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肩负着全国50余名党员的使命,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这13位代表的人生轨迹,深刻映射着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道路上的血泪与考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肩负着全国50余名党员的使命,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这13位代表的人生轨迹,深刻映射着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道路上的血泪与考验。
那么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手持原始股的那十三个人,最终的真实命运是怎么样的呢?说出来可能不信,最后就只有两人坚持到了新中国成立。有为革命牺牲的,有理念不同退党的,但居然还有去当大汉奸的。从他们的命运就可以看出,我们这个党到底有多艰难。自一九二一年建党,到一九二七年建立武装和反动派抗争,最后一九四九年夺取全国政权,这一路走来有多么不容易了。
一、脱党叛变者:4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公博(1892-1946)广东代表,出身官宦家庭,早年参与五四运动,曾主编《广东群报》。1921年中共一大期间,因法租界巡捕搜查会场,陈公博受惊后携新婚妻子李励庄逃往杭州,未参与后续嘉兴南湖会议。1922年公开声明脱离共产党。1938年投靠汪精卫伪政府,历任伪立法院长、伪上海市长等职,参与签订《日汪密约》。1946年以汉奸罪被国民政府处决于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前写下《八年来之回忆》试图辩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佛海(1897-1948)旅日代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生,参与组建东京共产主义小组。1924年因与戴季陶接触,接受国民党每月200银元津贴,宣布脱离共产党。抗战期间任汪伪政府行政院副院长、伪上海市长,主导“清乡运动”残杀抗日军民。1946年以汉奸罪被判死刑,后改无期徒刑,1948年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留下日记60万字成为研究汪伪政权的重要史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国焘(1897-1979)北京代表,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长征期间任红军总政委。1935年另立“中央”分裂红军;1938年借祭黄帝陵之机投靠国民党,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49年逃往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冻死于多伦多养老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仁静(1902-1987)最年轻代表(19岁),北京大学学生,曾参与翻译《共产党宣言》。1929年赴土耳其会见托洛茨基,组建“中国左派反对派”,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后声明脱离共产党。1950年向中共递交悔过书,任国务院参事,1987年因车祸去世,终其一生未恢复党籍。
二、脱党未叛变者:3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达(1890-1966)上海代表,参与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创办人民出版社。1923年因反对国共合作政策与陈独秀激烈争执,愤而脱党。长期在高校讲授马克思主义,著《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誉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1949年经毛泽东特批重新入党,任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文革中受迫害致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汉俊(1890-1927)上海代表,精通日、德、法、英四国语言,负责起草大会文件。1922年因反对共产国际过度干预中共事务,主动脱党但仍秘密资助革命。1927年12月17日被桂系军阀胡宗铎以“共党首要分子”罪名杀害于武汉,刑前高呼“我非共党,但信仰永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惠僧(1894-1979)陈独秀指派的广州代表,参与创办《劳动周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脱离组织,任国民政府内政部户政司长等职。1949年拒绝赴台,1950年经董必武斡旋回国,任国务院参事,撰写《包惠僧回忆录》存留珍贵史料。
三、为革命牺牲者:4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尽美(1898-1925)济南代表,创办《励新》半月刊,领导山海关铁路工人罢工。1925年因肺结核病逝于青岛,临终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奋斗到底!”1961年董必武题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邓恩铭(1901-1931)济南代表,唯一少数民族(水族)代表,领导青岛日商纱厂罢工。1928年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与21名同志在济南纬八路刑场就义,留下绝笔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叔衡(1876-1935)长沙代表,年最长者(45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突围时跳崖殉国,践行“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誓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潭秋(1896-1943)武汉代表,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曾任中共驻新疆代表。1942年被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与毛泽民等被秘密处决。由于消息隔绝,1945年中共七大仍选举他为中央委员。
四、见证革命胜利者:2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毛泽东(1893-1976)长沙代表,领导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领导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必武(1886-1975)武汉代表,参与制定《土地法大纲》,筹建华北人民政府。新中国法制奠基人,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国家代主席,1975年临终遗言:“党中央要维护团结,中国的事情要办好。”
这13位代表的人生轨迹,构成早期中共发展的微观图谱:
牺牲者占比30%:4人平均牺牲年龄34岁,最小27岁(王尽美),最大59岁(何叔衡);脱党者占比53%:7人中既有变节者,也有理念分歧者;坚持到底者仅15%:毛泽东、董必武历经28年考验终成开国元勋。他们的命运印证了毛泽东所言:“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同错误斗争中形成的。”这段历史既是信仰的试金石,也是理解中国革命复杂性的关键注脚。
来源:如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