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耳熟能详的“国货之光”,其实已经不是中国的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00:51 3

摘要:在国内的啤酒市场上,乌苏啤酒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 “夺命大乌苏” 的名号,收获了大批拥趸。可你知道吗,这个起源于新疆的知名品牌,早在 2015 年就被丹麦嘉士伯公司全资收购,成为了嘉士伯旗下的子公司。嘉士伯对乌苏啤酒注入技术与品牌营销活力,让它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

这些咱们国人耳熟能详的国货之光品牌,其实已经被外资主导,越往后可能你越想不到……

1、乌苏啤酒

乌苏啤酒

在国内的啤酒市场上,乌苏啤酒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 “夺命大乌苏” 的名号,收获了大批拥趸。可你知道吗,这个起源于新疆的知名品牌,早在 2015 年就被丹麦嘉士伯公司全资收购,成为了嘉士伯旗下的子公司。嘉士伯对乌苏啤酒注入技术与品牌营销活力,让它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却也改变了其原本的归属。

2、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00 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曾经的哈啤,是国产啤酒的领头羊,在国内啤酒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04 年,美国安海斯 - 布希国际公司(AB 公司)以 55.8 亿港元(约 7.1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哈尔滨啤酒 99.66% 的股权,至此,哈啤成为外资旗下品牌。如今,哈啤虽仍活跃在市场,但已不再是纯粹的国货。

3、苏泊尔家电

苏泊尔

在炊具领域,苏泊尔是消费者信赖的品牌。1994 年在台州创立的苏泊尔,2006 年与法国赛博集团(SEB)达成战略合作。通过 “协议股权转让”“定向增发” 和 “部分要约” 等方式,法国赛博集团在 2007 年完成对苏泊尔 52.74% 股权的收购,取得实控权,后续又增持至 82.95%。曾经的民族品牌苏泊尔,如今已由外资主导。

4、 南孚电池

南孚电池

南孚电池作为国内电池行业的佼佼者,有着辉煌的过往。它最早可追溯到 1954 年,到本世纪初已占据国内小电池市场约一半以上的份额。1999 年引入外资后,股权几经变动,2003 年被美国吉列公司收购,2006 年宝洁收购吉列后,南孚成为宝洁旗下品牌。在被外资控股期间,南孚发展受限,好在 2014 年鼎晖投资从宝洁手中收购南孚 78.775% 的股份,南孚才得以回归。但那段被外资掌控的历史,依然让人感慨。

5、 徐福记 / 银鹭

徐福记(左)| 银鹭(右)

食品领域同样不乏这样的案例。徐福记,这个在休闲食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品牌,2011 年被雀巢以 17 亿美元收购 60% 股权,成为雀巢旗下品牌。银鹭,其花生牛奶、八宝粥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011 年被瑞士食品巨头雀巢收购 60% 股权,后逐步被雀巢完全掌控。

6、 水井坊

水井坊

白酒行业的水井坊,历史悠久。2006 年,帝亚吉欧通过一系列运作,逐步取得水井坊母公司四川全兴集团的控制权,进而掌控水井坊。曾经代表中国白酒文化的水井坊,如今已被外资纳入版图。

7、 双汇集团

双汇

肉类加工行业的双汇,是国内肉类品牌的龙头。2006 年,高盛集团、鼎晖投资等外资机构取得双汇集团 100% 股权,间接控制双汇发展。虽然后续股权结构有所变动,但外资的印记依然存在。

8、大窑汽水

大窑

大窑汽水,在北方市场广受欢迎,以其独特口感赢得消费者喜爱。近期消息,大窑汽水被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收购85%股权案,已过公示期。该股权案的公示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6月29日。目前交易正在进行中,交割将分多次进行。交易完成后,大窑汽水将变为外资间接控股品牌。

除此之外,还有日化领域的中华牙膏、大宝、小护士等,均早已被外资收购。然而话说回来,如果算上中国企业纷纷通过注册在海外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进行操作的普遍情况下,可能算上真正国货的品牌真的少之又少了……。

防杠声明:被外资收购不代表是坏事,很多国产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获得了全新的管理模式、技术赋能以及高速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应因品牌所属的国别而进行区别对待,作为普通消费者,均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产品,并且,无论是国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只要在中国经营,均是给中国 GDP 以及丰富更美好的居民生活做出了贡献。

你还知道哪些知名的国货品牌背后是外国资本?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