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带货:巴基斯坦成为连接中国与海湾三国“军事丝绸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0:41 1

摘要:沙特、巴基斯坦签署联合防御协议,这是一个区域性合作防务框架,并不仅仅停留在沙巴两国范畴内:以色列空袭多哈,整个海湾合作组织国都被震撼了—原来,美式防御安全承诺不靠谱呀!这对于海湾合作国家组织是巨大的反转:必须寻求更加可靠的防务伙伴抵御外来入侵!

沙特、巴基斯坦签署联合防御协议,这是一个区域性合作防务框架,并不仅仅停留在沙巴两国范畴内:以色列空袭多哈,整个海湾合作组织国都被震撼了—原来,美式防御安全承诺不靠谱呀!这对于海湾合作国家组织是巨大的反转:必须寻求更加可靠的防务伙伴抵御外来入侵!

阿联酋与沙特同属“海合会(GCC)”的核心领导国家,并且在也门战争、对抗伊朗影响力等关键地区安全议题上与沙特立场高度一致。阿联酋自身面临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威胁,对加强联合防御有迫切需求。从战略上,加入一个由沙特和巴基斯坦(拥有强大常规军队)主导的防务协议,符合其整体安全利益。

但是,阿联酋近年来推行“战略自主”,减少对传统盟友的依赖,并积极发展与印度、以色列等国的关系。它可能会权衡加入该协议是否会过度束缚其外交灵活性,或使其更深地卷入沙伊对抗。但总体来看,加入的可能性大于不加入,因为这能增强其防御能力,且与主要盟友沙特步调一致。

卡塔尔呢?2017-2021年的“断交危机”阴影仍在:当时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对卡塔尔实施封锁。虽然危机现已化解,但信任远未完全恢复。卡塔尔在外交上更加独立,并与伊朗保持着必要的沟通和关系(共享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田)。

目前,美军正在逐渐撤离卡塔尔基地群,卡塔尔比较恐慌,所以,卡塔尔邀请巴基斯坦电子战部队入驻本国是一种双边、具体领域的合作,而非全面投入一个多边军事联盟。卡塔尔可能会更倾向于与各国发展一对一的双边防务关系,从而保持其灵活性和独立性;

巴基斯坦电子战部队入驻卡塔尔,这是卡塔尔应对特定、高端威胁的务实之举,旨在弥补自身军力短板,同时深化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关系:海湾地区最大的威胁来自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低慢小目标。胡塞武装多次使用此类武器成功袭击沙特和阿联酋的关键设施。电子战(EW)系统是有效干扰、欺骗、压制这些来袭武器的防线。而卡塔尔自身军队规模小,缺乏这方面的深度能力和经验,巴基斯坦军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在边境反恐和与印度的对抗中),电子战部队经过长期锤炼,技术水平和对现代威胁的理解非常深刻。邀请巴军入驻,相当于直接引入一支高度专业、即战能力强的力量,可以迅速提升卡塔尔的国土防空能力;

此举向地区内外国家(包括伊朗和西方盟友)展示卡塔尔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与非西方大国(中巴)紧密合作来保障自身安全,进一步实现其国防来源的多元化,减少对西方装备和训练的单一依赖。同时,巴基斯坦为卡塔尔提供安全保证,卡塔尔为巴基斯坦提供经济支持和战略立足点;

那么,巴基斯坦有能力为三国提供的国家级防护吗?目前,巴基斯坦能提供的防护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国产装备和作为中国装备的“测试与展示平台”;

巴基斯坦国产装备(部分技术源自中巴合作):

LY-80/HQ-16(猎鹰-80): 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中国HQ-16的出口版),巴陆军防空部队的骨干,有效对抗飞机、巡航导弹、察打一体大/中型无人机、水面舰艇等目标,射程约40-120公里;

FM-90(前卫/飞蠓-90): 近程点防空系统,用于要地防空,对付低空飞机、直升机和精确制导弹药—他可能会被其他弹炮合一系统取代;

巴基斯坦电子战(EW)和无人机对抗系统:巴基斯坦已开发出多种国产电子战系统,如 “REK”、“SINDBAD” 等干扰和通信侦察系统。这些系统旨在干扰敌方通信、雷达并保护己方频率;针对无人机威胁,巴军拥有无人机干扰枪和更大型的反无人机系统(C-UAS),可通过干扰GPS/GLONASS信号和无线电控制链路来软杀伤无人机—它们刚刚经历过与印度无人机群的实战检验;

巴基斯坦拥有先进的空中监视和防空雷达网络,包括中国制造的JY-27A反隐身雷达等,能够提供远程预警;

当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国系统测试平台”,巴基斯坦军队是大量中国尖端武器的首个海外用户和实战测试场。例如,中国的FD-2000(HQ-9出口版) 远程防空系统就在巴基斯坦服役并经受检验。因此,巴方不仅能提供自家装备,更能以其丰富的使用经验和战术数据,向沙特等国证明中国武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提供宝贵的培训和维护支持;

可见,巴基斯坦提供的系统并非全球最顶级的(如美国爱国者、俄罗斯S-400),但它们是经过实战验证、性价比极高、且完全能满足应对地区主要威胁(如无人机、巡航导弹)需求的有效解决方案。

达成这个防御协议,极大增强了巴基斯坦国防体系实力,也让巴基斯坦成为三国采购中国武器的渠道:沙特、阿联酋等国长期以来使用美欧装备,对中国高端武器的实际性能和可靠性存有疑虑。巴基斯坦作为中国“铁杆”盟友,其军队大规模列装并成功使用中国装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活广告”和示范作用。巴方向海湾国家展示中国武器,其说服力远高于中方自己的推销;

巴基斯坦与中国有深厚的国防工业合作基础(如JF-17“枭龙”战斗机、主战坦克的联合研制):未来,海湾三国出资,利用巴基斯坦的厂房和人力,在中国技术支持下,联合生产某些武器装备或子系统。这既满足了海湾国家的技术转让要求,也盘活了巴基斯坦的国防工业,还扩大中国武器的出口,实现“三赢”。

至于后勤也无须担心,巴基斯坦可以成为中国武器在中东地区的培训、维护和后勤中心:海湾三国采购中国装备后,人员可以到巴基斯坦接受训练,巴基斯坦也可以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支持,这比一切都依赖中国原厂更加便捷和高效。

海湾三国直接从中国采购某些敏感装备会引发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压力。通过巴基斯坦这个第三方进行合作、技术转移或联合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直接采购关系,为海湾国家提供一个降低政治风险的选项;

巴基斯坦可利用与中国特殊的战略关系、自身地缘位置和军事专业性,将自己塑造为中国与中东伊斯兰世界之间不可或缺的 “安全合作伙伴” 和 “国防工业桥梁” :他正在成为是一个集示范、培训、维护、联合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角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熊style

相关推荐