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8日这天,美联储刚宣布降息,币圈和相关股票就一起涨疯了,比特币直接冲破11.7万美元,最后站稳在11.75万美元以上,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到了26个百分点。
2025年9月18日这天,美联储刚宣布降息,币圈和相关股票就一起涨疯了,比特币直接冲破11.7万美元,最后站稳在11.75万美元以上,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到了26个百分点。
不光是币,数字资产相关的股票也很能打,新上市的Bullish交易所股价一下子涨了超20%,Coinbase也跳涨了7个多点,连比特币矿企CleanSpark都飙了近18%。
说实话,能看到“币股一起涨”的场面,在最近的市场里还真不算常见。
光看涨还不够,得弄明白为啥这一天能涨得这么猛。
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SEC在前一天,也就是9月17日,出了个挺重要的新规。之前申请数字资产ETF,SEC都是一个一个审查,等下来得240天,有时候甚至更久。
现在不一样了,新规给数字资产ETF设了通用的上市标准,审批时间最多就75天。本来想觉得这只是流程变快了,后来发现业内人都把这当成“分水岭”,BitwiseAssetManagement的总裁说,这直接推翻了2013年以来的老规矩,可见影响多大。
新规落地后,市场动作也快得很。9月18日当天,Rex-Osprey的狗狗币ETF就开始交易了,之后还打算推XRPETF,甚至连特朗普个人的meme币ETF都在申请。
现在等着审批的加密货币ETF有90到100份,分析师都说这些大概率能过。
之前只有比特币、以太坊能上ETF,现在Solana、XRP这些也有机会了,机构手里的钱肯定更愿意往币圈流,毕竟审批快了,机会也多了,谁不想早点布局呢?
而且这跟特朗普政府想推进数字资产主流化的方向也合得上,这么看,美国对币圈的监管确实松了不少。
除了监管和降息,还有个事儿也让市场挺兴奋,就是木头姐搞的那笔投资。她联手阿联酋,给一家叫Brera控股的纳斯达克公司投了3亿美元,让这家公司转型成专门囤Solana代币的财库公司,还改名叫Solmate。
消息一出来,Solmate的股价一度涨了592%,就算收盘也还有225%的涨幅,这涨势确实吓人。
本来想觉得财库模式就是简单囤币,后来发现人家还搭了豪华团队,加密行业的法律大牛MarcoSantori当CEO,搞“拉弗曲线”的经济学家ArthurLaffer也进了董事会。
而且Solmate还跟Solana基金会合作,基金会给它折扣价卖代币,还占两个董事会席位,作为回报,Solmate要跟基金会在阿联酋合作项目分收入。
这操作其实是学MicroStrategy,那家公司靠囤比特币当财库,股价涨得比比特币本身还多。现在全球已经有超100家公司这么干了,看来这模式确实被市场认了。
光有模式和资金还不够,企业的业绩也得跟上,Bullish最近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这家刚在纽交所上市的交易所,首份财报就赚了1.083亿美元,要知道去年同期它还亏1.164亿美元呢,这反差够大的。
更关键的是,它还拿到了纽约州的BitLicense牌照,CEO说这是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最后一个关键项目”。
接下来三季度,Bullish预计调整后收入能到6900万到7600万美元,收益也有1200万到1700万美元,看得出来底气挺足。
而且Bullish不光想做交易所,还打算把旗下的CoinDesk打造成“加密领域的MSCI”。现在跟CoinDesk指数挂钩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有410亿美元了,还跟Grayscale合作,把基于CoinDesk5指数的信托改成了ETF,这步子迈得不小。
在加密行业里,又能盈利又能拿合规牌照,还能布局指数业务的公司不算多,Bullish这波确实给市场添了不少信心。
这么看来,这次币圈“币股齐升”不是单靠一个因素,而是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宽松预期、SEC新规释放的监管红利、木头姐这类大佬押注的财库模式,再加上Bullish这样的企业盈利改善,四个因素凑到一起才促成的。
短期看,10月可能会有Solana、XRP的ETF获批,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一波资金进场;长期来说,监管越来越规范,财库模式也越来越普及,数字资产说不定能从之前的“小众投机品”慢慢变成“主流配置资产”,整个行业的估值逻辑可能都要变了。
当然,也不能光看好处,毕竟币圈本身波动就大,就算现在涨得好,后续也得盯着政策和企业业绩的变化。
但至少从降息首日的表现来看,这几个利好因素确实起了作用,至于后续能走多远,还得看这些支撑能不能持续下去。
来源:萌萌思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