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搞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化大革命”,原来它根本不是革命,当人们猛醒时,迅速给它加上了引号,让这个有否定作用和意义的引号永久跟着它走,让炎黄子孙永久铭记。“文化大革命”的实质,就是对中华文化进行了疯狂的“革命”,是对中华文化的“大摧残”、“大浩劫”!严重影响了
我们搞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化大革命”,原来它根本不是革命,当人们猛醒时,迅速给它加上了引号,让这个有否定作用和意义的引号永久跟着它走,让炎黄子孙永久铭记。“文化大革命”的实质,就是对中华文化进行了疯狂的“革命”,是对中华文化的“大摧残”、“大浩劫”!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
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在学术界兴师动众,口诛笔伐。
1966年2月,江青炮制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公然制造了“文艺黑线论”和“黑线专政论”,妄称建国后文艺黑线专了文艺工作的政。从此,全面敲响了批判中华文化的锣鼓,以“破四旧、立四新”为先导,一场践踏、败坏中华文化的浩劫在中华大地兴起,直到这场动乱终结。
这场“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文化革命,是阶级斗争为纲对文化的破坏,是“左”倾错误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自我践踏,无限制的摧残。无数优秀的中华文化典籍被一火焚烧,千古遗传的文化瑰宝,被公开的打砸。数不尽的从事文化工作的专家、作家、艺术家、学者、文艺工作者,还有那从事传播文化的教育家、教授、所有的教师,无一人幸免的都被划入“臭老九”的行列,受到人身限制和人格的侮辱。十年间,大中专院校停止招生,少培养了几百万科技人才,国家出现了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知识分子队伍出现了长期的空白,处于断代状态。而文盲人数猛然增加。到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为2点3亿多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什么“文化”革命,而是对中华文化的大摧残、大浩劫,严重的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史料依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准确无误!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