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灭了唐朝,杀了9位皇子,霸占自己儿媳,最终却被儿子所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1:01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说起唐朝末年的风云人物,朱温绝对算得上是个“狠角色”。从贫苦农家子弟到叛军头目,再到唐朝权臣,最后竟然灭唐自立,建立了后梁王朝。

他一生杀人无数,手段残忍至极,连年幼皇子都不放过,甚至霸占自己的儿媳。

可谁能想到,这位靠暴力夺取天下的枭雄,最终却死在了亲生儿子的手中。这真的是恶有恶报的必然结局?

公元852年朱温,出生在安徽砀山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他小时候就没了爹,只能寄人篱下,被人呼来喝去当牛做马。

你能想象一个孩子每天被人嫌弃、被人欺负的感觉吗?这种生活经历在朱温心里埋下了仇恨,让他特别渴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不再被人看不起。

小小年纪的朱温可不是什么老实孩子,他倒是挺机灵的,就是不爱干正经事。

在当地,他可是出了名的地痞流氓,整天和一帮闲汉混在一起,偷鸡摸狗、欺压良善。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他二十多岁。

公元877年,这一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地经过了朱温的家乡。

看到这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朱温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翻身的好机会吗?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黄巢的队伍,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在黄巢军中,朱温表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和过人的勇猛。他特别会打仗,每次冲锋都冲在最前面,慢慢地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公元880年12月5日,黄巢军队一举攻破了唐朝的首都长安城,这可是个大胜仗!因为表现出色,朱温被黄巢提拔为重要将领,负责掌管一支军队。

可是,朱温心里早就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于是在公元882年,他干脆带着手下一起叛变,投降了唐朝将领王重荣。

唐朝皇帝对这个叛变黄巢的将领很是欢迎,不仅原谅了他之前参加起义军的"罪行",还赐给他一个全新的名字——"朱全忠",意思是希望他对唐朝能够"全心全意效忠"。

从此,朱温这个名字正式被历史掩埋,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听起来忠心耿耿的"朱全忠"。

公元883年,朱温被唐朝政府委任为宣武军节度使,驻守在汴州(今河南开封)。这个位置非常重要,相当于半个诸侯王。

朱温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大展拳脚了。他开始在汴州一带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还四处与其他地方的军阀结交,为自己日后的大业做准备。

在汴州的这段时间,朱温结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了他一生的死敌——沙陀族首领李克用。

两人原本还算和睦,但因为一次军事行动中的矛盾,两人彻底翻脸成仇。李克用在战场上箭射朱温,虽然没有射中要害,但这个仇可结大了!从此以后,他们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

公元889年,朱温在军事上又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他成功打败并杀死了割据一方的军阀秦宗权,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唐朝朝廷对他的"功劳"大加赏赐,封他为"东平王",这让朱温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中央政府越来越弱,各地的节度使们愈发强大,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几乎名存实亡。朱温看准时机,开始一步步向中央权力靠拢。

公元901年,唐昭宗被其他军阀劫持,朱温借机率军"勤王救驾",将唐昭宗"解救"出来。

表面上是忠心护主,实际上是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作为"救驾"的回报,唐昭宗被迫封朱温为"梁王",权力更大了一步。

从公元901年到903年,朱温逐渐控制了朝廷的大部分事务,成为了唐朝实际上的掌权者

他安插自己的亲信担任朝中重要官职,排挤、甚至杀害那些反对他的官员。唐昭宗虽然是皇帝,却成了朱温手中的傀儡,只能按照朱温的意思行事。

这段时期的朱温,已经完全暴露出他贪婪、残暴、阴险的本性。

他不顾唐朝朝廷的体面,为所欲为,甚至还霸占了很多朝臣的妻女。很多人私下里恨他入骨,却又不敢公开反抗,只能暗地里称他为"屠夫"。

九曲池惨案

公元904年,朱温已经对唐昭宗这个傀儡皇帝失去了耐心。这年8月,他派出杀手闯入皇宫,将唐昭宗残忍地勒死在自己的寝宫中。

为了掩盖这起谋杀案,朱温对外宣称唐昭宗是生病死亡的,然后立刻扶立唐昭宗的儿子李柷为新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唐哀帝”。

这位唐哀帝即位时才13岁,完全是个没有主见的孩子,更加方便朱温操控。

朱温这时候已经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公然在朝廷中发号施令,任何人敢反对他的意见,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公元905年2月,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惨案——白马驿之祸。

