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持续下跌危机四伏!投资者该坚守还是逃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18:34 1

摘要:最近国债期货市场挺热闹,但不是好热闹,主力合约盘中又创新低,刷新了近6个月来的最低纪录。30年期国债期货加权指数也没扛住,离今年最低点就差一口气。收益方面更别提了,截至9月11日,中证综合债券指数今年以来就涨了0.33%,跟没涨差不多。刚过去的8月更糟,被动指

最近债市这波下跌让不少人慌了神,手里的债券到底是继续拿着,还是换个方向找机会,成了投资者心里的大难题。

最近国债期货市场挺热闹,但不是好热闹,主力合约盘中又创新低,刷新了近6个月来的最低纪录。30年期国债期货加权指数也没扛住,离今年最低点就差一口气。收益方面更别提了,截至9月11日,中证综合债券指数今年以来就涨了0.33%,跟没涨差不多。刚过去的8月更糟,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净值都转负了。这么一来,不少债券投资者心里都打鼓,本来收益就没预期的好,现在更悬乎,担忧情绪在市场里慢慢传开了。

老话讲“祸兮福之所倚”,这道理放债市上也挺应景。这次债市调整跟以前不太一样,最近股市一路走牛,赚钱效应明摆着,不少人把原来买债券的钱挪去炒股了,债市自然就被抽了血。2020年那会儿也有过类似情况,股市一热,债市资金就哗哗往外流。不过话说回来,光盯着债市跌了多少也没用,得琢磨琢磨这里面藏着的机会。就像过日子,遇到坎儿了未必全是坏事,说不定拐个弯就有新路子,现在的下跌,或许正是未来布局的良机。

从政策面看,现在反内卷的政策陆续出台,大家对政策效果的期待越来越高,这间接让市场觉得以后物价可能涨,债券这东西就没那么吸引人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现在大家更愿意冒险买股票,股市天天成交过万亿,已经连干76天了,期货市场前八个月成交也涨了两成多,有色金属板块今年更是涨了54%还多,看着挺热闹,但这些火热更多是预期先起来了,企业工厂的实际情况还没真的热起来。

反内卷政策确实让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了些,虽说估计今年物价能慢慢回升点,但房地产和出口的需求还是不太给力,想靠需求把物价拉起来挺难,全年物价偏低的情况还得下功夫解决。有些国家搞经济就犯过这毛病,光盯着市场热不热,不管实体经济的底子,最后经济越搞越被动。咱们国家就不一样,清楚现在是预期挺足但实际还差口气,所以在回归经济基本面的时候,债市不会一直跌也不会疯涨,会在合理区间里波动,这恰恰体现了政策的理性与稳健。

这种时候,投资者最该做的就是稳住阵脚。别一看债市跌了就慌着割肉,也别见股市涨了就一头扎进去,这两种做法都有点极端。咱们经济还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货币政策不会突然收紧,适度宽松的大方向没变,这就给债市托了底。老话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投资也得看长远。短期调整虽然磨人,但等实体经济慢慢好起来,债券的配置价值自然会显现。现在得习惯震荡市的节奏,别老想着2024年那种单边上涨的好事,把资产搭配均匀了,才能在市场波动中站稳脚跟。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怎么操作,有个原则得记住: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有的投资者听说股市涨就把债券全卖了追股票,结果刚进去就赶上回调;有的死抱着债券不放,看着别人赚钱又眼红。这两种都不叫投资,叫赌运气。合理的搭配应该是啥样?保守型的,债券占六成,货币基金两成,剩下两成看看高股息股票;稳健型的,债券四成,股票三成,商品和黄金各一成,再留两成灵活资金。这样不管市场往哪个方向走,都有能扛事儿的资产,不至于一遇波动就慌了神。

最近市场上有种说法,说这次债市调整是“牛熊转换”的信号,以后债券就没戏了。这话说得有点太绝对。咱们得明白,债市和股市就像跷跷板,一头高了另一头自然低,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2024年债市单边上涨,那是因为当时经济预期弱,大家都往安全资产跑;现在股市起来了,资金分流很正常。但经济规律摆着呢,股市不可能一直涨,等大家发现预期和现实差得有点远,资金迟早会流回债市。就像夏天再热也有凉快的时候,冬天再冷也有回暖的一天,市场情绪也是这么个道理,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关键是别在情绪顶点跟风,也别在情绪谷底割肉。

从最近的数据看,其实已经有积极信号了。9月上半月,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在1.8%附近震荡,没再创新高,说明空头力量有点累了;Shibor短端利率也开始回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不算紧。实体经济方面,8月的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部分中游行业盈利开始改善,这些都是基本面慢慢“升温”的迹象。虽然离完全好转还有距离,但至少说明政策效果在慢慢显现,不是光喊口号。这就像种地,播下去的种子不会立马发芽,得给它点时间吸收水分和阳光,经济回暖同样需要时间,急不得。

还有个事儿得提醒大家,别光盯着收益率看,得看看债券的“性价比”。现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通胀预期也就1%出头,实际利率快到0.7%了,比上半年高了不少。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债券的实际回报在提升,对长期配置资金来说,吸引力其实在增加。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这些大家伙,最近都在慢慢加仓利率债,他们看的就是长期回报,不是短期涨跌。普通投资者虽说资金量小,但跟着聪明钱的方向走,往往比盲目操作更可靠。

当然了,投资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用途都不一样。手里要是等着用钱,那肯定得保守点;要是闲钱能放个三五年,稍微冒点险也无妨。关键是得想明白自己要啥,是图个安稳睡觉,还是想多赚点收益,不同的目标对应不同的策略。

回顾这次债市调整,更像是给市场上了一课:没有永远的“避风港”,也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以前大家觉得债券安全,把它当“堡垒”,结果今年收益也没跑赢通胀;现在股市看着热闹,可追高进去的人,保不齐哪天就被套住。投资最忌讳的就是“刻舟求剑”,用过去的经验套现在的市场。得学会跟着经济周期走,政策松的时候多配点债,经济热的时候加点股,预期强现实弱的时候就均衡配置,这才是长久之计。

说到底,投资就像过日子,不可能天天过年,也不会一直吃咸菜。遇到债市下跌这种坎儿,别慌,也别盲目乐观,理性分析,合理配置,时间长了自然能看到结果。毕竟,经济发展是长期事儿,投资也是长期事儿,把眼光放远点儿,未来的机遇终将显现。

来源:牛顿顿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