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陷阱掏空国人!从数据线到苹果税,年贡献400亿国人成冤大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8:57 1

摘要:在苹果官网,一根原装 Lightning 或 USB-C 数据线的售价却高达 145 元,价格相差近 15 倍。

文|娱妮啵啵

编辑|娱妮啵啵

苹果作为一家席卷全球的科技巨头,正持续影响着全球超过7亿人的消费选择。

许多人可能在未知情况下就已经掉进了“深层陷阱”中。

事实上,当你买下第一台 iPhone 的那一刻,就已经踏入了它精心布局的消费陷阱。

以最常见的苹果数据线为例,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同类产品九块九就能包邮。

部分品牌产品虽价格稍高,但也基本控制在 50 元以内。

在苹果官网,一根原装 Lightning 或 USB-C 数据线的售价却高达 145 元,价格相差近 15 倍。

这样悬殊的定价差异,让不少消费者疑惑:官网的原装数据线是否在质量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或许有人会说,官网产品的质量更有保障。

实际情况是,不少用户在官网购买的数据线,使用不到半年就出现折损、外皮脱落的问题。

对此,苹果给出的解释是 “为了更环保,放弃了坚固耐用的 PVC 材料,转而采用热塑性弹性体”。

这种说辞,看似将环保放在了首位,也忽略了用户对产品耐用性的基本需求。

类似数据线这样的例子,在苹果的产品体系中比比皆是。

只要翻阅苹果几乎所有的配件,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始终远超同类型第三方产品。

当消费者追问为什么会定价这么高?苹果的回应永远离不开环保材料、严格品控、生态适配等关键词,可这些理由是否能支撑起数倍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溢价,始终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归根结底,苹果不过是利用了用户对原装的信任,还有生态系统对第三方产品的隐性限制,构建起一个高利润的配件市场。

相比之下,与苹果另一项盈利模式相比,高价配件的收割力度只能算是冰山一角。

苹果公司最锋利的收割工具,当属被外界称为“苹果税”的抽成机制。

曾有网友打算购买某度网盘会员,对比后发现,用苹果手机购买的价格远高于安卓手机。

具体来看,某度网盘最贵的超级会员包年价,苹果手机端为 328 元,安卓手机端仅需 263 元,两者相差足足 1/4。

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根源,就在于苹果的支付抽成规则。

凡是从苹果应用商店下载的 APP,其内部产生的所有付费行为都必须通过苹果的支付系统完成,而苹果公司会从中抽取 15% 到 30% 的佣金,这就是所谓的 “苹果税”。

羊毛出在羊身上。

APP 开发商为了保证自身盈利,只能选择提高苹果系统内的服务价格,将这笔 “苹果税” 变相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才会有了如今市面上很多 APP 的会员服务,苹果端价格都明显高于其他平台。

况且“苹果税” 的覆盖范围远不止付费 APP。

无论是直播打赏、影视会员,还是游戏皮肤、音乐包订阅、各类充值功能,只要通过苹果支付完成交易,苹果都会从中抽取 15% 到 30% 不等的佣金。

要知道,苹果应用商店上的 APP 数量数以万计,庞大的交易基数让 “苹果税” 成为苹果重要的收入来源。

数据显示,2021 年苹果的服务业务营收达到 6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这一成绩的背后,“苹果税” 贡献了相当大的份额。

面对苹果这种强制性的抽成规则,APP 开发商自然难以接受。

以往苹果在应用生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态度强硬 。

开发者要么遵守规则缴纳 “苹果税”,要么退出苹果应用商店。

即便开发者心存不满,也鲜有反抗的余地。

不过,苹果也并非从未遇到过 “硬茬”。

2020 年,腾讯旗下的微信推出了公众号文章打赏功能,按照苹果的规则,用户通过苹果手机进行打赏,苹果也要从中抽成。

这一规则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打赏本质上是用户对创作者的自愿捐赠,而非商业交易,苹果却要从中分一杯羹,就好比有人给朋友买了一罐饮料,旁观者却冲上来抢走几口。

腾讯显然无法接受这种逻辑,最终选择关闭了苹果系统的微信公众号打赏通道。

哪怕是放弃这部分潜在收入,也不愿让苹果 “不劳而获”。

近年来,苹果这种蛮横的规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抵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加入到反对苹果的行列,甚至通过法律诉讼维权。

尤其是近两年欧盟、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对苹果展开反垄断调查。

2023年1月,苹果因未按要求向荷兰市场的 APP 开放第三方支付系统,被荷兰反垄断监督机构处以每周 500 万欧元的罚款。

截至2023年3月28日,苹果已连续被罚款10次,总金额高达5000万欧元。

从高价配件到 “苹果税”,苹果的一系列商业策略,本质上是利用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对用户与开发者进行双重 “收割”。

它一边用环保、安全、生态适配等口号包装高利润的产品,一边用强制性规则攫取开发者的劳动成果。

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相关信息显示来看,中国苹果税已经远超欧美两国,甚至一年的苹果税就能从中国赚400亿。

正因如此,不少果粉直呼“被当成冤大头”不完全是苹果在中国维持这全球最高的苹果税,也有高额的抽成。

说到底,这场风波的核心在于,处于市场优势地位的巨头过于贪婪,忽视了消费者和开发者的合理权益。

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浪潮和消费者的不满之下,苹果这种备受争议的 “盈利模式”,或许很难长久维持下去。

毕竟一个公平、开放的数字市场,才是行业发展的真正方向。

来源:娱妮啵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