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这个决定并非夏一平作出。他透露,2024年12月10日,极越召开董事会,董事会明确要求公司只能保留40到50人规模。
今日,纪录片《激流》第二季第二集播出,节目记录了极越“闪崩”后对CEO夏一平的采访内容。
夏一平在节目中谈到极越停止运营、资金链危机以及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难等问题。
裁员是董事会决定
断缴五险一金“员工一定会爆”
2024年12月11日,夏一平宣布极越汽车停止运营,计划裁员近5000人,仅保留50人运维团队。
但这个决定并非夏一平作出。他透露,2024年12月10日,极越召开董事会,董事会明确要求公司只能保留40到50人规模。
未通过李彦宏面试是谣言
品牌名称变更伤害很深
夏一平在节目中还辟谣了此前“未通过李彦宏面试”传闻。他表示自己不是被招来的,不需要面试。“是他们问我要不要来做这个公司CEO,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会来。”另外,他还强调如果是普通造车自己也不会来,当时很看好极越。
极越汽车原来叫“集度”,但因造车资质相关规定,导致集度首款车无法上市,不得不变更名称为极越汽车。
夏一平指出,品牌名称变更对公司伤害很深。
当时,原定于2023年7月上市的极越01汽车,延迟4个月后发布。结果销量持续低迷,市场反馈很差。
夏一平表示从集度到极越的改变对品牌伤害非常深,中间没有过度,没有蓄水,没有预热,因此极越01销量不好。
2023年已告知各方极越24年会亏损超70亿元
当时无论是公司团队还是投资人股东,都很没信心。于是夏一平亲自抓营销,销售团队大换血,开始大规模投入短视频营销,每月投流成本在千万元级别。
夏一平还表示“汽车市场竞争到现在,要利润还是要市场规模,如果不愿意牺牲利润,就没有资本站在这个市场上,这个市场的资格是销量,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他还指出,对于造车这样大额投入问题,大家有共识,“他们都知道未来三年大概要亏多少钱。”夏一平称在2023年战略会上,就已经(告诉)他们2024年会亏损70亿到75亿左右。
极越过去三年融资大概80亿,算上2024年亏损,“70亿其实不叫亏损那叫投入,我们很多都是欠的研发费、模具费,四年时间花了不到160亿元”。
2023年4月时账上钱只够活2个月
夏一平还爆出其实在2023年上半年极越就已经存在资金问题。
2023年4月,公司账上钱本来只够活2个月,且夏一平当时身为CEO无法对外公开此事。后来通过各种降本措施,就靠账上的钱活到2024年。
也正是因为资金问题,夏一平和极越首席财务官发生过矛盾。
夏一平透露,当时CFO要求自己去找融资,但其认为这应该是CFO的工作职责,于是就发生争执。
而对于媒体报道称,极越CFO曾称夏一平是在“流血卖车”一事,夏一平表示,“哪个公司现在不是亏钱的?谁也别吹牛,现在卖电车都亏钱”。
夏一平直言,连雷军都说了,小米财报显示,一台车(小米SU7)亏3万,最早时候好像一个月亏6万。不过,夏一平提到后来极越亏损收窄。
曾促成李书福与李彦宏见面
一度认为百度吉利会继续投资
2024年6月底,夏一平见吉利李书福请求对方帮三个忙:一是希望李书福为极越站台以帮助融资,不过李书福表示吉利已经不怎么对外投资了。二是请求吉利方面拉长账期,并且夏一平明确表示极越没钱了。三是希望李书福见一下李彦宏。
2024年7月5日,李彦宏与李书福见面,但是没邀请夏一平。夏一平虽然自己没参加,但他表示从二人见面后传出的信号看感觉当时谈得不错,认为百度、吉利方面会持续投资极越。
互联网公司和汽车公司合作存在种种挑战
对于极越汽车未来,夏一平表示自己不会放弃,还会继续坚持。他回顾极越公司发展过程时表示,互联网公司和汽车公司在合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商业上的挑战、有对事物认知和理解上的挑战,都构成了极越今天的问题。
“我的认知是,从CEO这个角度讲,我只管这个车上市能卖,所以可能就是大家都没有拉齐共识,或者认知都没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导致了这个问题。”
来源:三言科技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