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说,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的崛起正重塑社会生产力格局、拓展人类认知边界。随着技术演进,AI在各类专项场景中的垂直领域落地愈发受到关注,产业落地进程持续加速。而在网络安全领域,这种知识迭代与能力升级的需求更为迫切,于是,安全大模型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从构建通用基础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期间,绿盟科技副总裁汤旭受邀在昆明作《AI智御攻防实战:智能化安全防御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题演讲。
他说,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的崛起正重塑社会生产力格局、拓展人类认知边界。随着技术演进,AI在各类专项场景中的垂直领域落地愈发受到关注,产业落地进程持续加速。而在网络安全领域,这种知识迭代与能力升级的需求更为迫切,于是,安全大模型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从构建通用基础知识的L0层通用基础大模型,到强化特定领域知识的L1层垂直行业预训练大模型,再到精准适配具体任务的L2层细分场景微调模型,最终聚焦安全检测、安全运营、数据安全和蓝军对抗四大核心场景。
演讲现场。供图
汤旭认为,从全球趋势看,AI赋能网络安全已进入快车道。2025年RSA大会创新沙盒十强中,6家创新公司聚焦AI赋能安全赛道,如MIND、Command Zero等企业,分别在数据安全革新、安全调查流程重构等方面探索突破。同时,国际大厂也纷纷发力,谷歌云推出AI安全平台Gemini in Security,微软Copilot引入多款AI智能体,思科推出开源框架基础AI安全模型,RSA大会上国际大厂集中发布基于AI的安全能力应用,全球都在加紧攻关AI网络安全技术。在国内,国家层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2025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强调要攻关大模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研究;国务院还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这些政策都为AI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实网攻防演习的趋势,更凸显了AI的重要性。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攻防技术的逐步应用,攻击方不断寻找新突破口,借助AI提升攻击效率、精准利用漏洞。面对这样的形势,防守方则需转变观念,从“以攻促防”角度构建体系,借助AI大模型,实现主动防御、自适应自动化响应与修复,通过智能分析精准识别威胁,将防御窗口期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AI正在打破传统攻防边界,成为攻守双方关注的焦点。
汤旭认为,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唯有以实战为导向,不断推进智能化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攻防战中占据主动。未来,绿盟科技将持续聚焦AI与网络安全的深度融合,为守护数字世界持续贡献创新技术力量。(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来源:云南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