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沙城的街道如今满是破碎的混凝土和断裂的电线,原本应该是居民晾晒衣物、孩子玩耍的地方,现在成了以军哈鲁夫侦察队的战场。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加沙城的街道如今满是破碎的混凝土和断裂的电线,原本应该是居民晾晒衣物、孩子玩耍的地方,现在成了以军哈鲁夫侦察队的战场。
这支隶属于第900幼狮步兵旅的精锐部队,正一步步向加沙城中心推进,他们的任务很明确,清除哈马斯的设施和隧道网络,但每一步都走得比预想中更艰难。
就在不久前,4名以军士兵在哈马斯的手榴弹袭击中丧命,这样的伤亡让这场巷战的残酷性愈发凸显。
哈鲁夫部队的装备在以军里算顶尖的,士兵们每人都带着M4卡宾枪,背囊里装着能支撑48小时的口粮、夜视仪和医疗物资,还有巴掌大的小型四旋翼无人机。
按说这些装备足够应对复杂环境,可到了加沙巷战里,很多优势都打了折扣。
无人机本来是用来侦察的,能让士兵不用暴露就能看清前方情况,但加沙城的高楼太密集了,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挂在楼与楼之间。
飞出去没多远,信号就容易被挡住,有时候屏幕突然就变成了雪花点,只能靠士兵们徒步一点点排查。
而且这些无人机大多只能看,不能直接投弹,虽然有消息说未来可能会改进,但眼下面对藏在居民楼里的哈马斯武装人员,能做的还是有限。
他们要找的隧道更是麻烦,哈马斯的隧道不像公路那样显眼,入口可能藏在居民楼的地下室,甚至是厨房的地板下面。
哈鲁夫部队得用探测器慢慢扫,发现可疑的地方,再用爆破器材炸开。
之前有一次,他们在一栋三层楼的地下室找到了隧道入口,炸开后才发现,里面不仅能走人,还藏着粮食和简易医疗包,看得出来哈马斯早就做好了长期待在里面的准备。
这些隧道像迷宫一样,清完一条,说不定还有另一条通到别的地方,士兵们得反复检查,生怕漏过一个入口,因为一旦有遗漏,后面可能就会有武装人员从背后突袭。
伤亡一直是这支部队绕不开的问题,自冲突开始,哈鲁夫部队已经有3名士兵牺牲,两个是在检查隧道时触发了陷阱,还有一个是在和武装人员交火时被击中。
而更让以军头疼的是哈马斯的伏击战术,不是正面硬拼,而是躲在暗处等机会。
在加沙北部谢赫拉德万地区,之前哈马斯武装人员就是趁着清晨,盯上了一辆打开舱盖通风的坦克,先开枪击中乘员,再扔出手榴弹,一下子造成4名士兵死亡。
这种打法让以军防不胜防,因为加沙城的居民楼太多了,武装人员藏在里面,和平民混在一起,很难第一时间分辨出来。
平民的存在让这场巷战变得更复杂,以军早就通过广播和传单让平民撤离,但加沙城70多万人挤在不到50平方公里的地方,很多人根本没地方去。
哈鲁夫部队在推进时,会设立限制进入区,防止有人误闯陷阱,但还是有平民因为各种原因进去,结果造成伤亡。
之前有报道说,已经有数百名平民因为误入这些区域丧命,这不仅让国际社会有了争议,对士兵们的心理也是一种压力。
部队里的指挥官说,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减少平民伤亡,比如用无人机确认区域里有没有平民,用非致命手段劝离还留在里面的人,但战场情况太乱了,有时候根本来不及。
长期作战也让士兵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哈鲁夫部队的士兵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有的刚结婚,有的还在上学,按以色列的规定服役来到这里。
他们通常每两周执行一次任务,有时候任务只持续几小时,但也有任务要持续好几天,甚至几周。
指挥官们也在想办法缓解士兵的压力,比如准备可口的食物、甜饮和足够的咖啡,甚至带了便携式空调到临时基地,毕竟加沙的天气又热又干燥,休息不好会影响状态。
但再怎么缓解,危险还是实实在在的。有士兵说,每次出发前,都会把家人的照片放在口袋里,摸一摸就觉得有了点底气,但也会忍不住想,万一自己回不来了,家人该怎么办。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每次任务结束,清点人数的时候,只要有人晚回来几分钟,大家的心就会揪起来。
这场巷战的走向,还和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扯在一起。
有资深分析人士说,以色列接下来的战略可能是继续空袭高地,同时让平民尽量撤离,等区域里的人少了,就全面围困,断水断援。
但这么做能不能行,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的态度,联合国安理会曾讨论停火决议,美国又投了反对票,这相当于给以色列撑了腰。
但欧盟那边已经有国家呼吁限制对以色列的武器出口,还有不少国家希望尽快停火。
国际上的分歧,也让以军的推进节奏变得不确定,到底能推进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调整战术,都得看高层的决策,而高层决策又受外交关系的影响。
哈鲁夫部队其实就是基层作战单位,他们不管这些复杂的战略和外交,上级让他们去哪里,他们就去哪里,让他们清哪栋楼,就清哪栋楼。
指挥官说,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任务完成好,信任上级的安排,但士兵们心里也清楚,这场仗打下去,还会有伤亡,还会有平民受影响。
有时候任务间隙,他们坐在临时基地的沙地上,看着远处加沙城的轮廓,没人说话,心里都在想什么时候能结束,什么时候能回家。
现在的加沙巷战,早就不是谁的装备好谁就能赢那么简单了。
哈鲁夫部队有海陆空的支援,有精准的情报,有先进的装备,但哈马斯熟悉地形,擅长伏击,还能用隧道灵活转移,这就让以军的优势很难完全发挥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场仗里没有真正的赢家,以军士兵要面对危险和思念,哈马斯武装人员在夹缝中作战。
而最无辜的平民,只能躲在避难所里,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废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
最新的报告说,加沙现在有近百万平民流离失所,很多孩子没法上学,只能跟着大人捡废品。
哈鲁夫部队的士兵们也看到过这些场景,他们不是天生喜欢打仗,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但职责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牵挂,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痛苦。
说到底加沙巷战的困局,不是靠某支部队的攻坚就能解开的,哈鲁夫部队能清除一条隧道,能控制一条街道,但解决不了根本的矛盾。
真正的结束,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手榴弹和无人机,而是坐下来谈的勇气,是考虑到每一个普通人的需求。
不管是以色列的士兵,还是加沙的平民,他们都想要一个不用害怕的未来,一个能和家人安稳生活的未来。
这或许是这场残酷巷战背后,最该被记住的事情,战争只会带来消耗,而和平,才是所有人真正的需求。
来源:ho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