这句话就是问,咱能不能把心灵这面镜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瑕疵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爱民治国” 就是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无知乎” 这里的 “知” 通 “智”,就是问能不能不耍小聪明,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段,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去爱护百姓、治理国家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 说法挺多,咱就按简单的理解,把它当成是咱的感官,像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这就是感官在和外界接触,也就是 “开阖”。“雌” 代表着柔顺、包容。整句话就是说,当咱的感官和外界接触的时候,能不能保持柔顺和包容的心态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明白四达” 就是啥都懂,对各种事情都门儿清。“能无为乎” 就是问,就算知道这么多,能不能不瞎折腾,不强行去干涉事情的发展,让一切顺其自然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之、畜之” 就是让万物生长、繁殖,养育它们。“生而不有” 就是生了它们,却不把它们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而不恃” 就是做了事情,却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长而不宰” 就是引导万物成长,却不主宰它们的命运。做到这些,就叫做 “玄德”,也就是一种特别高深、特别了不起的德行 。生活例子
身心合一的重要性:就拿咱打工的来说,每天在工地上搬砖,身体累得不行,心里还想着家里的事儿,担心挣的钱不够花,精神上也焦虑。这就是身体和精神没合到一块儿,身心分离了。时间长了,身体垮了,精神也快崩溃了。要是能做到 “载营魄抱一”,干活的时候就专心干活,休息的时候就安心休息,不想那些有的没的,身体和精神都轻松,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像婴儿般的纯净柔和:你看小婴儿,饿了就哭,吃饱了就睡,没有啥勾心斗角的心思,浑身都透着一股柔和劲儿。咱在生活中也应该学学婴儿,别整天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比如说邻里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要是大家都能像婴儿一样,心平气和,不那么计较,矛盾自然就少了。就像有一回,邻居家不小心把垃圾扔到我家门口了,要是往常我肯定得去找他们理论一番。但我想起这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心平气和地跟邻居说了,邻居马上就道歉,还把垃圾清理干净了,两家关系也没受影响。保持心灵纯净无瑕疵:咱的心就像一间屋子,时间长了,就会被各种杂念填满,就像屋子落满了灰尘。比如有的人看到别人买了新车,心里就开始嫉妒,这就是杂念。咱得经常 “涤除玄览”,把这些嫉妒、贪婪之类的杂念都清除掉。就像我以前看到同事升职了,心里特别不平衡,后来我意识到这种想法不对,就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慢慢的,心里就平静了,心灵这面镜子也干净了。顺应规律做事:就说农民种地吧,这就是 “爱民治国” 的一种小体现。种地得按照节气来,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浇水的时候浇水,不能瞎折腾。要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大冬天的非要播种,那肯定啥也长不出来。这就是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得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耍小聪明。对外界保持柔顺包容: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性格强势,有的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这时候就需要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比如在团队讨论项目的时候,有个同事提出了和我不一样的方案,要是以前,我肯定马上反驳,觉得自己的才是对的。但现在我知道要柔顺包容,就认真听他讲完,发现他的方案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最后我们综合了双方的想法,项目完成得特别好。不强行干涉事情发展:比如家里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就是不懂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节奏,我们知道怎么学习好,但不能强行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方式来。就像我家孩子,我以前总是逼着他按照我的计划学习,结果他越来越抵触。后来我放手让他自己安排,我只在旁边适当引导,他反而学习更积极了,成绩也提高了。无私奉献的德行:在村里,有位大爷,他经常帮着大家修农具、照顾孤寡老人,做了很多好事。但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也不要求大家回报他。这就是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种的果树,果子成熟了,就分给大家吃,却不觉得这些果子就是他一个人的。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大家都看在眼里,都特别敬重他,这就是 “玄德” 的体现 。智慧启示
《道德经》第十章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讲究一个 “顺” 字,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柔和。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被太多的欲望和杂念占据心灵,要学会像婴儿一样单纯,像大地滋养万物那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在工作中,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不要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加给别人。在家庭里,要给家人足够的空间,不要过度干涉。总之,遵循这一章的智慧,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宁静,也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受大家欢迎、更有德行的人 。
来源:蓝的天白云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