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溥儒到启功——画事君vs朵云轩重磅专场今晚开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22:12 1

摘要:今晚七点半的直播将会非常的精彩,我们征集到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小精品渐渐亮点,而且性价比非常高。有在嘉德大拍30万购入的溥儒楷书对联,还有带荣宝斋权威出版的启功,亦有曾经成交价达200万的李其芳册页,其中重要的一开林风眠和宗其香都在其中。而我们的起拍价则非常的亲民

今晚七点半的直播将会非常的精彩,我们征集到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小精品渐渐亮点,而且性价比非常高。有在嘉德大拍30万购入的溥儒楷书对联,还有带荣宝斋权威出版的启功,亦有曾经成交价达200万的李其芳册页,其中重要的一开林风眠和宗其香都在其中。而我们的起拍价则非常的亲民,3万,5万,您都可以来试试。

这是一个周期的底部,万物皆周期,相信书画的春天也会不远。

1、黄养辉 葡萄

【尺寸】69×34.5cm 2.1平尺

【年代】1982

【材质】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葡萄。壬戌冬写于金陵画院,望秋同志正之,黄养辉。

【钤印】养辉书画、黄养辉、书画金石之印、一九八二年作

【品相】品相良好。

【须知】上款人陈望秋。陈望秋,1933年出生于浙江鄞县。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历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图片、画册编辑,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苏画刊》副主编、年编室主任、副编审。代表作有《钻研》、《名厨肖像》、《根》、《唐诗组画》。

【作者简介】黄养辉(1911-2001),江苏无锡人。1930年师从徐悲鸿,任其秘书。1942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兼秘书、国立北平艺专教授、苏州美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爲江苏省国画院画师、教授等职。著名画家。

2、范扬 行书七言联

【尺寸】232.5×53.5㎝ ×2

【材质】水墨纸本镜心

【款识】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庚寅范扬画

【钤印】 范扬印

【品相】品相良好

【作者简介】杨善深(1913—2004),字柳斋,广东台山人,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大师,被誉为“岭南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擅长中国画,兼长山水、花鸟、人物,作品构思新颖,笔墨凝练,兼具雄放与秀雅,代表作有《秋山旅行》《十二生肖》《人物册页》等,出版有多种《杨善深画集》。

其艺术生涯丰富,1935年留学日本京都堂本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回国后在香港举办首次个展,后赴新加坡、南洋等地办展。1941年与高剑父等人在澳门成立“协社”,1945年参与创办“今社画会”,1970年在香港成立“春风画会”传授画艺。曾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视艺终身成就奖”、香港特区政府银紫荆星章等荣誉,晚年将巨作《万古常青》(或《千年松树》)赠予人民大会堂。2004年5月15日于香港逝世,享年91岁。

【备注】【出版】《中国美术家—范扬书法专题》中国艺苑出版社2010年,冉言主编,p16

3、萧俊贤 山居图

【尺寸】80.5×44cm 3.2平尺

【年代】1928

【材质】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法龚半千,天和逸人萧俊贤,戊辰二月。

【钤印】稚泉所作

【品相】天杆开裂,裱边、画心局部有轻微黄斑、折痕。

【作者简介】萧俊贤(1865-1949),原名稚泉,名俊贤,字厔泉,以字行,号铁夫,别署天和逸人,室名净念楼,湖南衡阳人。广师宋元名家而自具面目,以山水画著称于时。曾任教于国立艺专,并曾任北京艺专代校长。晚年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

4、杨善深 行书“春风细雨”

