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小龙:硬科技时代的“小巨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10:51 1

摘要:2025年伊始,杭州再次站上全球科技创新的聚光灯下。宇树科技、深度求索、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这六家平均成立时间不足十年的科技企业,以足式机器人、AI大模型、3A游戏、云设计软件、脑机接口等高壁垒领域为切口,在垂直场景中撕开技术枷锁,成为

2025年伊始,杭州再次站上全球科技创新的聚光灯下。宇树科技、深度求索、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这六家平均成立时间不足十年的科技企业,以足式机器人、AI大模型、3A游戏、云设计软件、脑机接口等高壁垒领域为切口,在垂直场景中撕开技术枷锁,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隐形冠军”。截至2024年末,六家企业总估值突破3000亿元。它们的崛起,不仅折射出中国民营经济的创新韧性,更揭示了硬科技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密码。

一、为什么是杭州?

杭州“六小龙”的集体崛起,可以说是中国民营经济进入“硬核创新”阶段的一种标志。今年2月,《经济学人》在对DeepSeek的报道中将杭州比作“中国硅谷”。

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分析硅谷模式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硅谷文化制度上的特殊性。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安纳利·萨克森宁是最早研究硅谷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中深入探讨了硅谷的崛起,强调了开放与竞争的区域氛围、充裕的人才供给、新兴的技术趋势及金融支持体系,尤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他强调,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中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就是文化土壤和氛围。128公路在波士顿,哈佛、麻省就在边上。128公路和硅谷先后起步,甚至128公路比硅谷起步还早,但最后衰落,而斯坦福边上的硅谷却发展了起来。安纳利·萨克森宁教授得出一个结论,主要是两种文化差异造成了这个结果。硅谷文化是创新文化,不拘小节的,敢于冒险,而波士顿,大纽约地区,属于新英格兰地区,都是贵族精神,讲究等级、秩序,比较保守。

杭州“六小龙”虽各具特色,但都受益于杭州的创新要素和创新系统。这些创新要素和创新系统构成了杭州“雨林式”生态的区域优势,形成了类似于硅谷的创新生态系统。

其一,杭州地处中国制造业的心脏地带——长三角的中心,周边有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桐庐县、金华义乌市等城市,中小企业星罗棋布,形成了“实体+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分工协作非常发达,产业链很完整,配套能力特别强。杭州机器人生产已形成百公里产业圈,伺服电机来自宁波的企业,铝合金骨架由台州模具企业定制,整套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比欧美国家快4倍。 以宇树机器人为例,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编码器和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率超90%,其中80%的零部件可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3公里半径内采购。所以杭州这六个机器人企业,只要有了互联网思维,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并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供应链。

其二,浙江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其理工科教育实力雄厚,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浙江大学之于杭州,犹如斯坦福之于硅谷,在“六小龙”中有一半和浙大关系紧密,DeepSeek、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根据研究公司胡润发布的资产超50亿元人民币的富豪榜,许多浙大校友们跻身中国最富有企业家之列。其中包括电子商务巨头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和OPPO、vivo创始人段永平。

浙大年均输送1.5万名毕业生,其中40%留在杭州,直接填补数字经济人才缺口。杭州的产业需求倒逼浙大调整学科设置,例如2017年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早于全国多数高校。

浙江大学

其三,阿里巴巴、网易、蚂蚁集团等科技巨头的存在,为杭州带来了强大的技术、人才溢出效应。这些大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师、创业者、风险投资者等优秀人才,不仅为杭州输出了技术和管理经验,更通过频繁的人才流动形成“互联网黄埔军校”,例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曾任职阿里达摩院,这种“裂变式创业”成为新企业诞生的催化剂。

传统经济中,龙头企业往往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但阿里却形成了“大树底下长森林”的格局,其核心在于智能经济的超大规模效应。此外,阿里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外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基础设施。比如,DeepSeek能在AI大模型领域实现“暴力低价”杀入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阿里云提供的算力支持,使得AI模型训练时间缩短40%,研发成本降低35%。这一数字经济基础,远远不是仅靠政策补贴能换来的,而是杭州多年积累下来的产业优势。

