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褚韶华联想到,从青楼歌女逆袭成为上海滩商业教母的传奇女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17:02 1

摘要:央视八台热播电视剧《灼灼韶华》,褚韶华被迫出嫁的小媳妇,经历一系列的生活磨砺,丈夫女儿相继意外去世,陈家产业被小叔子败得精光,在遭遇人生至暗之时,怀揣7块银元,闯荡上海,终成长为独当一面商界女强人。

央视八台热播电视剧《灼灼韶华》,褚韶华被迫出嫁的小媳妇,经历一系列的生活磨砺,丈夫女儿相继意外去世,陈家产业被小叔子败得精光,在遭遇人生至暗之时,怀揣7块银元,闯荡上海,终成长为独当一面商界女强人。

不由想起上海滩商界传奇董竹君。

13岁被卖青楼,15岁成督军夫人,19岁丈夫成家暴男,29岁净身出户带着四个女儿回到上海开始创业之路,最终成为一代商业教母。

一个比任何虚构角色都更加传奇的真实人物。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位世纪老人的传奇人生。

1900年正月初五,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泾浜边上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佣人。

她本来有弟弟妹妹的,一个病死,另一个活活饿死。

父母见董竹君长相不错,聪明伶俐,即便生活如此穷苦,还是设法将六岁的女儿送进私塾念书。

然而在董竹君9岁那年,父亲患上伤寒症,本就贫苦的家庭,只能到处借钱给父亲治病。

此后,父亲再也无力拉黄包车谋生了。

董竹君第一张照片,14岁

为了偿还因病欠下的高利贷,把13岁董竹君抵押给了青楼,从此开始卖唱生涯。

因人长得标致,戏也唱得好,董竹君一炮而红,就成了青楼“名媛”。

所幸的是,董竹君在青楼也遇到了这位每天为其梳头打扮的孟阿姨。

她知书识礼、态度温雅,经常给她讲《三国》、《水浒》、《西游记》、《木兰从军》等经典故事。

在孟阿姨口中,她知道了各种等级的青楼和里面姑娘的境遇,她也才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夏之时。

他曾追随孙中山二次革命。

彼时的夏之时,年仅24岁已是四川副都督,年轻有为,风度翩翩。

俩人日久生情,相互倾心。

他提出要为她赎身,助她脱离苦海。

董竹君拒绝了夏之时为她赎身的请求。

她说她不是商品,不能花钱买,她要的是尊重和平等。

这个15岁的少女有着超乎常人的清醒。

果然,董竹君设计逃脱,来到夏之时身边。与夏之时在上海举行婚礼。

这一年,夏之时27岁,董竹君15岁。

青楼姑娘逆袭成为身份显赫都督夫人。

婚后不久,董竹君随丈夫赴日留学。

在那里,他们有过一段非常美好的生活。

董竹君勤奋好学,短短时间就能够用日语沟通,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读完了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的全部课程,并于1917年顺利毕业。

后来,夏之时回国参加护国战争。

一年后,董竹君也回到四川,开始了旧式大家族的家庭生活。

董竹君一方面痴迷学习,另一方面则孝顺公婆,将家中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并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和喜爱。

但好景不长,1919年,因时局动荡,夏之时被解除了兵权,赋闲在家。

此后他一蹶不振,沉迷于麻将和鸦片,性情大变成了家暴男,甚至曾在盛怒之下,将手枪对准了董竹君。

最让人心寒的是,他从骨子里透露出的重男轻女思想。

当他们的女儿生病时,夏之时竟然拒绝请医生,理由是:女孩子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好治的?

董竹君终于醒悟,这场婚姻已经无可挽回。1929年,她毅然带着四个女儿净身出户,离开了这个让她窒息的家。

来到上海后,董竹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四个女儿,可想而知的艰难。

董竹君什么活都干,办纱厂、开袜厂、跑运输......却屡屡失败。

这段时间,最常去的是典当行。

1930年,董竹君向朋友借钱创办了群益纱管厂,眼看着事业日益红火起来,不料工厂却被日本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

为抗日宣传,她被关押四个月;出狱后不敢回家,带着女儿躲到杭州。

最困顿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借债度日,行走在奔溃边缘的董竹君内心是多么的无助与绝望,但她不能倒下,她是四个女儿的希望。

董竹君再次从低谷中爬了起来,是因为一位名叫李嵩高的商人在她穷途末路之际资助了她两千块大洋,帮助她筹办了锦江川菜馆(锦江饭店的前身)。

在这里,董竹君的商业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她取成都锦江典故命名饭店,以竹叶为店徽,精心设计融合东西方美学的就餐环境。

甚至在收款处张贴箴言:“君若满意,请告诉朋友;君若不满,请告诉我们。”

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开业即爆满。

杜月笙、黄金荣等上海大佬都成了常客。

据说,杜月笙有一次因为排队时间太长而发火,第二天董竹君赶紧道歉并扩充店面,反而让杜月笙成了她的投资人。

董竹君又趁热打铁创办锦江茶室,率先招聘女服务员,轰动上海滩。

让人彻底信服的,还有对四个女儿的教育,个个成为栋梁之材。

大女儿夏国琼赴美深造,后冒险归国,在上海音乐学院任钢琴教授。

二女儿夏国琇和姐姐结伴出国留学,但她未能成功逃回,后来在美国安家落户。

三女儿董国瑛去美国学习了电影技术,全国刚解放时她最先冒险回国,创办解放军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前生)。

四女夏国璋毕业于哥伦比亚图书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冒险回国后,先是担任英文法律翻译、为中央领导做口译工作,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一手烂牌打出王炸,她的人生比影视剧精彩百倍!

解放后,董竹君将自己含辛茹苦十几年赚来的十五万美元全部捐给了国家,连自己的花园住宅也捐了,独留下友人郭沫若写的一纸墨宝。

1997年,董竹君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97岁。

来源:一池翠萍柳生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