【尺寸】37.5×68

【材质】水墨纸本镜心

【款识】春风细雨到山窗‌,却写桃花似艳妆‌,自笑老来闲不得,也须拈弄过时光。铭恩同志正之‌

【钤印】杨善深 印

【品相】裱工有轻微破损。

【作者简介】杨善深(1913年—2004年),字柳斋,广东台山人,香港画家,被誉为“岭南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与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并称。他擅长中国画,兼长山水、花鸟、人物,作品构思新颖,笔墨凝练,风格雄放秀雅。早年留学日本,后与高剑父等创办“协社”“今社”等画会,1970年在港成立“春风画会”传授画艺。曾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视艺终身成就奖”、香港特区政府银紫荆星章等荣誉,晚年将作品《千年松树》赠予人民大会堂。2004年于香港逝世。

5、汤禄名 仕女扇面

【尺寸】19×56cm

【质地形式】设色纸本镜框

【款识】勺园五兄大人法家政之,壬子四月下浣弟汤禄名

【钤印】禄名印,汤印

【品相】品相良好

【作者简介】汤禄名(1804~1874年),字乐民,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寓居金陵(今南京),清代画家,出身绘画世家,其父为与戴熙并称“汤戴”的画家汤贻汾。他工人物、仕女、花卉、禽鱼,尤擅花果禽鱼,风格秀润雅逸,格调颇高,是常州画派后期传人中成就较高者,作品布局严谨,用色鲜活,兼具工笔与写意之长,有模仿恽寿平的痕迹,亦演化没骨之法,代表作有《蔬果图》团扇画等。曾官两淮盐通判,与淮阴有渊源。

6、吴子深 兰香图

【尺寸】69×32

【材质】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戊子冬,子深

【钤印】吴子深 印

【品相】画心有轻微折痕

【备注】有懋隆证书

【作者简介】吴子深(1893~1972),原名华源,字子琛,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他是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重要人物,与吴待秋、吴湖帆、冯超然并称“江南四吴”“三吴一冯”。吴子深出身吴中望族,家藏宋元古画丰富,曾赴日本考察美术,1927年斥巨资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董、教授。他擅长山水、兰竹,山水师法董源、董其昌,笔墨清秀;竹石师法文同,合乎法度;书法宗米芾。此外,他还精于医道,17岁随舅父名医曹沧洲习医,兼通诗、书、画、医、卜。建国后移居香港,后卒于印度尼西亚,作品多流散海外,代表作有《梅竹又清图》,著有《客窗残影》。

7、王雪涛 翟海帆 秋鸣、楷书《滕王阁序》成扇

【尺寸】17.5×49cm 0.8平尺

【年代】1938

【质地形式】设色/水墨纸本成扇

【款识】1.慰苍先生雅属即正,戊寅九秋写于天风阁,雪涛。钤印:雪涛、傲雪居士、迥不道人

2.戊寅十月,以应慰苍四兄先生教正,芃庐翟海帆书。钤印:海帆

【品相】扇面局部有轻微虫蛀。

【来源】内容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此作品即将出版于《春风浓艳·王雪涛画集》,荣宝斋。

【作者简介】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室名瓦壶斋、藕华楼、萝月堂等,河北成安人。工小写意花鸟,尤工草虫。曾任中国美协理事、北京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

8、溥儒 楷书七言联

【尺寸】107×28cm×2 2.7平尺×2

【年代】1948

【材质】水墨纸本镜框

【款识】潇洒风摇寒箨叶,葳蕤露绽冻梅梢。锦轩先生雅属,戊子九月溥儒学楷。

【钤印】溥儒之印、心畬

【品相】品相良好。

【来源】中国嘉德2016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简介】溥儒(1896~1963),字心畬,号西山逸士,斋号寒玉堂,出生于北京。清宗室,恭亲王嫡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其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出版:《月明满地相思——纪念溥心畬逝世六十周年寒玉堂师生作品集》页122-123。

9、溥儒 行书七言联

【尺寸】130.5×31cm×2 3.6平尺×2

【材质】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身居宏景三层阁,尚有文枢转玉绳。溥儒。

【钤印】溥儒之印、心畬

鉴藏印:梅轩鉴赏、书法九重天

【出版】【出版1】《梅轩珍藏中国名家书画选》上海远东出版社,廉亮主编,2006年,p207 【出版2】《荣宝雅集—近现代书画名家集珍》荣宝斋出版社,荣宝斋书画二部主编,2021年,p68

