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人随增龄脏器功能减退,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和冠心病发病率高,易在感染或劳累后出现隐性心衰。为提高对老年人隐性心衰的认识,现将33例老年人隐性心衰分析总结如下:
老年人随增龄脏器功能减退,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和冠心病发病率高,易在感染或劳累后出现隐性心衰。为提高对老年人隐性心衰的认识,现将33例老年人隐性心衰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为我科近年收治的33例老年人隐性心衰患者,其中老年冠心病2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11例。均为多次住院病人:男30例,女2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9岁,平均68岁;均因近期咳嗽、憋气、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就诊入院,其中诊断感冒10例,气管炎18例,心绞痛4例。住院后均经对症治疗如消炎、利痰、硝酸盐及其他扩血管剂等治疗,症状改善,但仍有下述一些提示左心功能不全表现:①4例咳嗽白天消失,心脏照片正常,夜间睡眠卧床仍有咳嗽,服止咳剂和镇静剂无改善,第3天加小量地戈辛0.125mg后,咳嗽完全消失;另有3例入睡中仍有咳醒,听诊肺底湿罗音较白天多,加小量利尿剂,2例症状消失,1例经第3天加小量洋地黄而愈。②6例病人肺底长期少许湿罗音,自觉症状少,生活起居能自理,近期出现夜间平卧后有胸闷,听诊罗音较前增加,间断服利尿剂及硝酸盐、吸氧等效果尚好,其中2例加小量洋地黄2~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③8例来院自述倦怠、乏力,经详问病史,夜间睡眠憋气感,坐起症状消失,查心功射血分数(EF)
2讨论
心衰是心脏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且多逐年进行性加重,是老年死亡和猝死常见原因,所以早期的诊断、防治是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课题。老年人多有吸烟史,加之北方寒冷,易患慢支、肺气肿、肺心病,且增龄使肺泡弹性减退,均有不同程度老年肺气肿改变。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加之空气污染,尤其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冠心病在此组年龄亦多见,全身脏器功能减退,很容易在感染、劳累等诱因下,出现右心功能失代偿,其轻度或早期(统称隐性)表现症状如平卧后咳嗽、憋气或睡眠中咳醒,憋气坐起或垫高枕头消失;乏力、心慌心悸,稍活动后心率增快,无心外原因可解释,应考虑心功不全;胸片肺血管纹理增强,尤以上叶比下叶更明显,提示肺瘀血,超声心动图左室轻度扩大,或不扩大但EF<50%,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此组病例70%客观检查并不都具备。所以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必要的物理检查和仪器检查,早晚巡诊,真正做到住院医生24h负责制,达到诊断正确、处理及时。
关于心衰的治疗,使用转换酶抑制剂,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形成,降低体内醛固酮含量,改善血液动力学,预防心室扩张和抑制心室肥厚,是老年早期心衰,高血压和(或)冠心病推荐试用药物,本组病例疗效满意,β1受体阻滞剂(氨酰心胺和美多心胺)不同于心得安,对肺支气管影响小,非哮喘病人伴心率快者,在洋地黄配合下,可安全试用,对冠心病人,尤其有心梗史者。其预防再次心梗和猝死有临床意义。本组有7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其原发病治疗虽重要,纠正诱发心衰之因素应更积极,肺部罗音明显或(和)下肢水肿,利尿剂应首先给予,此外注意休息、吸氧、低盐饮食等。
洋地黄仍是治疗心衰重要药物,但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其中毒极易发生。本组病例均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效果不理想,方短期、小量加地戈辛0.125mg,1次/天,2~3天,症状控制即停药,无一例发生中毒。
参考文献
1Tohnston CI. The Cardiac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heart failure. Am Heart J,1993;126:756
2杜传扎,周光荣.心脏猝死的防治.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3):129
3刘德铭,卢尔滨.并存心脏病的诊断.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8;7(3):133
4陈锐华.卡托普利治疗31例老年人严重心力衰竭的疗效.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8;8(4):227
来源:心脏健康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