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看完杨幂的《生万物》还觉得没过瘾,年代剧一看就很上头,但是正在热播的《灼灼韶华》也不错,观众又被热依扎给迷住了。
不少人看完杨幂的《生万物》还觉得没过瘾,年代剧一看就很上头,但是正在热播的《灼灼韶华》也不错,观众又被热依扎给迷住了。
要说这剧里最戳人的一幕,还得是热依扎那段“女儿去世”的戏。就这么一段表演,直接在网上火了,看完她这段哭戏,据她说当时可是连着哭7个小时,她也太拼了。
看完这段,再看那些假哭的,简直没法看。
《灼灼韶华》在刚开播的前几集,还是遭到观众不少的吐槽,说是都30多的人了,还去演少女,真是有些违和。演员热依扎和柴碧云都没有逃过这些质疑声。
但是随着剧集的播出,剧情也是越来越精彩。
尤其是她在剧中失去女儿的那段表演,网友说堪称教科书级别的。
很多观众都觉得,热依扎那场戏不像是在演。当她看到女儿没了的那一刻,整个人是懵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好像魂被抽走了。
她没有立刻嚎啕大哭,那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悲痛,往往就是这样,让人的身体先于大脑做出反应,痛到麻木,连哭都忘了。
她的手伸过去,想要摸一摸孩子的脸,可那指尖却抖得不成样子。嘴巴微微张着,想发出声音,喉咙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片死寂。
她的这种无声的崩溃,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哭喊都更有力量。
直到她反应过来,一把将孩子紧紧搂进怀里,整个人才彻底垮掉。
她肩膀剧烈地颤抖,哭声也是从嗓子眼里硬挤出来的,断断续续,带着一种被扼住喉咙的窒息感。
你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不是在“挤眼泪”,这是一个人疼到骨子里,连大声哭出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眼神里全是“怎么会这样”的茫然和绝望,一句话没说,却把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痛,原原本本地扒开给所有人看。
其实,观众对热依扎的演技一直很放心。这种放心,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她一部一部戏积累下来的口碑。
在拍那场“女儿去世”的戏时,据她自己在采访里说,为了保持情绪的连贯,她整整哭了七个小时。
她说,片场换机位、调灯光都需要时间,如果这个镜头哭完了就停下来,等下个镜头再哭,那个劲儿就不对了。
情绪一旦断了,脸上的状态立马就会变,那种肿胀和疲惫不是靠化妆能化出来的。为了让每一帧画面里的悲伤都是真实的,她就让自己一直沉浸在那种情绪里,一刻也不能停。
热依扎这种对表演的较真,贯穿了她的演艺生涯。热依扎从《甄嬛传》里那个桀骜不驯的叶澜依,到《山海情》里扎根土地的李水花,两个角色的反差极大。
一个是冷傲的宫中妃嫔,爱得轰轰烈烈;一个是朴实的农村妇女,在苦难里熬着。
热依扎着实令人惊叹,她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观众既为叶澜依爱而不得的深情心生怜惜,又为李水花坎坷的命运揪紧了心。
也正是因为李水花这个角色,她拿到了飞天奖视后,当她上台领奖时,台下的孙俪激动得直掉眼泪,那是好演员之间才懂的认可。
演员的哭戏,向来是检验其表演功力的试金石。有的演员一到哭戏,就好像启动了什么固定程序。
有的要么是五官皱成一团,表情狰狞,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去跟谁拼命呢。要么就是撇着嘴、皱着眉头,眼泪没见着,小动作倒是一套一套的。
更尴尬的是那种眼神空洞的,好像只是因为饿了才哭,完全无法让观众共情。比如角色全家都被杀了,她还一脸呆滞地站在原地,好像在状况之外。
比如赵露思在年代剧《胡同》里,赵露思饰演身世清苦的小乞丐,但其哭戏仍是偶像剧式的。
她脖子一仰,大脸盘子支着,眉头皱在一起,眼泪像牙膏一样挤一下落一滴,而且原声台词较差,情绪激动时含含糊糊,听起来像一团浆糊,让观众看了很出戏。
还有吴谨言在《你是我的答案》中,吴谨言的哭戏用力过度,脸红脖子粗,五官乱飞,脖子都跟着使劲儿。
而且她的台词是夹着的,嗲兮兮的音色让人浑身难受,没有演出角色应有的悲伤情绪。
像这种表演哭戏、这种表演,更像是在完成一个任务,而不是在传递一种情绪。
相比之下,热依扎的表演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在于她表演的真实。
无论是《山海情》里对着心上人远去的背影,那种委屈又坚强的含泪一笑,还是《灼灼韶华》里为自己争取未来时,脸上那种既无助又充满希望的复杂神情,都立住了人物。
她的哭,不是为了哭而哭,而是角色走到那一步时,最自然的情感流露。这种真实感,才是对那些只会假哭的演员最好的“降维打击”。
真正的好演员,从不靠五官乱飞来表达情绪,她们是用灵魂在演戏。
就像有人说的:“表演的终极,不是模仿,而是成为。”热依扎让我们看到,当一个演员真正成为角色时,她的每一滴眼泪,都拥有穿透屏幕的力量。
你喜欢她的演技吗?
信息来源:
c
来源:酒馆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