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盈利20%到亏损3%,我只用了一个下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23:01 1

摘要:它就像你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煮熟的一只鸭子,就在你眼前,它突然活过来,扇着翅膀飞了,临走前,还顺便用翅膀,狠狠地抽了你一巴掌。

交易里面,有一种比踏空更难受的事情就是:盈利变亏损。

我们来聊聊交易里,比亏钱还难受的一种感觉。

我管它叫 “利润蒸发”

它就像你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煮熟的一只鸭子,就在你眼前,它突然活过来,扇着翅膀飞了,临走前,还顺便用翅膀,狠狠地抽了你一巴掌。

那种感觉,是羞辱,是懊恼,是无尽的自我怀疑。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个黄金的多单。入场点堪称完美,开仓后,行情就像我的“私-人订制”一样,一路顺利拉升。我看着账户里的浮盈,从5%到10%,再到20%。

我当时是什么感觉?我觉得我就是神。我觉得市场就是我的提款机。

我的交易计划里,白纸黑字地写着“盈利20%,止盈离场”。但当价格真的到了那个位置时,我犹豫了。

我脑子里有个声音在嘶吼:“还能涨!绝对还能涨!现在走了,后面那段大涨,不就踏空了吗?!”

你看,贪婪,就是这么开始的。

我取消了止盈单。我甚至还想,等它再回调一点,我再加点仓。

结果,你应该都猜到了。

行情,就在我取消止盈单的那个小时,掉头了。

最开始,我一点不慌。我觉得,这是正常回调,是“技术性调整”,是洗盘。

当利润从20%,回到15%时,我对自己说:“没事,少赚点而已,趋势还在。”

当利润回到10%时,我开始有点烦躁了:“怎么回事?怎么还不涨回去?”

当利润回到5%时,我的心态彻底崩了。恐慌开始占据我的大脑,我死死地盯着屏幕,心脏跳得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最后,当价格跌破我的成本线,账户从浮盈20%,变成亏损3%时,我像一个疯子一样,胡乱地砸了平仓键。

那一整个下午,我没做任何事。就坐在椅子上,一遍遍地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

那天晚上,我没复盘K线,我想起了我兰州乡下的爷爷。

他是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他有一句口头禅:“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每年麦子熟了,只要天气预报说,未来几天可能会有冰雹,他就会立刻放下所有事,喊上全家人,连夜“抢收”。

我小时候问他:“万一天气预报不准呢?我们提前收了,麦子少晒几天太阳,不是就少了很多收成吗?”

我爷爷当时,就跟我说了那句,很多年后我才在交易里听懂的话。

他说:“我宁愿少收三斗,也不能让冰雹,把我一年的收成,全砸在地里。”

那一刻我才明白。

一个成熟的交易者,和一个成熟的农民,他们的智慧,是相通的。

他们都对市场,抱有最深的“敬畏”。他们从不奢望吃到“最后一口肉”,也从不幻想自己能精准预测“天气”。

他们的第一原则,永远是:保住已经到手的收成。

从那次惨痛的经历之后,我给自己立下了几条关于“止盈”的铁律,其实也就是那个老农民的“抢收”智慧:

播种时,就想好收割日: 在下单前,就必须明确写下你的止盈计划。分批收割,降低风险: 不要总想着一把梭哈。可以分批止盈,先把一部分利润颗粒归仓。只赚自己认知内的钱: 接受“鱼尾行情”是属于市场的,不属于你。能稳稳地吃到鱼身,你已经超越了90%的人。

交易到最后,你会发现,最安心的感觉,不是你抓到了一波多大的行情,而是你把实实在在的利润,从屏幕上的数字,变成了你银行卡里的余额。

以前我总觉得少赚就是亏,现在我懂了——守住利润,才是真正的赢。

(本文仅为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决策应基于个人情况并承担相应风险。工具仅为辅助,使用前请充分理解风险。)

我是道哥,每日黄金走势技术分析,一位专注地黄金交易者!

来源:道哥交易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