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AI 操刀试管婴儿诞生,科技改写生育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8:39 1

摘要:但如果,完成其中最关键、最精密一步的“手”,并非来自人类,而是一个由AI算法驱动、在3700公里外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这是否会颠覆我们对“创造生命”的认知。

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我们习惯于将其归功于父母的结合与医护的妙手。

但如果,完成其中最关键、最精密一步的“手”,并非来自人类,而是一个由AI算法驱动、在3700公里外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这是否会颠覆我们对“创造生命”的认知。

几个月前,这一科幻般的场景在美国初创公司Conceivable Life Sciences的帮助下成为现实。

一对40多岁的夫妇,因男方精子活力不足及女方排卵问题,在经历多次生育失败后,借助一项全新的技术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这名男婴的诞生,标志着全球首例通过全自动数字控制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辅助的试管婴儿成功降临。

该公司刚刚获得5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即便是最熟练的胚胎学家,也无法完全避免疲倦和分心带来的潜在失误。

而Conceivable公司的AURA平台,恰恰解决了这一痛点。

它通过将创建胚胎所需的200多个步骤,包括ICSI的全部23个步骤,进行了自动化。

在操作中,系统利用AI算法根据外观挑选最健康的精子,再使用激光精准地照射精子尾部使其无法移动,以便于抓取和注射。

这并非简单地取代人类,而是将人类从重复且容易出错的微观操作中解放出来,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实现极致的“精确”与“一致性”,这正是降低人为错误风险、优化操作流程的必然趋势。

从数据上看,在此次案例中,采用自动化ICSI方法的5枚卵子中有4枚实现了正常受精;而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手动ICSI方法的3枚卵子则全部实现了正常受精。

但这项技术真正的突破性意义,或许并不在于当下的成功率数字。

这次操作的特别之处在于,系统安装在希望试管婴儿墨西哥中心,而操作指令却来自3700公里之外、位于美国纽约的公司总部。

这次成功的真正里程碑意义,在于它首次验证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远程化、自动化的体外受精(IVF)是完全可行的。

这意味着顶尖的胚胎学技术可以突破地理限制,让身处不同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建立标准化、高质量的全球化生育实验室网络提供了概念验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的报告,全球每6人中就有1人受到不孕不育症的影响。

但自动化体外受精在初期会增加额外费用,这几乎是所有颠覆性技术在推广初期的共同特征。

然而,将目光放长远,这或许是一个通往普惠的必经阶段。

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最终目标,正是通过规模化效应来降低成本。

自动化平台的终极目标,是让一家诊所以更少的人力、更低的出错率、更标准化的流程服务于更多患者,从而显著降低单次治疗的边际成本,这为未来降低治疗费用和提升可及性提供了可能。

正如计算机从昂贵的军用设备演变为人人可用的个人电脑,这项技术虽然起步于高昂,但其内在的逻辑却指向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1878年科学家提出体外受精的雏形,到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再到1992年ICSI技术被成功用于人类,人类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脚步。

今天,AI遥操人工受精的成功,不是生育史的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篇章的序言。

它让我们重新思考医疗的边界、技术的伦理和生命的未来。

来源:小芳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