【品相】裱边局部有轻微油渍、残损。

【作者简介】溥儒(1896~1963),字心畬,号西山逸士,斋号寒玉堂,出生于北京。清宗室,恭亲王嫡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其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10、溥儒 秋山寻幽

【尺寸】59×27.5cm

【材质】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癸已中秋前五月

【钤印】溥儒之印、心畬

【品相】品相良好

【作者简介】溥儒(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等,满族,北京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现代国画大师。他自幼饱学,精通经史、书画,曾留学德国,获柏林大学天文学与生物学博士学位。艺术上兼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及书法,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风格淡雅高逸,极具书卷气;书法以草书见长,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为诗、书、画三绝的大家。传世作品有《溪舟弄笛图》《秋山楼阁图》等,著有《寒玉堂论画》《诗文集》等。1949年迁居台湾,以作画课徒为生,1963年于台北病故。

11、启功 书法

【尺寸】40×60.5㎝

【材质】水墨纸本镜框

【题 熬】敬赠史马先生即希削正,启功

【款识】狮城萍水共被襟,夕话添灯不厌深,笔见性情风雨快,燃犀一字比兼金。

【钤印】丁卯、启功私印、元白

【品相】画心有折痕

【出版】出版《启功书画收藏集萃》P190

创作年代1987年 狮城萍水共披襟,夕话添灯不厌深。笔见性情风雨快,燃犀一字比兼金。敬赠史马先生即希削正

【作者简介】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号苑北居士,北京满人,清雍正帝第九代孙。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学者,在多个领域成就卓著。

其书法融合传统与创新,风格独特,被广泛认可;诗词创作兼具文学性与通俗性,于生活小事中见诙谐与豁达;在学术上,对古典文献、语言文字学(如《汉语现象论丛》《诗文声律论稿》)、书画鉴定等有深入研究。他长期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训,其“坚净”(取“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的处世哲学,是其一生品行的写照。

12、启功 墨竹

【尺寸】69.5×46.5㎝

【材质】水墨纸本镜框

【款识】双清,觀铭同志雅正,一九八零年秋 启功

【钤印】 启功印

【品相】画心有水渍

【出版】即将出版《景行维贤·启功作品集IV》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简介】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号苑北居士,北京满人,清雍正帝第九代孙。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学者,在多个领域成就卓著。

其书法融合传统与创新,风格独特,被广泛认可;诗词创作兼具文学性与通俗性,于生活小事中见诙谐与豁达;在学术上,对古典文献、语言文字学(如《汉语现象论丛》《诗文声律论稿》)、书画鉴定等有深入研究。他长期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训,其“坚净”(取“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的处世哲学,是其一生品行的写照。

13、林风眠、梁寒操、宗其香等 书画册

【尺寸】28×39.5cm×9 1平尺×9

【年代】1946、1947

【材质】水墨/设色纸本册页

【款识】题签:李其芳医师书画纪念册。壬辰(1952)仲春,静秋题。钤印:静秋

1. 其芳先生正画,弟林风眠。卅五年□。钤印:林风眠印

2. 虚邪赋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节书内经,其芳先生属,周钟岳。钤印:周钟岳印

3.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善政曰仁。丁亥除夕,录应其芳先生雅属,杨浚明。钤印:杨浚明

4. 其芳先生雅教,卅五年春月,其香客蜀。钤印:宗氏

5. 愿为大医王,普救众生病。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四月,摘录郑所南诗句,为其芳学兄雅教,绕炎。钤印:绕炎之印、百康