其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紧密结合。杭州自2014年提出“信息经济一号工程”,逐步从电商转向硬科技,2024年数字经济占比达28.8%。政府通过“8+4”经济政策体系,市级财政资金超500亿元,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杭州市政府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原则,提供精准支持,比如快速响应机制,在宇树科技濒临破产时,政府通过专项补贴和资本对接助其重生;容错制度,推行“企业观察期”,对创新失败项目实行“非惩罚性审计”,降低试错成本;场景开放,例如电力隧道机器人试点项目,为企业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迭代。

杭州的创新生态如同繁茂的热带雨林,既有参天大树(龙头企业),也有灌木丛(中小微企业),更有滋养万物的土壤(政策、资本、文化)。据悉,杭州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连续5年获全国城市第1,连续3年居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城市排名第14位,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居全国第4。

二、六小龙是典型的“小巨人”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竞争这场巨头的盛宴中,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条中至关重要。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巨大影响的65项发明,基本上都来自个人及中小企业。过去 25 年中,美国近四分之一的大型上市科技公司是中小微企业,Meta 和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就是其中之一。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特斯拉(Tesla)等世界著名企业,都是从小到大,超常规发展,迅速成长为独角兽和巨无霸。

美国学者保·伯林翰在《小巨人:不做大也能成功的经营新境界》一书中,通过对美国本土“小巨人”企业的研究发现,这些中小企业虽然不像微软、苹果那样尽人皆知,但却成功地克服了无休止增长带来的压力,拒绝扩张,广泛纳言,养精蓄锐,妥善决策企业的发展程度和速度。

“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有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上,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

杭州六小龙是典型的“小巨人”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寻求技术突破、重视研发、坚持长期主义、具备全球视野。“杭州六小龙”这6家企业成立时间不长,最长的13年,最短的仅1年半,平均7年,均为中小微企业,却能凭借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在全球科技竞技场上开辟出独特的生态位。

从XDog到H1人形机器人,王兴兴和宇树科技十年死磕底层技术迭代,证明硬科技需要马拉松式的持续投入而非短跑冲刺。今年2月,群核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成为杭州“六小龙”中第一家启动上市的企业。

在DeepSeek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有一段简洁但有力的介绍语:“投身于探索AGI的本质,不做中庸的事,带着好奇心,用最长期的眼光去回答最大的问题。”在AI领域,梁文峰深知算力和数据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他敏锐地察觉到降低推理模型成本、节省算力和数据量的重要性,带领团队专注于这一方向的研究,在底层架构上开创了全新的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和DeepSeekMoESparse结构,并坚持“开源+生态共建”的策略,最终训练出了“AI界的拼多多”。

在算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AI时代,杭州六小龙用“小而美”的专精突破,在AI垂直应用、基础架构、智能硬件等关键战场撕开缺口,为中国硬科技突围提供着极具启示性的战略新范式。

三、中小企业的进阶密码

在我国,优质中小企业的晋升路径就像“金字塔”,塔基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往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往上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塔尖则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2024年,工信部统计显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50万家。

2021年,中制智库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网财经等共同发起《隐形冠军示范工程》,按照“优中选优,做好示范”的工作思路,重点记录和展示制造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的成就与成长历程,揭示其核心竞争力密码,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质升级和培育世界级“隐形冠军”提供参考。

《隐形冠军》节目是国内首档解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大型原创节目,由知名主持人携手观察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者新望博士走进企业深度探访,旨在发现冠军企业基因、讲好冠军企业故事、展示冠军企业魅力。节目采用“访谈+外拍”纪实拍摄的手法,包含整体组织、策划、拍摄、制作等;同时,兼顾公信力与影响力的专业输出,形成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覆盖数亿观众的全国落地的卫星频道)、凤凰网1亿财经用户中制智库新媒体的生态矩阵整合宣传。

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基础支撑。而专精特新也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新时期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广大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中制智库认为,应做到四个专:第一是产品要专用;第二是市场要专业,你要有这个市场的定价权,标准制定权;第三是企业要专注,拒绝多元化,坚持长期主义,技术至上,做到极端制造,利用自己的专利人才来发展;第四是企业家成为专家,很多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带头人都是有工匠精神或者有科学精神的负责人。

在智能革命的深水区,中国隐形冠军正以独特姿态诠释创新韧性。它们不追逐估值泡沫,却在细分领域积累技术势能;不参与概念炒作,却用专利壁垒构筑竞争维度。正如热带雨林中,真正支撑生态的不仅是参天巨木,更是那些深扎地下的根系——这些技术深潜者,正是AI时代最值得期待的生长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