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看到王庙村那一段,叶、冯、刘三个人始终翻不了身——根本原因是,他们什么都靠,就是不靠自己。
我自己也爱读《遥远的救世主》,反复读,每次都有新感触。
尤其看到王庙村那一段,叶、冯、刘三个人始终翻不了身——根本原因是,他们什么都靠,就是不靠自己。
这不就是我们身边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吗?
自己不主动、不承担、不作为,却总抱怨公司不提拔、不涨薪。
最后,在“等、靠、要”中日渐平庸,再也站不起来。
01
等:你不动,机会也不会动
刘润老师讲过一个特别真实的场景:
领导让小高跟个项目,两天后问进度。
小高说:“等等啊领导,我得问客户。”
又过一天,他说项目延期了。
领导问为啥,他回:“我再去问问。”
拖了一周,项目彻底黄了。
领导气得直拍桌:“你早说我还能调人帮你啊!”
你是不是也见过这样的同事?
推一下,动一下,从来不主动。
等安排、等指令、等机会……等到最后,啥也没等到。
真正在职场站得住的人,都是自己“找事做”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
高效能的人自己找路走,低效能的人等别人给他指路。
只会机械干活,从不思考优化,这种人迟早会被替代。
财富、机会,从来不是谁分配给你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一直等,只会把你自己等“凉”。
赢家,永远是那些愿意先挽起袖子干活的人。
02
靠:你靠谁,谁就会丢下你
《遥远的救世主》里丁元英有句话特别戳心: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靠父母、靠朋友、靠菩萨……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不靠自己。”
职场里最害人的,也是这种“靠”的心态。
靠同事补自己的坑,靠领导收拾自己的烂摊子。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媒体人和菜头讲过一段经历:
有次航班起飞前,他发现少了一份天气报告。
让副班去联系,两小时后问进展,副班说:“电话打不通。”
和菜头问:“试过其他方式没?”
副班摇头。
结果和菜头自己找人搞定了报告,飞机才没延误。
副班为啥这么不上心?
因为他觉得:搞不定总有人来搞定。
越这么想,越没价值。
靠谱不是你做了啥,而是你把一件事完整搞定,不用别人再擦屁股。
能闭环的人,才真正值得托付。
03
要:只谈收获,不愿播种,注定一场空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清崎讲过一个“添柴悖论”:
有人坐在火炉旁喊:“你什么时候给我温暖,我就什么时候给你添柴。”
你不先添柴,火怎么会暖?
工作也是一样。
整天想着“我要加薪、我要升职”,却不思考“我能提供什么价值”。
你只有先让公司成长,公司才会让你成长。
我之前家附近健身房有个前台,我建议他改善一下环境,说不定客户更愿意来。
他回我:“操那心干啥?老板又不多给我一毛钱。”
半年后,他辞职了,发朋友圈抱怨:“老板几年不涨薪,这地方不能待。”
你说,是他亏了,还是老板亏了?
——大概率,是他自己亏了。
你做了事,公司不一定立即回报你;但你不做事,公司一定不会回报你。
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拿你有的,换你要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拿高薪,先看你值不值那个价。
▽
《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有句话点得很透:
“我救不了他们,能救他们的只有自己。”
职场也一样,领导、同事、客户,没谁是你的救世主。
唯一能让你站稳、走远的,只有自己:
不等、不靠、不要,主动创造,闭环做事。
拒绝变成“职场木偶”,从这一秒开始。
来源:战略顾问陈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