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俄打起来互扔核弹,会有什么后果?美智库2次推演结果一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5 19:50 1

摘要:随着乌克兰冲突的发展,美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少人开始担心两个核大国真打起来会怎么样。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曾做了两次模拟推演,研究美俄之间要是爆发核战争会发生什么。结果让人心里一沉:不管谁先动手,双方都会被炸得稀巴烂,全球气候和生态也会跟着遭殃,变成一场人类的

随着乌克兰冲突的发展,美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少人开始担心两个核大国真打起来会怎么样。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曾做了两次模拟推演,研究美俄之间要是爆发核战争会发生什么。结果让人心里一沉:不管谁先动手,双方都会被炸得稀巴烂,全球气候和生态也会跟着遭殃,变成一场人类的大灾难。

要说美俄核战,先得看看两家的家底。美国和俄罗斯是全世界核武器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2025年的数据,俄罗斯有大约5580枚核弹头,美国有5044枚。这些核弹头分成两类:战略核武器,射程远,能打到对方本土;战术核武器,威力小点,主要用于战场。

两国的核力量靠的是“三位一体”体系:陆基洲际导弹(ICBM)、潜射弹道导弹(SLBM)和战略轰炸机。美国的“民兵III”导弹部署在蒙大拿等地的发射井里,俄亥俄级核潜艇藏在海底,带着“三叉戟II”导弹,B-2和B-52轰炸机也能扔核弹或者发射巡航导弹。

俄罗斯这边也不差,有“亚尔斯”和“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北风之神”级潜艇装着“布拉瓦”导弹,还有图-160和图-95轰炸机。这些家伙组成了一个核威慑网,谁想动手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核对峙这事得从冷战说起。上世纪80年代,全球核弹头总数一度超过6万枚,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的报告里提到过这点。冷战结束后,美俄签了好几轮军控协议,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START)和《新START条约》,把部署的战略核弹头限制在1550枚以内。

可这几年,局势又紧绷起来。2002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2019年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2023年干脆暂停《新START条约》,搞得大家都怀疑是不是要重回军备竞赛的老路。

冷战那会儿,核战差点真打起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把核导弹运到古巴,美国直接海上封锁,双方在加勒比海对峙,最后苏联撤了导弹才算完。1983年北约搞了个“能干弓箭手”演习,苏联以为是要动手,差点按下反击按钮。这些事说明,核战有时候不是故意打的,误判或者设备出错都可能点火。

核威慑的核心是“相互确保摧毁”(MAD)。意思是,美俄都有二次打击能力,哪怕被偷袭,也能用潜艇或者移动发射器把对方炸个底朝天。可现在导弹防御系统和高精度常规武器越来越强,有人担心这个平衡要被打破,冲突的风险反倒高了。乌克兰的事加上军控协议接连崩盘,核危机的阴影又冒出来了。

兰德公司是美国有名的智库,专门研究军事和战略问题。他们模拟了美俄核战,设计了两种情况:美国先动手,或者俄罗斯先动手。两次推演的结果都一样,不管谁先开火,双方都得完蛋。

假设美国先下手,用B-2隐形轰炸机和“民兵III”导弹瞄准俄罗斯的导弹发射井和指挥中心。西伯利亚的军事基地瞬间被炸成废墟,爆炸的火光能照亮半个天空。可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北风之神”核潜艇藏在大西洋深处,马上浮上来发射“布拉瓦”导弹。20分钟后,美国东海岸的城市就被炸得满目疮痍,黑烟直冲云霄。

反过来,俄罗斯先动手,用“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打美国。这导弹能从西伯利亚的地下发射井起飞,飞到半路分裂成多个弹头,直奔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美国有“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试着拦截,可弹头太多,根本拦不过来。

爆炸后,城市上空全是蘑菇云,冲击波把大楼碾碎,路面都被高温熔化。美国立刻反击,俄亥俄级潜艇从太平洋发射“三叉戟”导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也变成一片焦土。

兰德的结论很清楚:核战没赢家。一枚800千吨当量的核弹,能把5英里内的建筑全毁了,8英里外的人都会被烧伤。国际反核组织(ICAN)的数据里提到过这个威力。要是几百枚核弹一块炸,瞬间就能死几千万人。

普林斯顿大学有个模拟,说核战几小时内能死3400万人,伤5700万人。更糟的是,爆炸起的火会把大量烟尘送上天,挡住阳光,全球气温会掉好几度,进入所谓的“核冬天”。

核战打完几个小时,地球就不是原来的地球了。城市变成废墟,黑烟从断壁残垣里冒出来,河水被辐射染成怪色。幸存的人只能躲进地下掩体,空气里全是烧焦的味道。核冬天来了,天空被厚厚的灰云盖住,阳光进不来,地里的庄稼长不了。

人类文明基本崩了。通信网络断掉,政府没了,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废墟里的人为了抢最后一口吃的打得头破血流。科学家估计,战后几年内,90%的人都会死,活下来的人也得从头开始,像原始人一样生活。

这场灾难不只是美俄的事,整个地球都得跟着倒霉。核战的代价太大了,谁都扛不住。兰德的推演就是在提醒大家,美俄要是真打起来,不光两国完蛋,全球生态和人类社会都得跟着完。

核冬天这概念最早是1983年TTAPS小组提出来的。他们研究发现,大规模核战会把城市烧成灰,火烧出的烟尘会飘到平流层,挡住阳光,地球温度会掉好几度。这理论后来被不少科学家验证过。

最近的研究更新了模型,结果还是吓人。2022年《自然》杂志有篇文章,说100场火风暴(每场跟广岛原子弹差不多)能让全球气温降1度左右,持续好几年。烟尘上天后,庄稼长不好,粮食产量直接崩盘。罗伯克教授有个模型,算出来这种气候变化会让全球饿肚子的人翻好几倍。

早些时候,1952年美国空军也研究过核爆炸对气候的影响,当时觉得变化不大。可1983年TTAPS的报告把这事算得更细,成了核冬天理论的起点。后来科学家们越研究越觉得,这事不是开玩笑,真打起来地球就得遭殃。

核战的影响不局限于美俄。全球经济会崩盘,贸易停摆,粮食短缺会闹得到处都是暴乱。别的国家也会因为气候变冷和饥荒乱成一团,社会秩序保不住。普林斯顿的模拟说,核战后90%的人几年内都活不下来。

更麻烦的是,核战可能拉更多国家下水。北约盟国或者其他有核武的国家,可能会因为盟友关系或者自保卷进来,变成全球核大战。科技、文化、知识这些东西都会跟城市一块儿炸没。地球要从这种生态灾难里缓过来,得几百年,人类还能不能爬起来都是个问题。

美俄要是互扔核弹,后果就是两国一起完蛋,全球生态和人类社会也得跟着玩完。这事告诉我们,核武器是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要躲开这场灾难,国际社会得赶紧行动起来,推动核裁军,把核武数量压下去。像《新START条约》和《禁止核武器条约》这种框架,是个起点,虽然大国家还没全签上。

现在地缘政治这么乱,外交比啥时候都重要。和平不是白来的,得靠大家一块儿努力。美俄核战的后果太吓人,谁都不想看到那一天。人类的未来,取决于能不能把核威胁掐掉。

核战的阴影提醒大家,和平多难得。美俄要是真干起来,不光两国没了,全球都得跟着遭殃。只有靠对话和合作,才能离这噩梦远点。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