6.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其芳吾兄雅政,李烈钧。钤印:李烈钧印

7. 良相医国,良医医人。医国者强,医人者昌。其芳仁兄雅教。三十四年乙酉秋日,许世英。钤印:许世英印

8. 其芳先生清赏拜教,晓南,渝州。钤印:陈

9. 其芳先生雅正,丙戌春月,巽复。钤印:陆

10. 无所于人斯富,无求于人斯贵,无埙于人斯寿。其芳先生雅正,洪兰友。钤印:洪兰友印

11. 良医如良相。中华民国卅五年四月,其芳先生纪念,许崇灏于渝。钤印:许崇灏

12. 弥天浓雾成沉郁,沿路枯杨有蛰哀。苍翁黄亦徇人意,早放春晖山界来。点山道中口占,其芳我兄正之,梁寒操。钤印:寒操

13. 功同良相。其芳先生,赵恒惕。钤印:赵恒惕印

【品相】品相良好。

【须知】上款人李其芳。李其芳(1893-1953),别号惠伯,广东惠阳人。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德国柏林大学毕业。1924年受蒋介石之邀任大元帅大本营医官、黄埔军校军医部副主任、主任。1926年随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医务处少将副处长,第一重伤医院院长。1928年起任南京中央军校军医部少将部长,军政部军医署副监。退役后,在马来西亚生活。

【作者简介】

1. 林风眠(1900-1991),初名凤鸣,又名绍勤,广东梅县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入迪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受业师杨西斯启迪,遂有沟通中西艺术之志向。1925年回国,历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院长,国立杭州艺专校长。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协副主席。

2.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一字惺甫,云南剑川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次年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历任云南教育司长、云南省省长、善后会议委员。抗战时期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国民政府委员兼考试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云南文史馆馆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3. 杨浚明[现代],广东人。国社党魁之一徐傅霖的秘书。曾为国家社会报记者,民主社会党党员,著有《国共问题》。

4. 宗其香[现代],江苏南京人。193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3年毕业后,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后任北平艺专讲师,1949年后到中央美院任教。擅山水、花鸟,兼作人物、走兽。曾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教授。

5. 饶炎[现代],四川人。辛亥革命后,曾任四川省司法部长,曾任国立中山大学法科教授。

6. 李烈钧(1882-1946),原名烈训,又名协龢,字侠如,号侠黄,江西武宁人,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先后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第二次护法运动,担任江西都督、讨袁总司令、国民政府委员等职。

7. 许世英(1873-1964),字静仁,又字俊人,号云楼、双溪,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前清拔贡。1925年任内阁总理。1936年任驻日大使。1944年任赈灾委员长,长驻香港。之后曾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1950年去台湾。

8. 陈晓南[现代],别名晓岚,曾用名桂荣,江苏溧阳人。擅铜版画。1927年至1929年在无锡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至1934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学画。1946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1961年调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版画系教授。

9. 陆巽复[近现代],毕业于国立中大艺术系。徐悲鸿女弟子。陆志鸿之女。工画。

10. 洪兰友(1900-1958),江苏江都人。上海震旦大学毕业,历任国民政府中央组织部主任秘书、社会部副部长、内政部部长、社会部政务次长等职。

11. 许崇灏(1882-1959),字晴江,号公武,广东番禹人,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的重要军事幕僚。与兄许崇智并称“辛亥双雄”。江南陆师学堂毕业。辛亥革命时参加光复镇江、南京,南北议和后为南京留守府处长。之后历任粤汉铁路总理兼护路军司令、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长等职。建国后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参事室参事。

12. 梁寒操(1899-1975),字均默,原名翰藻,别署伏龙,广东高要人。广东高等师范毕业。北伐时任汉口政府交通部秘书。1927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院委员兼秘书长,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长。1944年入缅抗日。后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去台后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著有《西行乱唱》等。

13. 赵恒惕(1880-1971),字夷午,号炎午,湖南衡山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早年入湖北方言学堂,后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科学习。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历任湘军师长、湘军总司令、湖南省省长、总统府国策顾问、资政等。"

