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悄来临?消化异常需注意,这4点提醒莫忽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11:11 1

摘要:参考文献:《中华消化病杂志》2024年第3期,《早期胃癌筛查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华消化病杂志》2024年第3期,《早期胃癌筛查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我们的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每天默默承担着储存和消化食物的重任,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胃部发出的微妙信号,这些看似普通的消化不适可能隐藏着严重健康隐患,特别是当它们持续出现时,更需要我们格外警惕。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根据最新的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43.2万,死亡人数高达29.1万。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78%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5.2%。反观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这种生存率的巨大差异凸显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您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饭后莫名的胃部不适,反复的消化问题,但因为忙碌或认为"小事一桩"而选择忽视?这种看似普通的决定可能会让您错过胃癌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消化不良是胃癌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不适、胀气、嗳气或恶心。一项涉及1,253名胃癌患者的研究显示,约**67.8%**的患者在确诊前3-6个月内曾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

专业解释:这是因为早期胃癌细胞生长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干扰了胃部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使消化功能紊乱。尤其当这种不适与饮食无明显关系,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时,更应警惕。

生活中,很多人将这种不适归咎于"吃得太油腻"或"吃得太快",殊不知,当这种情况反复发生且常规胃药无效时,可能已经是胃部发出的重要警报。

当一个人在没有刻意控制饮食的情况下,3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体重的5%-10%,同时伴随食欲明显下降,应该高度警惕。研究显示,约43.2%的早期胃癌患者会出现这一症状。

专业解释:这是因为胃癌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会干扰下丘脑的食欲调节中枢,同时癌细胞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导致分解代谢增强。更重要的是,早期胃癌可能会影响胃部的蠕动和排空功能,使患者在进食较少量食物后就产生饱腹感。

您是否注意到自己最近衣服变得宽松,却想不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种"莫名其妙"的体重下降可能正是身体在向您发出警告。

上腹部疼痛是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信号。约58.6%的早期胃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特别是进食后加重的疼痛更需警惕。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隐痛,有时会向背部放射。

专业解释:胃癌组织会侵犯胃壁神经末梢,同时肿瘤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前列腺素E2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会刺激疼痛感受器。当食物刺激胃壁时,疼痛感会加重。一项涉及876名胃癌患者的研究显示,进食后疼痛加重是早期胃癌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占比高达41.7%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胃痛是"吃坏东西"或"胃酸过多"引起的,但如果这种疼痛规律性地出现,尤其是在固定时间或进食后,且常规抑酸治疗效果不佳,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微量出血是胃癌最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根据统计,约63.4%的早期胃癌患者会出现便潜血阳性,但仅有21.3%的患者会注意到这一情况。

专业解释:这是由于肿瘤表面溃疡或血管侵犯引起的微量出血,通常量很少,肉眼难以察觉,需要通过便潜血试验才能检测到。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会表现为黑便或呕血,但这通常意味着疾病已进展至中晚期。

生活中一个常见但被忽视的现象是,很多早期胃癌患者会出现原因不明的疲劳和乏力,这与长期微量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密切相关。血液检查显示,约47.8%的早期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

您是否经常感到莫名疲惫,即使充分休息后仍精力不济?这可能不仅仅是"工作压力大"或"睡眠不足"那么简单。

有些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胃部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风险增加2.36-11.1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9.6%,是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的人,其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如果有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胃癌,风险则增加至10倍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类患者的胃黏膜已发生病理改变,是公认的胃癌前病变,其向胃癌进展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5倍长期高盐、腌制、熏烤食品摄入者:这类食物中含有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摄入会使胃癌风险增加38%-76%

对于这些高风险人群,专家建议从40岁开始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面对胃癌威胁,我们并非完全无力,科学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定期筛查是关键: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敏感性高达97.8%。对于普通人群,建议50岁后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高风险人群则应从40岁开始,每1-2年检查一次。

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盐、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量。研究表明,每天摄入400克以上新鲜蔬果可使胃癌风险降低27.4%。均衡饮食,将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避免进食过热、过烫的食物。

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一项涉及1,630名受试者的研究证实,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将胃 癌发生率降低34%-47%。如检测出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研究显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使胃癌风险降低21%

科学进餐习惯: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天5-6餐,每餐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快,充分咀嚼食物(每口至少咀嚼20-30次),可减轻胃部负担,降低胃黏膜损伤风险。胃部不适自我观察记录:当出现胃部不适时,建立症状日记,记录不适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与进食的关系以及缓解因素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非常有价值。家庭便潜血自测:对于胃癌高风险人群,可在家中定期进行便潜血自测(药店有售),如连续两次呈阳性,应及时就医。这种简单测试可使早期胃部问题检出率提高32.6%

消化系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屏障,它的异常信号往往暗示着潜在的健康威胁。正如古人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预防总比治疗容易。面对消化系统发出的警报,不要等到疼痛难忍时才想起就医,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才是对健康负责的明智之举。

您的胃或许正在无声地向您传递信息,请认真倾听,积极行动,让健康始终与您相伴。毕竟,没有什么比健康的身体更值得我们珍视和守护。

来源:狄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