这一天,朱温借口在白马驿设宴招待朝中大臣,结果当大臣们到齐后,他突然下令将宴会厅的门窗全部关闭,放出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当场将三十多名朝臣全部砍死,鲜血染红了整个宴会厅。

这些被杀的大臣,全都是朱温眼中的"障碍",是那些对他心怀不满、可能会阻止他篡位的人。

更加残忍的是,就在同一天,朱温派人前往皇宫中的九曲池,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除了已经被立为皇帝的李柷外)全部杀死。

这些皇子年龄最大的不过十几岁,最小的才几岁,全都是手无寸铁的孩子。朱温的刽子手们毫不留情,将这些孩子一个个沉入九曲池中溺死。

想象一下,九个年幼的孩子,在冰冷的水中挣扎、呼救的场景,那是怎样的惨状啊!

这起惨案震惊了整个长安城,人们私下里都对朱温的残忍感到恐惧。

他为什么要杀死这些无辜的孩子?因为他害怕日后这些皇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威胁,会号召人们起来反抗他。

所以,为了彻底断绝唐朝皇室的血脉,他选择了这种灭绝人性的手段。

通过白马驿之祸和九曲池惨案,朱温清除了朝中所有可能的反对力量,也消灭了唐朝皇室的大部分血脉。此时的他,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从屠夫到暴君

经过一系列的血腥清洗后,朱温终于在公元907年3月,逼迫年仅17岁的唐哀帝李柷下诏"禅让"皇位给他。

这个所谓的"禅让"完全是一场闹剧,因为唐哀帝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他敢说一个"不"字,等待他的必定是死亡。

朱温接受了这个"禅让",正式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定都汴州(今河南开封)。

至此,延续了289年的大唐王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

即位后的朱温虽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帝王梦,却并没有因此就高枕无忧。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靠着背叛和谋杀上位的,这种不光彩的手段会让很多人不服。

特别是那些依然效忠唐朝的势力,他们绝不会轻易承认这个新建立的后梁政权。

朱温对待这些反对势力的手段依然是残酷无情。

公元908年,他派人给被软禁的唐哀帝李柷下毒,彻底结束了这位年仅18岁的唐朝末代皇帝的生命。至此,唐朝的正统血脉在中原地区几乎被他斩尽杀绝。

作为皇帝的朱温,生活极度奢华淫乱。他霸占了大量美女,甚至连自己儿子朱友珪的妻子也不放过。

这种乱伦行为即使在当时也是极其不道德的,引起了许多人的憎恶,包括他的儿子朱友珪。

朱友珪本来就对父亲心存不满。作为朱温众多儿子中的一个,朱友珪的生母是一名军妓,地位低下。虽然他被封为王爵,但一直没能得到父亲的宠爱和信任。

朱温原本计划立自己的养子朱友文为太子,这让朱友珪感到极度不安。加上父亲又玷污了自己的妻子,朱友珪对朱温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朱友珪担心一旦父亲立了朱友文为太子,自己很可能会被杀害。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912年6月,朱友珪趁父亲生病卧床之际,带领亲信闯入宫中,亲手杀死了朱温。这个曾经“杀人如麻”的暴君,最终死在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刀下,何其讽刺!

五代十国的悲剧

朱友珪杀死父亲后,迅速自立为帝,史称"梁邑帝"。然而,他的统治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

公元913年,朱友珪的弟弟朱友贞发动政变,杀死了朱友珪,自己登上皇位,成为后梁的末代皇帝。

这种兄弟相残的局面,其实正是朱温种下的恶果。

他在世时就不顾人伦道德,荒淫无度,对儿子们也是偏爱厚此薄彼,埋下了家族内部仇恨的种子。

朱温死后,这些矛盾全面爆发,导致了后梁王朝内部的血腥争斗。

此时,外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当年与朱温结怨的李克用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后梁最大的敌人。

李克用临终前留给儿子三支箭,嘱咐他务必为自己报仇。李存勖牢记父亲的遗言,率军多次攻打后梁。

公元915年,在三垂岗一战中,李存勖指挥的军队大败梁军。

朱友贞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由得感叹:"生子当如李存勖,可惜我朱家没有这样的儿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朱家内部的悲哀。

朱友贞在位期间,后梁王朝的势力不断萎缩。各地军阀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中国陷入了更加分裂的局面。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朱温创建的后梁王朝仅仅存在了16年就灭亡了!

朱温为了权力可以背叛主公,杀害皇帝,甚至连年幼的皇子和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

可老天爷似乎也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让他死在了亲生儿子手中。权力这东西真是把双刃剑,它能让你爬到顶峰,也能把你推向深渊!

来源:史为今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