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155万买迈巴赫跑网约车:是任性还是精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10:30 1

摘要:“豪车卖不动,开发新赛道了!”;“首付68w,每个月净利润不足1w,再算上车辆的折旧,算不上什么好买卖”;......

“豪车卖不动,开发新赛道了!”;“首付68w,每个月净利润不足1w,再算上车辆的折旧,算不上什么好买卖”;......

男子花 155 万贷款买迈巴赫跑网约车,称“接单看质量而非单量”,你如何评价他的行为?

1. 当迈巴赫成为网约车,评论区炸了


北京街头,一辆崭新的迈巴赫S480缓缓停靠,车窗摇下,司机微笑问道:"是您叫的车吗?"

乘客愣住,反复核对手机:"师傅...您这车跑滴滴?"

这一幕,正是袁先生的日常。他贷款155万购入豪车跑网约车,月供3万多,却自称"活得自在"——"睡到自然醒,接单看质量,一单最高赚5000。"

网友吵翻了:
✔️ "这才是生活家!把爱好变成工作"
❌ "装X过头!普通司机十年都赚不回本"
"商业鬼才!用豪车筛选高端客户"

翻开袁先生的运营日记,发现另类生存智慧:

▎成本篇

首付50万(6年网约车积蓄+理财)月供3.2万(5年期贷款)保险/保养月均8000元

▎收入篇
✔️ 高端接送机:单程2000-5000元(首都机场至国贸常见)
✔️ 商务包车:日均3000元(金融街高管偏爱)
✔️ 自媒体流量:抖音接广告月均5000+

关键转折点:去年接送某投资人,获赠区块链会议入场券,转型"信息掮客"抽成。

与传统网约车司机相比,袁氏模式有三大破局点:

① 用豪车做信任背书

企业级客户天然排斥卡罗拉迈巴赫内饰=移动的商务会议室

② 精准狙击三大场景

凌晨红眼航班VIP(讨厌拥挤的商务人士)外企高管临时用车(报销额度高的金主)求婚/纪念日仪式感(愿为情怀买单的90后)

③ 把乘客变人脉
车载冰箱常备:

某私募基金年报区块链白皮书高端楼盘宣传册

"上周刚帮乘客对接了2000万融资。"袁先生展示微信,备注都是"张总/李董"。

这场社会实验,撕开了职场人的思维枷锁:

▎给打工人的启示

不要用时间换钱,要用资源赚钱工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信息差才是金矿与其抱怨内卷,不如重建游戏规则

▎给创业者的警示

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体验升级所有行业都值得用"高端化"重做一遍最贵的成本是平庸

正如袁先生手机壳上的话:"当别人笑你疯癫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记者最后问道:"如果重来,还会贷款买豪车吗?"

袁先生转动方向盘,迈巴赫的星空顶亮起:
"比起省吃俭用存钱,我更怕老了后悔——没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过。"

窗外,一辆辆卡罗拉正排队接单。

来源:月影说职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