14、简经纶 篆书七言联

【尺寸】134×33㎝×2

【材质】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憖寿先生寄存 仿秦篆 戊午初写

【钤印】经纶之印,琴斋长寿

【品相】画心有折痕,裱工有水渍

【作者简介】简经纶(1888~1950),字琴石,号琴斋,别署千石,室名千石楼等,祖籍广东番禺(今属广州),生于越南,是中国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他早年从简朝亮、康有为问学,曾任国民政府参事,在书法、篆刻、辞章方面无所不擅,尤擅以甲骨文字入书画篆刻,开一时风气之先,作品传统功力深厚,富有金石趣味,饶宗颐评其“以契文入印,间运铁笔,逋峭多味,异军突起”。

15、石虎 人物群像

【尺寸】69.5×68.5

【质地形式】设色纸本镜心

【钤印】石虎印

【品相】品相良好

【作者简介】石虎(1942-2023)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艺术生涯跨越半个多世纪,以特立独行的风格和对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探索著称。他早年因1978年出版的《非洲写生》画集产生广泛影响,后在重彩、水墨、油画、书法、诗歌等领域均有涉猎,强调中国文化渊源,同时借鉴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其创作以直觉、野肆与辽阔为特点,引发艺术界持续关注与争议。晚年隐居岭南乡村,潜心创作,2025年上海海派艺术馆举办的“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集中呈现了他晚年的艺术成就,包括《十八罗汉》《共华图》等代表作。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其人生与创作对当代艺术及笔墨的理解具有深远影响。

16、王一亭 菊石图

【尺寸】110.5×51.5cm 5.1平尺

【年代】1921

【材质】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为看黄花对雨言,白衣送酒不须烦。经霜傲骨谁同抱,只有陶潜日涉园。辛酉夏仲,白龙山人王震写。

【钤印】王震大利、一亭、鲜鲜霜中菊

【品相】画心局部有轻微霉斑。

【备注】上海文物公司旧藏。

【作者简介】王一亭(1867-1938),名震,号白龙山人、海云楼主,浙江湖州人,寄居上海。为近代上海佛教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先后任中国佛教协会执行委员兼常务委员、佛学书局董事长、世界佛教居士林副林长、林长等职。与任伯年、吴昌硕友善。工书画,缔造了“海上画派”人物画的新潮流,所作花果、鸟兽、佛像,雄健浑厚,为海上重要名家之一。

17、张大千题 荷花国立博物馆复制品

【尺寸】82.5×45

【材质】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勾仙池水近三堂,凉月初生独倚廊。身无兰梅同馥郁,肯教小字二分香。七十年辛酉之十月岏堂,八十三岁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品相】裱工有水渍

【作者简介】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等,四川省内江市人,祖籍广东番禺,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他在绘画领域成就斐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尤其精于临摹古画,早年仿石涛作品甚至能以假乱真。其创作融合传统与创新,晚年开创泼墨泼彩技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

代表作品有《荷花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秋曦图》等,曾在亚、欧、美多地举办画展,蜚声国际。30年代曾两度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他一生经历丰富,情感生活亦具传奇色彩,与李秋君的柏拉图式恋情因“秋迟”印章等线索被后人知晓。

18、刘炳森 隶书“室静兰幽”

【尺寸】93×43

【材质】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刘炳森写

【钤印】炳森书画,海村农。

【品相】裱工有裂痕,水渍,画心有折痕。

【作者简介】刘炳森(1937年8月-2005年2月15日),字树庵,号海村,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国画家。他以隶、楷书著称于世,传统功力深厚,书风凝厚稳健又俊逸潇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刘体隶书”,在国内外影响广泛。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编写出版有《刘炳森楷书千字文》《刘炳森隶书千字文》等20余种书法专业书籍,发行总量近300万册,还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其作品多次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展览,1990年荣获日本“富士美术奖”。2005年2月15日因肺癌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来源:民国画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