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剪了大半辈子的头发,历尽沧桑,见过的人情冷暖数不清了。
我五十多岁了,在县城开了二十多年理发店。
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剪了大半辈子的头发,历尽沧桑,见过的人情冷暖数不清了。
今天跟大家讲个故事,是我徒弟小李和他师妹小王之间的事。
这俩人,打从三年前小王来店里学手艺开始,就没消停过。
成天吵来吵去,活像两只斗不完的公鸡,让人哭笑不得。
世事无常,这状况突然来了个大转弯,让我这个饱经风霜的老师傅都直呼没想到。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店里没啥生意。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小李坐那儿玩手机,小王在练习盘发。
突然,小李电话响了,是他妈打来的。
说是给他安排了相亲,周末要带姑娘回家吃饭。
电话那头,小李妈的声音特别大,连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儿子,爸妈给你找了个姑娘,人家可是大学毕业的,在县医院上班,长得水灵着呢!周日记得回来,妈给你们炖大鹅...」
这话音刚落,我听到"啪嗒"一声脆响。
一扭头,小王手里的筷子掉地上了,魂不守舍的样子。
她脸上那表情,就像吃了个没熟的柿子,愁肠百结,又酸又涩。
慌慌张张蹲下去捡筷子,差点没摔个狗啃泥,步履蹒跚的模样叫人心疼。
我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这俩活宝,嘴上吵个不停,心里另有打算啊!
小李挂了电话,脸上没啥表情。
就是淡淡地瞄了小王一眼,眼里的情感复杂得很。
小王捡起筷子后,一声不吭地继续摆弄假人头。
但那手法乱得跟鸡窝似的,头发越盘越糟,心不在焉的样子谁都看得出来。
「王老师,你今天手艺咋退步了呢?这头发盘的,跟被猫薅过似的。」小李不冷不热地来了一句。
小王脸一下子红了,眼圈也跟着红了,噙着泪水。
但嘴上不服软:「关你屁事!没看我忙着呢吗?你要相亲你就去呗,在这儿瞎嚷嚷啥?」
我看这俩又要开始了,赶紧找借口出去买烟,留他们单独待着。
出门时,我听见小王又说:「你妈给你介绍的姑娘,准没我手艺好!」
小李却笑了:「怎么,你不乐意啊?」
我关上门,心如明镜。
这俩娃子,明明喜欢对方,非得吵架来表达感情,真是年轻!
回到三年前,小王刚来店里学手艺那会儿。
小李已经跟我学了两年,技术挺过硬的。
看到新来了个师妹,那叫一个殷勤,比谁都积极。
谁知道,小王这姑娘倔得很,不领情不说,还处处跟小李对着干。
有次,小李给客人染发,小王在旁边看,时不时撇嘴:「这颜色调得不对,太深了。」
小李瞪她一眼:「你懂个屁!这是客人要的低调有质感。」
「低调?」小王撇撇嘴,「这颜色跟锅底灰有啥区别?」
客人听了哈哈大笑,小李那个气啊,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结果染出来,客人特满意,临走还夸小李手艺好。
小李得意地冲小王翘大拇指:「看到没?这才叫专业!」
小王却扭过头去:「狗屎运好罢了。」
就这样,他们踽踽独行在争吵的道路上,从早吵到晚,从春吵到冬,整整吵了三年。
店里老主顾都看不下去了,常劝我:「老王啊,你得管管这俩年轻人,整天闹腾,像话吗?」
我就笑笑:「年轻人嘛,互相磨合呢。」
其实我心里明白得很,心如止水。
这两个娃子,就是犟脾气碰到一块了,谁也不肯先低头。
他们嘴上吵,心里门儿清。
小王每天都会偷偷给小李带早点,放他工位上。
内心让她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小李则总记着小王爱吃啥,隔三差五买来塞给她,嘴上却说:「剩下的,你要不要?不要我扔了。」
这不就是年轻人谈恋爱吗?
嘴硬心软,明明喜欢,非要装作不在乎。
有次小王病了,三天没来店里。
小李整天魂不守舍,剪错了两个客人的头发。
第三天,他请假说有事,其实是去给小王送药和饭了。
他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心里着急得不行。
回来后,被我逮个正着,他还嘴硬:「我、我路过她家,顺道看看。这人病得不轻,别耽误店里生意。」
我笑着摇头,年轻人啊,以为藏得很深,其实早就被看穿了。
小王也是个口是心非的主。
有次小李接了个大单子,去给新娘做造型,回来时已经很晚了。
小王在店里等到打烊,我劝她回去,她倔强地说:「我等他回来交班。」
等小李回来,她二话不说丢给他一个饭盒:「吃吧,凉了难吃。」转身就走。
小李打开一看,是他最爱吃的红烧肉饭,还热乎着呢。
那小子看着小王的背影,眼里的温柔都快溢出来了。
可惜这俩人就是不肯说破,每天还跟仇人似的互相挤兑。
旁人都看得明白,唯独当事人天各一方地绕了大圈子。
相亲那事后,小王明显不对劲,干活心不在焉,老走神。
她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我看在眼里,心里直叹气。
这丫头啊,明明是吃醋了,还硬撑着不说。
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还得笨鸟多飞。得赶紧想法子撮合这俩人。
果然,周日那天,小王突然穿了件红毛衣来上班。
头发也精心打理过,还化了淡妆。
平时她都素面朝天的,说怕弄脏客人头发。
这突然变化,连我这老头子都看出来了,她这是要亮绝活了!
