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科学安排收种时间,玉米晚收10天,一亩地就能多收80斤左右粮食。这就是农业专家们提倡的"双晚"技术——夏玉米适期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
秋分将至,夏玉米该何时收获?冬小麦该何时播种?这看似简单的农活,却藏着增收的大智慧。
"俺家玉米种了105天,苞叶都黄了,该收了吧?"
"邻居们都开始收玉米了,咱再不收,是不是要吃亏?"
这些疑问,每年这个时候都在黄淮海地区的农村里回荡。
其实,科学安排收种时间,玉米晚收10天,一亩地就能多收80斤左右粮食。这就是农业专家们提倡的"双晚"技术——夏玉米适期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
01 玉米晚收:掌握好时机,增产又提质
玉米收获不是看叶子黄不黄,而是要看籽粒是否真正成熟。有些农户一看苞叶发黄就急着收获,其实这可能减产10%以上。
玉米成熟分为三个阶段: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完熟期才是最佳收获期,此时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层",籽粒变硬,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含水量降至30%以下。
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间:北部应在10月5-10日收获,不迟于10月15日;南部可延迟到10月10-20日收获,不迟于10月25日。
有农户担心晚收会遇到连阴雨。对此,农业专家建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果预报有持续降雨,可提前几天收获;如果天气晴好,不妨让玉米再长几天,充分发挥高产潜力。
02 小麦晚播:选准好日子,壮苗又省水
种麦子不是越早越好。播种过早,麦苗冬前旺长,不仅消耗过多养分,还容易遭受冻害。
小麦适期晚播有利于培育壮苗,避免冬前旺长,实现安全越冬。
那么,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这需要根据当地气温和品种特性来决定。冬性品种适宜在日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半冬性品种适宜在14-16℃时播种。
黄淮海地区小麦播种时间:北部麦区适宜晚播期为10月5-15日,不迟于10月20日;南部麦区为10月15-25日,不迟于10月30日。
播种时要掌握"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的原则,但北部麦区亩基本苗不宜超过40万,南部不宜超过35万。
03 真实案例:晚收晚播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
河南省濮阳县种植大户张得民从2019年开始采用"双晚"技术:"适当晚播的小麦可以规避一些病害,产量比较高;同时,上茬种植的玉米也晚收20天,单产也能提高许多。"
山东省齐河县种粮大户赵金城的经历更有意思。2015年秋季,他因收韭菜晚了十七八天才种小麦,没想到这晚播的小麦反而长得好,没有病害,千粒重也明显增加了。
玉米适期晚收每晚收1天,千粒重能增加2-3克,按一亩地4000株,每穗500粒计算,推迟10天收获就能多收40公斤左右。
河北省在2007年推广"两晚"技术,仅玉米晚收一项就增产5亿多公斤,小麦晚播技术让全省2800万亩冬小麦冬前少浇一水,节水14亿立方米。
04 实际操作:手把手教你怎么做
判断玉米是否该收获,要看三个指标:一是苞叶黄白干枯松散,容易剥离;二是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层,硬度足够;三是籽粒含水量降至30%以下。
对于小麦播种,要抓好精细整地。秸秆还田留茬高度应在10厘米以下,做到"切碎撒匀、草土混匀、镇压耙实"。
整地深度也很关键:旋耕整地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要深耕一次,耕深25厘米以上。
播种后要适时镇压,保证镇压力度和均匀度,做到土壤沉实、种土密接,减少土壤透风跑墒。这对保证出苗率非常重要。
05 常见问题:天气反常怎么办?
近年来气候多变,经常出现异常天气。农业专家建议灵活应对: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土壤过湿,应当推迟播种时间,避免烂种烂耕。
对于晚播的小麦,要适当增加播量,但北部麦区亩基本苗不宜超过40万,南部不宜超过35万。
越冬前对底肥不足、叶片变黄的弱苗,要结合浇水或降雨施肥,促弱转壮。这样才能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黄淮海地区推广“双晚”技术,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节约了水资源。河北省通过推广这项技术,一年就节水14亿立方米,节约浇水成本5.6亿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双晚"技术。他们不再盲目跟随邻居早收早种,而是根据科学安排农时,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潜力。
农业专家提醒:各地说法略有差异,一定要结合当地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
您准备什么时候收玉米种麦子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种植经验!
来源:鲸落三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