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咱来唠唠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主角是营销界大名鼎鼎的华与华,还有餐饮圈的“明星”西贝,再加上个“搅局者”罗永浩,这三方一碰撞,那故事可精彩了,简直比看一场大戏还过瘾。
文I夙夜玖歌
编辑I夙夜玖歌
今天咱来唠唠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主角是营销界大名鼎鼎的华与华,还有餐饮圈的“明星”西贝,再加上个“搅局者”罗永浩,这三方一碰撞,那故事可精彩了,简直比看一场大戏还过瘾。
先给不太了解的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华与华。这是由华杉、华楠兄弟在2002年创立的营销咨询公司,别看名字里有俩“华”,可和咱们平时说的“华丽”没啥关系。
他们的业务主要是给各种品牌出谋划策,搞营销战略,还真搞出了不少让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像“蜜雪冰城甜蜜蜜”,那旋律一响起,谁不得跟着哼两句?还有“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也成功打进了大家的心坎里,广告效果杠杠的。
华与华靠着一套“超级符号”理论,在营销界闯出了一片天,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大品牌来找他们合作,西贝就是其中之一。
西贝和华与华的缘分从2013年就开始了,这一合作就是十年,堪称营销界的“长情”典范。在这十年里,华与华可没少给西贝出点子。
就说那个“I♥莜”的超级符号,一推出就成了西贝的标志性元素,店里的红白格子桌布也是华与华的手笔,据说这一下子就把西贝的“乡土气息”给改造成了“国际时尚范儿”。
而且华与华还帮西贝设计了“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产品策略,把菜品从100多道精简到44道。这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西贝的营收从不到20亿元一路飙升到超60亿元,门店数也扩张到350家左右,成功从区域性品牌升级为全国性连锁餐饮企业。
华与华也借着西贝这个案例,在餐饮咨询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了餐饮企业们眼中的“香饽饽”。华杉自己都得意地说,因为做了西贝,华与华成了餐饮业最大的咨询公司,餐饮也成了他们最大的客源行业。
为这十年的合作,西贝也没少花钱,华杉透露,这十年累计收取咨询费6000多万元,平均下来一年就有600多万,这价格,可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得起的,也难怪华与华被称为“最贵营销公司”。
本来这两家合作得好好的,可最近因为一场“预制菜风波”,把华与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情是这样的,西贝陷入了预制菜的争议中,消费者对其菜品的新鲜度和制作方式产生了质疑。
这时候,华杉站出来了,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力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还直言要“硬杠网络黑嘴”。可他没想到,这一表态直接引来了罗永浩的“炮火”。
罗永浩在直播中毫不留情地指出,华与华收着西贝6000万的高额咨询费,却教西贝用这种“糊弄人”的话术,这不是坑人嘛!这一下,华与华可就被架在火上烤了,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华杉一开始还挺硬气,坚持自己的立场,可没想到罗永浩的影响力这么大,舆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撑多久,华与华就“服软”了,华杉向罗永浩道歉,这一番操作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前一秒还信誓旦旦地要“硬杠”,下一秒就道歉,这转变也太快了吧,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猝不及防。这也让大家开始质疑华与华的专业能力和立场,胜利鸟咨询总监朱瑞士就表示,华与华的这一“道歉”伤害了自己和潜在客户,会让人联想其为维护自己利益,背弃了客户。
甚至有华与华出来的创业者,因为这风波,在谈的项目都黄了,可见这次事件对华与华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啊,华与华这次陷入争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一直以来的 “超级符号”打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吸引眼球,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有时候也会给人一种“简单粗暴”的感觉。
就拿这次西贝的事儿来说,消费者关心的是菜品到底是不是预制菜,是不是新鲜,可华与华却没在这些关键问题上给出让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而是一味地让西贝“硬杠”,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的诚意,光靠一些营销手段可糊弄不了人。华与华这次算是撞在枪口上了,也给其他营销公司提了个醒,营销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产品本身,更不能忽视消费者的感受。
再看看华与华和西贝这十年的合作,虽然表面上看成绩斐然,但这次的风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西贝给了华与华这么多钱,真的得到了与之匹配的价值吗?
华与华的一些策略,到底是真的为品牌长远发展考虑,还是只是为了制造短期的话题和热度?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或许在未来,品牌和营销公司在合作的时候,不能只看名气和价格,更要注重实际效果和消费者的反馈,毕竟,市场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大戏”虽然暂时落下了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不知道华与华和西贝接下来会如何应对,是继续“相爱相杀”,还是会做出改变,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来源:夙夜玖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