中午时分,正好没客人,小王突然冲小李说:「听说,你今天要相亲啊?」
小李头也不抬:「嗯。」
「啥样的姑娘啊?」小王装作不在意地问。
「挺好的,县医院的,家里条件也不错。」小李语气平淡。
「哦...」小王声音低了下去,「那...祝你好运。」
我在旁边看得直着急。
这俩倔驴,就不能直接说明白吗?
正当气氛尴尬时,小李的电话又响了。
是他妈打来的,问他啥时候回去,说姑娘已经到了。
小李说马上就回,挂了电话后,拿起外套准备走。
小王突然站起来,声音有点抖:「李师兄,你...你真要去相亲啊?」
小李看了她一眼:「不然呢?」
小王眼圈红了:「那...那姑娘真有那么好吗?」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小王的心情就是这样复杂。
小李笑了,意味深长地说:「挺好的,至少比某些整天跟我斗嘴的人强。」
这话一出,小王再也忍不住了。
心如刀绞,眼泪"唰"地就下来了:「你、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我...」
小李突然大步走到她面前,轻轻抹去她脸上的泪水:「傻瓜,我妈介绍的姑娘是你表姐,她今天来就是做媒的。」
小王愣住了:「啥?」
「你表姐在医院认识我妈,听说我们天天吵架,猜到了什么,就主动提出来当媒人。」小李眼里满是笑意,「我这是去接媒人,又不是真相亲。」
最初我们来到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离开是因为不得不走。但在这中间,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生活,如何相爱。
小王先是发愣,随后又羞又气,一拳打在小李胸口:「你这个大骗子!」
小李一把抓住她的手:「斗了三年嘴,你到底啥时候才肯承认喜欢我?」
小王红着脸,低着头不说话,像是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小李叹气:「算了,今天我妈和你表姐都等着呢。你要不愿意,我就真去相亲了。」
小王猛地抬头,眼里还含着泪花:「你敢!」
女人都是一个心眼,她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让她变。小王就是这样的人。
小李笑了:「那你到底肯不肯跟我一起去?」
小王咬着嘴唇,轻轻点了点头。
就这样,斗了三年嘴的冤家,终于在那个冬日说开了心意。
小李拉着小王的手走出理发店,回头冲我笑着说:「师父,今天我请假!」
我挥挥手:「去吧去吧,别回来了!」
社会是冷漠的,冷漠如冰。但在这冷漠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彼此的温暖。
看着他们越走越远,我心里暖烘烘的。
年轻人啊,兜兜转转,其实早就心里有数了。
那些吵吵闹闹,不过是爱情的另一种方式罢了。
我常想,人这辈子,能遇到个真心喜欢的人不容易。
即使是以吵架的方式相处,那也是缘分,是老天安排的。
就像老人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小李和小王,就是这样注定的一对。
现在,他们结婚一年多了,在我店里当副手。
虽然还是天天斗嘴,但谁都能看出他们眼中的爱意。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他们活在当下,享受彼此的陪伴。
这不就是最好的爱情吗?
吵吵闹闹,柴米油盐,平平淡淡,细水长流。
有人说,爱情最怕的就是捅破那层窗户纸。
可我看啊,真爱就是即使捅破了,依然能继续斗嘴一辈子!
小王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跟小李闹别扭,两个人一整天不说话。
但到了晚上,又会偷偷地和好。
我偶尔经过他们的小屋,能听见里面传来笑声。
这俩人啊,还真是冤家。
你说,这俩人是不是傻?
明明喜欢对方,非得绕这么大个弯子。
但仔细想想,年轻时候,谁不是这样呢?
嘴上说着不要,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但爱情,永远是那盏不灭的灯。
这不就是爱情的魅力吗?
我看着他们现在还是成天吵吵闹闹的样子,心里就明白。
这俩人,是真心相爱的。
因为只有爱到深处,才敢肆无忌惮地吵闹。
正是因为彼此了解,才能在吵闹中感受那份安心。
这,就是最真的感情。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而爱情,就是最好的慰藉。
不需要花言巧语,不需要甜言蜜语。
只需要那份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愿意陪伴一生的决心。
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他们的爱情,旁人看来可笑,但对他们自己,却是最真实的存在。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能够替代。每对情侣的相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
看着窗外的月光,我不禁感叹: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而在爱情面前,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真心错放在嘴硬上,说出口的话,要跟心里想的一样。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小李和小王,终于走到了一起,这不就是最大的福分吗?
有时我看着他们在店里忙碌的背影,感觉自己像个老父亲。
这俩人走过了最艰难的相互试探,终于迎来了苦尽甘来的幸福。
虽然他们的生活谈不上多么富足,但那份互相扶持的温暖,却是许多金钱买不来的。
小王有时会跟我说:「师父,我以前真傻,跟他吵了那么多年。」
我总是笑着说:「傻人有傻福。」
小李则会在一旁插嘴:「就是,要不是我聪明,早就把你甩了。」
小王立马就瞪他:「你再说一遍试试?」
然后两人又开始新一轮的斗嘴。
我看着他们,心里暖融融的。
这就是生活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人生在世,不过是寻找一个能与你一同颠沛流离的人。
即使日子过得风餐露宿,也能相视一笑,感到满足。
你们说,是不是?
来源:奋发海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