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际上,博物馆里的文物们早就开起了“戏精”培训班——东汉的说唱俑正在敲鼓说唱,“愤怒的小鸟”面对观众毫不怯场,内蒙古的小鸟开始引吭高歌……
你以为古人只会正襟危坐?你以为古人都是不苟言笑?你印象中的文物都是严肃庄重的?
实际上,博物馆里的文物们早就开起了“戏精”培训班——东汉的说唱俑正在敲鼓说唱,“愤怒的小鸟”面对观众毫不怯场,内蒙古的小鸟开始引吭高歌……
跨越千年,哪些文物能以丰富的表情、有趣的动作,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戏精”之王!
击鼓说唱俑
最著名的“戏精”文物大概就是击鼓说唱俑了。这位东汉艺人仅高56厘米,他击鼓大笑、手舞足蹈,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将一位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也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
图 |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鸮卣(xiāo yǒu)
鸮是猫头鹰,卣是一种酒器,而“鸮卣”合起来理解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
这件呆萌的鸮卣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精美之作,它仅有19.7厘米高,却将两只背靠背站立的猫头鹰塑造得栩栩如生,以盖为首,以器为身,既圆润敦实、雄浑大气,同时又不失可爱萌趣。
因其造型酷似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被网友们评为“最萌文物”。
图 | 商代鸮卣 |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鸟形双系彩陶罐
鸟形双系彩陶罐是新石器时期的文物,高36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11厘米。最特别的是它那大张的“鸟喙”,加上那浑圆的肚皮,仿佛一只胖乎乎毛茸茸的雏鸟正在大叫:妈!!
这件鸟形双系彩陶罐表面绘红彩、黑彩线条,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4000多年前辽河居民的质朴民风,是当时西辽河地区生活器具实用性与造型性的有机融合。
图 | 鸟形双系彩陶罐 | 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东汉铜奔马
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国宝级文物。这是一件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物,定格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造型矫健而飒爽……
那它又哪里“戏精”了呢?那是因为观众往往看到的是铜奔马的侧面……然而,铜奔马的正面,居然是长这样的!
萌到博物馆都为它推出了可爱呆萌的玩偶……
图 | 铜奔马 |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图 | 铜奔马玩偶
比如这件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北魏镇墓兽,它就是一只表情较为丰富的嘟嘴镇墓兽。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形象的冥器,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大多面目狰狞、形象怪诞,但这只北魏彩绘镇墓兽却挺可爱,嘟着小嘴,活泼搞怪!
图 | 北魏镇墓兽 |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以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历史的一扇别样的窗口。它们不仅是古人对生活的幽默表达,更是不同时代审美情趣与社会风貌的鲜活见证。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
责编:彭锋、韩丹
撰稿:李天琪
编辑:刘梦迪、李天琪
来源:艺术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