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生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它富含优质脂肪、蛋白质,还有不少维生素E和植物固醇,对身体其实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吃法和量。如果是油炸的、加了很多盐的花生米,那就不太适合高血压患者了。
一提到高血压,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啥都不能吃了?”尤其是花生,很多人都听说“高血压的人不能吃花生,太油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说法有点太简单粗暴了。咱们先把花生这件事讲清楚,再慢慢聊聊哪些食物才是真的要注意避开的。
花生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它富含优质脂肪、蛋白质,还有不少维生素E和植物固醇,对身体其实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吃法和量。如果是油炸的、加了很多盐的花生米,那就不太适合高血压患者了。
因为这些加工方式会让花生变得又咸又油,钠含量飙高,对血压控制是个负担。但如果是水煮的、干炒的、尽量少盐的花生,每天吃几颗,问题不大,甚至对心血管还有点帮助。
要说高血压人群真得避开的食物,得先从“升压的根源”说起。最常见的一个就是钠摄入过多,也就是吃盐太多。而盐不只是“咸味”那么简单,它藏在很多你想不到的地方。
比如说,酱菜、咸鱼、火腿肠,还有一些速冻食品,看起来没多咸,其实钠含量很高。有研究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的钠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这也是国内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盐,还有一个“幕后推手”叫做反式脂肪酸。这种东西藏在不少加工食品里,比如蛋糕、饼干、奶油、炸鸡、薯条等等。
吃多了,不光让血压升高,还会让血脂也跟着乱套。就像是往血管里偷偷塞了点“杂质”,时间一长,血管就越来越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另外一个要警惕的是高糖食物,这点很多人容易忽视。糖吃多了会引起胰岛素波动,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从而间接影响血压。
像是奶茶、饮料、甜点这些,看起来跟高血压没啥关系,其实背后可一点都不简单。血压问题不是单打独斗的,它常常跟血糖、血脂一块出问题,所以控制糖分摄入,对高血压人群也很重要。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水果还能吃吗?水果大多数是可以吃的,但也要挑着来。
像香蕉、苹果、猕猴桃这种含钾量高的水果,对调节血压有帮助,但像葡萄干、桂圆干、蜜枣这类高糖干果,就得适量控制。尤其是有糖尿病前期或者血糖边缘高的人,吃这些干果就得格外小心。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隐形杀手”是高嘌呤食物。虽说它主要跟痛风有关,但很多高嘌呤的食物也伴随着高脂肪,比如动物内脏、肥牛肥羊、火锅底料等。
这些食物一方面让血压升高,另一方面还容易造成肾脏负担,而肾功能一旦跟不上,血压更是压也压不住。
不少人喜欢喝汤,尤其是老火熬出来的那种浓汤,觉得滋补。这些汤里的脂肪和钠含量都很高。喝汤不如吃菜,这一点很多医生都会反复强调。真正想补身体,不如用清炖或者蒸煮的方式,既保留营养,又不会额外添负担。
还有个冷门但很关键的点,是要注意含咖啡因的饮品。很多人认为咖啡因只是让人兴奋,其实它也会让血压短时间内升高。
尤其是浓茶、能量饮料,有时候喝完以后心跳加快、头有点涨,这就是血压波动的表现。咖啡不是不能喝,但得适量,而且最好选低因、浅烘焙的那种,对血压影响相对小一些。
说到底,高血压的关键,不是完全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而是要吃得清楚、吃得明白。控制总热量、减少钠摄入、保持营养均衡,才是管住血压的根本。
有研究指出,DASH饮食(也就是得舒饮食)对控制高血压非常有效,它强调的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限制红肉、甜食和高钠食物。这种饮食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推广多年,国内不少医院也在推荐。
除了吃的方面,还得提醒一句:情绪对血压也有很大影响。有时候一生气,血压就像气球一样“蹭蹭”往上飙。尤其是中老年人,压力一大、心情一差,血压就容易不稳定。
要是把情绪比作水龙头,控制不好,就像一下打开水压过大,管道受不了终会出问题。所以别小看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看淡一点,血压都能跟着稳一点。
还有一些新研究也值得关注。比如2023年一项针对亚洲人群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如果体内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影响血压调节。
这说明,不只是吃进去的东西重要,肠道里的“居民”也起着不小的作用。现在一些营养师开始建议高血压人群适量摄入益生元、高纤维食物,来改善肠道环境,这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辅助调控方式。
再回到花生这个问题。它不但不是“高血压的大敌”,还有研究指出,适量吃花生或其他坚果,对心脑血管是有保护作用的。
比如《柳叶刀》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吃少量坚果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能下降近20%。这个“少量”是有数的,大概就是一小把,别超过30克,而且得是原味、没加盐的那种。
吃花生这事要看你怎么吃、吃多少,别被“高血压不能吃花生”这种说法吓住了。真正要留心的,其实是那些“看不见的盐、看不出的糖、藏在油里的脂肪”。这些才是血压背后的“隐身杀手”。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特别小心,却忽略了饮水。喝水也有讲究。水喝太少,会让血液变得粘稠,血压反而更不稳定;水喝太急、太多,也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一般来说,分散着喝,不渴也喝几口,比起猛灌水来得稳妥。
有些人喜欢喝点小酒,说是活血,其实对高血压人群来说,酒精真不是朋友。它会让血压波动、影响药效,还容易和某些降压药起反应。哪怕是红酒、白酒、啤酒,含的酒精都是一样的,别被“适量有益”的说法误导了。
讲了这么多,其实无非就是一句话——高血压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聪明。什么该多吃、什么该少吃,心里要有数。食物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我们对它的不了解。
参考文献:
[1]王莉,张红宇.高血压患者膳食钠摄入与血压控制相关性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4,32(02):123-127.
[2]李志刚,陈明,赵晨.坚果摄入与心血管健康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3,31(05):456-460.
[3]林文静,胡晓华.肠道菌群与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24,41(03):189-19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健康小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