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曼联赢了,这事儿要是放在赛前说,估计连曼联球迷自己都得犹豫一下:“拜仁这种级别的队伍,真有戏?”
曼联赢了,这事儿要是放在赛前说,估计连曼联球迷自己都得犹豫一下:“拜仁这种级别的队伍,真有戏?”
结果呢,戏不光有,还特别足,3-2逆转拜仁,整个过程堪比一场悬疑大片。
说实话,这比赛要不是曼联踢的,我都快以为是电影《反转人生》的续集了。
先来重点回放一下最后十分钟吧,因为这才是整场比赛的精华所在。
第88分钟,霍伊伦德从拜仁后卫的眼皮底下窜出来,接到布鲁诺的传球,直接一脚把球塞进网里。
拜仁球迷愣了,直播间弹幕炸了,就连解说都忍不住感慨:“这是真敢踢啊!”
曼联球迷的心情呢?
从“完了完了,又得挨骂”直接跳到了“就这?拜仁也不过如此嘛!”
结果赛后数据一公布,霍伊伦德比赛跑动距离全场第一,拜仁后卫整个成了背景板,这小伙子真不含糊。
但你以为这场比赛就靠霍伊伦德一脚绝杀?
别闹,曼联这回可是靠集体发力才把自己从泥沼里拽出来的。
比赛刚开场那会儿,曼联的防线看着跟筛子似的,穆夏拉和凯恩前后脚就给拜仁拿了俩。
那时候的曼联什么感觉?
一个字:慌。
滕哈赫在场边来回转悠,表情写满了“这帮人是不是没睡醒?”
然后就到了下半场。
滕哈赫一咬牙,把拉什福德换下去,加纳乔顶上。
你要说加纳乔这人有什么特点,那就是他踢起来跟不要命似的。
第62分钟,他在边路一脚劲射,直接把拜仁门将诺伊尔的手套都快打飞了,比分2-1,这才算把曼联的气儿提回来点儿。
再然后呢?
布鲁诺站出来了。
这哥们儿的远射一向是曼联的隐藏技能,第74分钟,他直接在禁区外来了一脚,皮球带着弧线钻进死角,拜仁门将扑都懒得扑。
2-2!
那会儿,整个安联球场安静得能听见球迷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过,拜仁也不是吃素的。
这场比赛他们明明有机会早早锁定胜局,但偏偏一到曼联的禁区前,脚法就开始“离谱”。
凯恩那脚推射,角度刁是刁,但力度轻得像在喂鸽子,直接被奥纳纳收走。
讲真,这要是换了巅峰时期的莱万,拜仁可能早就四五个球了。
所以这场比赛的关键点在哪儿?
滕哈赫的换人调整绝对是最大的转折点。
加纳乔的速度和拼劲儿,直接把拜仁的防线搅得一锅粥,而布鲁诺和霍伊伦德的配合更是让人看到了曼联未来的希望。
反观拜仁,图赫尔的战术安排就显得有点儿僵化了。
比赛后期明明可以加强中场防守,偏偏让球员们前压,结果被曼联抓住了反击机会。
这场球踢成这样,拜仁的后防线估计得被球迷喷到年底。
这比赛一完,社交媒体就炸了。
曼联球迷一边狂欢,一边顺手给滕哈赫整了个“战术大师”的绰号;而拜仁那边,图赫尔的表情包直接登顶热搜榜。
有球迷直接吐槽:“图赫尔这防线,怕不是在玩‘你来吧,我不防’的游戏。”
还有人调侃:“拜仁的后卫今晚估计睡不着觉,梦里都是霍伊伦德的影子。”
但话说回来,曼联这场胜利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三分到手”这么简单。
对于滕哈赫来说,这场胜利无疑是自证能力的一次机会。
而对于曼联的年轻球员们来说,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成人礼。
他们证明了,曼联即便没有黄金一代的光环,也依然能踢出让人热血沸腾的比赛。
至于拜仁嘛,他们的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这场失利就像一记警钟,敲得图赫尔赶紧回去研究战术板。
毕竟,接下来的比赛可没时间让他慢慢调整了。
总之,这场比赛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足球场上,永远别低估一个在绝境中挣扎的对手,尤其是当这个对手叫——曼联。
来源:球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