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游戏·剧场·交往——1980年以来的叙事设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2:21 1

摘要:叙事设计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领域,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的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与奈吉尔·柯特斯(Nigel Coates)率先引导了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实践:他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栖息地,还是一个

游戏·剧场·交往——1980年以来的叙事设计

基本信息

作者:阳代娟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23-8

ISBN:9787229178239

内容介绍

本书系四川美术学院博士科研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叙事设计研究”(21BSQD004)阶段性成果。

叙事设计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领域,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的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与奈吉尔·柯特斯(Nigel Coates)率先引导了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实践:他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栖息地,还是一个讲述故事的空间。其后建筑领域的叙事探索引发了其它设计领域的关注,在产品与视觉传达设计中也纷纷展开了对设计的叙事探索。叙事设计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设计在经历了传统设计的叙事、现代设计的反叙事之后的叙事回归。设计的再叙事可以说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设计的观念发生了巨变,现代设计以功能为核心的理念割裂了设计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被忽视,从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与质疑,最终也导致了设计的意义危机;另一方面,叙事设计的出现也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叙事学理论研究的后经典转向息息相关。后经典叙事学拓宽了叙事的内涵与外延,使叙事不再局限于文学领域,文学以外的其它媒介,如广告、产品、建筑等等都可以成为叙事的媒介。叙事也不仅仅是指讲故事,它可以是对事件的再现,也可以是对经验的再现……,叙事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某种意义。

本书以1980年代以来的叙事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叙事设计的语境与文脉,将设计的历史概括为叙事、反叙事与再叙事。讨论了设计在经历了传统时期的叙事以及现代主义设计对叙事的拒斥以后,设计又开始向叙事回归的历程。第二,揭示了叙事设计的理论背景。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发展为设计的叙事选择奠定了基础,设计运用叙事学的方法,让设计具有了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并呈现出一种交互式的叙事视角,恢复了设计与历史文化的之间的联系;恢复了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以及激活了身体的知觉与体验。第三,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文本游戏、剧场事件、主体交往这三个角度研究了1980年代以来叙事设计呈现出来的特征。最后,论文进一步梳理了当代西方叙事学视野下,基于本土文化背景下中国叙事设计的发展现状。虽然叙事设计在中国出现的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叙事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叙事设计也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中国的设计师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去重新思考设计与传统、设计与自然以及设计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阳代娟,1980年出生于四川德阳。1999年-2003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论、设计理论与批评专业,获学士、硕士学位; 2019年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2006年至今任职于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要从事设计理论与批评,设计策划等相关教学和研究。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专著《多维关照下的浪漫主义》,四川美术出版社,2018年;编著《中外设计简史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1014年;参与编著《重构景观——中国当代生态艺术思潮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18年。论文《文本·事件与交互:数字媒介时代的叙事设计》发表于CSSCI来源集刊《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年;《回归生活之“器”——陈俊平的陶艺作品解读》发表于《美术观察》,2020年;《The Symbolic Trend of Design in Consumer Society》发表于《Wop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8年。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3

绪论 1

第一章 叙事·反叙事·再叙事:设计叙事的语境与文脉 7

第一节 传统设计中的叙事 7

第二节 现代设计中的反叙事 14

第三节 后现代设计中的再叙事 18

小结 23

第二章 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思潮下设计的叙事选择 24

第一节 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24

第二节 为什么要叙事 31

第三节 如何叙事 40

小结 48

第三章 作为“文本游戏”的叙事设计 49

第一节 文本的“游戏性” 50

第二节 作为符号的设计 54

第三节讲故事的设计 64

小结 85

第四章 作为“剧场事件”的叙事设计 87

第一节 事件的“剧场性” 88

第二节 从功能到事件 92

第三节 从结果到“过程” 103

小结 109

第五章 作为主体交往的叙事设计 110

第一节 设计是对经验的再现 111

第二节 设计从“作者走向读者” 120

小结 129

第六章 基于本土文化的中国叙事设计 130

第一节 张永和:建筑是空间中的“文本” 131

第二节 刘家琨:建筑是叙事的“小说” 135

第三节 王澍:建筑的自然叙事与记忆叙事 140

小结 145

结语 147

附录(设计师人名中英对照表) 151

参考文献 155

来源:思想与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